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黑科技助力“北京8分钟”惊艳世界!
昨晚 平昌
冬奥会闭幕式上
“北京八分钟”
惊艳全世界
点击观看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5581wf5uc&width=500&height=375&auto=0
摒弃“人海战术”的
“北京八分钟”
让人觉得不太“张艺谋”
然而一个个黑科技
缔造出的
电影大片的即视感
即使没有绚烂且烧钱的后期特效
一样能呈现出
宏大且梦幻的场面
这样的震撼
果然很“张艺谋”
八分钟虽短
“中国智(制)造”很强
高铁 中国大飞机
中国天眼 中国太空站等
在冰屏上逐一展现
高铁 共享单车
移动支付 网购物流机器人等
“新四大发明”
一 一出现在画面中
24名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轮滑演员和24个带着透明冰屏的智能机器人,象征着第24届北京冬奥会。他们借助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换,在舞台上滑出漂亮的曲线轨迹,与智能机器人相映成趣,带来了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
黑科技一
2.35米熊猫队长仅重20斤
表演中贯穿始终的两只滑冰熊猫队长让人印象深刻。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相结合,配合LED灯的制作工艺,让高达2.35米的熊猫队长,重量却仅有20斤。
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制作团队在原有的工艺基础上不断改良和创新。他们在选材上先后尝试了人造纸藤、天然白藤、竹篾条、铝合金丝、碳纤维条、PVC仿真藤条等多种材料,反复对比,进行了上百次测试,才最终确定了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相结合,配合LED灯的制作工艺。
黑科技二
智能机器人与演员共舞
位于“冰屏”底部的机器人与轮滑舞者互动。因为演员和机器人之间有频繁的穿梭互动,演出场地内的灯光干扰多,这就要求机器人要看得远,看得清,同时用最短的时间做出判断,并迅速做出适应和调整。
这是中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第一次在国际赛事上表演高难度舞蹈动作,机器人不但要完成动作编排,更要与演员、地面投影联动表演,同样实现了技术领域的升级创新。
黑科技三
打造“冰屏”细致到微米
机器人身上装载的大屏幕使表演十分炫酷,移动的机器人,流动的画面形成多层次,递进式现场效果。
为了体现冰雪主题,24块大屏幕打造成了像冰雪一样效果的“冰屏”(雪花洁白、冰花透明),实现透明图像显示,效果更逼真,更灵动。每块“冰屏”长3米,中间没有横梁,背后卡槽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可以用微米计算。此外,所有屏幕经过了风洞和冷库测试,达到风速每秒15米的要求。
黑科技四
石墨烯智能发热服帮演员抗寒
昨日现场气温为-3℃。为了做好演员们的防寒保暖工作,主创团队采用了石墨烯智能发热服饰,来确保他们在穿着较薄的演出服时不会被冻伤,还可以保证动作舒展,同时将最初设计要求-5℃持续发热8分钟,调整到-20℃发热4小时。
石墨烯是一种超级新型纳米材料,具有超高强度、超高导热系数,被业界誉为“新材料之王”。利用石墨烯的特性,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了超薄透明的石墨烯电热薄膜技术,用于智能装备制造,并在国外申请了专利保护。
黑科技五
视觉仿真系统成导演“眼睛”
在整个排练过程中,有两套视觉仿真系统充当导演的“眼睛”和“指挥棒”。这是由北京理工大学与北京电影学院组建的虚拟视觉团队设计的“OpenGL表演辅助训练系统”和“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预演系统”。
演员通过彩排系统学习舞台动作
两套系统可以根据导演的创意方案将文艺表演过程全部仿真,以可视化的界面和图纸、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演员的运动轨迹、位置信息、队形变化、运动速度等,帮助导演把控、决策及完善表演方案。
下面的视频是在排练现场由无人机拍摄的彩排过程,在零下10多度的低温中,“北京8分钟”全体团队在这些“黑科技”的助力下进行了上千次的磨合与练习,最终才铸就了平昌体育馆的惊艳世界。
点击观看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559b819mz&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来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北京2022冬奥组委网站、北京电影学院微信
编辑:彩云、海坡
主编: 刘磊、晓明
监制: 朱湘鹤、刘新艳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