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巡礼丨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树品牌 强改革 培养“情能结合”卓越教师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南通大学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坚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自评自建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现推出“审核评估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巡礼”系列报道,宣传推广各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举措与成效,不断推进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内涵式发展。
教育学软科排名进入前30%,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情境教育研究院等10个研究院所,与香港耀中幼教学院成立“港通早期儿童教育研究中心”……教育科学学院遵循“情能兼修、厚德博学”的办院理念,全面推进“新师范”教育模式改革,创新改革育人模式,着力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卓越教师,携手地方共同孕育了一批批“情能兼修”的高品质教师,打造了享誉全国的教育“南通现象”。
党建引领亮品牌
培根铸魂,立德树人。为引导师范生成长为“四有”好教师、当好“四个引路人”,教育科学学院着力从价值引领、情感建构、师能训练等多维度培养师范生“热爱祖国、钟爱教育、关爱学生”的“三爱”情怀,全过程、全方位开展师范生养成教育。
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积极创建“阳光教育”党建品牌。组织开展“阳光路上”主题教育、“青青文创”创业活动、“每日心语”抗疫活动,不仅激发了师生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也充分展示了教科院学子胸怀使命、肩有担当的教育情怀。
“三五讲座”成为教育科学学院文化品牌之一
从“情”字着眼,在“能”上发力,着力打造“两个工程”文化品牌。教育科学学院要求本科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听取25场高水平讲座、阅读至少25部专业书籍、获取5种及其以上专业技能资格证书,通过“三五工程”锻造学生的教育情怀和职业情感;通过组织开展“四一工程”,要求师范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培养或提升至少一项才艺或技能,做到“一人一艺,一班一品”。
扶持深耕“扶苗计划西部行动”支教品牌,持续开展“情暖贵州”支教活动、“扶苗计划”志愿服务。近年来,教育科学学院先后派出近80名学生赴西部教育资源匮乏地区,为青海海南州、新疆伊宁县、贵州荔波县和纳雍县的留守家庭子女开展教育帮扶、心理帮扶,鼓励他们把小我融入大我,以青春奉献祖国。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学习强国等20余家媒体平台曾对学生的西部支教活动予以关注和报道。
深化改革育人才
教育科学学院积极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推进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路径,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学生毕业5年后职业生活样态的素质要求为目标,以鲜活教师职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优化课程设置评价方法,聚焦核心能力养成,建立“课前课中课后”三点式、“期初期中期末”三段式、“毕业前毕业时毕业后”三步式课程达成度评价机制。联合地方政府,遴选优秀中小学、幼儿园作为实践基地,建立健全贯穿全程的高品质卓越教师培养体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U-G-S师范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的高水平教师。
“小荷舞蹈团”在排练节目
为提升师范生的才艺和技能,学院主动搭台让学生唱大戏:先后开设了书法研习社、徵羽民乐社、心韵手语社、情境教育研究会、青蓝阁创业社、情系村小爱心助教社、情暖暮光爱心护老社,创办了“满天星合唱团”、“小荷舞蹈团”,为学生提供认识自我、展示才艺、发展特长的个性化舞台。借助这些平台,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主意识、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还实现了自我实践、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狠抓实践促成长
教育科学学院深耕实践育人热土,聚焦学生核心能力养成,大力推行见教、助教、试教、实教、研教的“五教”育人模式,让学生既有浸润式见习经历,也有去本地中小学辅助教学、在校内模拟授课的经历,还要有到基层学校开展正式教学的经历,以及思考提升教学实践全程的研究性活动。
师范实习生随堂听课
不仅如此,学院还以基本功训练、学术性社团活动、专项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科竞赛为支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全程实践见行见效。
近年来,学院学生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公益创业赛铜奖,第十一、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与此同时,学院开发的《通专互融 虚实链接 内外贯通——中职服装专业“大课堂”的创新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三维六域”教师教育类课程群的开发与实施》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另有多位教师获得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江苏省高校微课比赛一等奖、江苏省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一等奖、南通市教师技能大赛专业课程特等奖。
继往开来,为教育铺路;不忘初心,展美好宏图。教育科学学院将持续优化实施“两个工程”,建设优良学风,提高专业技能,为培养“情能结合”的高品质学生和卓越教师而矢志奋斗。
◎“职”属于你,“位”来可期 | 春风有约,offer享不停~
点击“在看”
材料来源丨通大校园新闻网
封面丨陈石森
责编丨陈石森
校对丨张涵悦
审核丨顾潍文 刘佳昕
终审丨陶 锋
投稿信箱:ntub@n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