查看原文
其他

吴婷:K12教培怎么办?“双元教育”试试看

吴婷 吴婷校长 2022-07-31

吴婷画作《冰与火之歌》



教培行业迎来重拳治理,K12教育板块遭受重创,我们嘉宾商学的很多校友和朋友都在经历至暗时刻,寻求转型。


他们的出路在哪里?有没有适合K12教培机构转型的、政策支持大、发展通路长的大赛道呢?

 

或许有。


 

K12教培如何转型?

 

高途(跟谁学)、好未来等,已经在这条路上有所尝试,这条赛道叫“职业教育”。

 

高途的成人教育板块“高途学院”,2020年已经达到8.87亿营收,占公司总营收超过12.4%;7月7日,好未来也正式发布了职教新品牌“轻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就在高考前夕,《职业教育法》20年来首次大修。为什么职业教育开始在中国备受重视?因为在中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阵地,是立国之本,是兴国之器,是强国之基。


而职业教育,是专业技术人才生长的土壤。


 

职业教育的价值锚点是什么?

 

职业教育的价值锚点是什么?或许我们可以看看德国的“双元教育模式”。

 

2019年我带企业家到德国,访学了SAP、保时捷、库卡等制造业公司,看到了“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交替进行的特色模式,德国人叫它“双元教育模式”。这些大厂的高管告诉我,这里的工人通过“双元教育”培养出来,薪资不低,很多人一干就是一辈子。


 

双元制培养中,企业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学校录取学生的数量取决于合作企业能提供的岗位数量;

 

其次,学生入学前必须通过双向选择与一家企业签约,形成“一对一”的关系,企业就此开始引导学生熟悉企业文化、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

 

最后,学生的考察评估由企业来做,毕业后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

 

所以,对学生来说,上大学就有机会实习,边学边干;对企业来说,也把招聘前置,边干边教;对校方来说,主要任务变成了整合资源、专业化管理、提供教学的标准化部分。

 

在中国,产教融合也不是新课题了。慧科教育、北大青鸟、新华教育、中公、华图,都深耕赛道多年,做“新工科”“新商科”;而华为等大厂早就用这样的方式开始了人才抢夺。



为何K12转型职教有机会?

 

回到一开始,我说K12教培机构可以转型职教,为什么他们或许可以呢?

 

首先,K12教培机构,能做到今天的,也是危机最大的这一波,都是千人大厂,VIPKID、好未来、高途、松鼠Ai等,他们都有足够强悍的组织能力,去落地任何的创新战略,而“组织”这个护城河,是中小公司们无法比拟的;

 

其次,教育培训背后的know how有太多相似之处:做课程研发、寻找优秀师资、系统化运营、沉淀知识体系、做强品牌;

 

最后,资本爸爸们不会坐视不管,如果转型需要子弹,资本依旧会跟进有能力、有希望的公司,直到多方皆大欢喜。

 

那么,教培公司转型的挑战是什么?


K12原有的干法是用资本获取流量,层层转化,测出ROI,典型的互联网2C模式。而职业教育是2B2C,需要拿出自己的专业性,去链接学校和企业,然后靠够重、够强、够有交付的运营来说话。


简单说:一个码钱码流量,一个码人码运营。


所以,谁能打破基因,长出新曲线,先构建起产教融合的新通路,谁就能赢得新市场。

 

谁行谁知道,我就不在墙外指手画脚、瞎出主意了。总之职教赛道的黄金年代已开启是不变的利好,未来我们身边诞生千亿美金的职教企业、造福社会的梦想也一定会成真。


事实也正在上演,2021上半年,职业教育赛道已经有28笔融资。大家加油干吧。


加微信wutingmedia,我们聊点有用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