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9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一带一路① | 游斌:“一带一路”倡议开辟宗教学研究新境界

游斌教授 川大老子研究院 2021-02-06

编者按

由衷感谢游斌教授的授权,允许本号推送此文。

《“一带一路”倡议开辟宗教学研究新境界》原载《中国民族报》2018年6月5日《宗教周刊•论坛》,原文链接如下

 www.mzb.com.cn/zgmzb/html/2018-06/05/content_4145.htm


“一带一路”倡议

开辟宗教学研究新境界 


作者 | 游斌


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院院长,“一带一路宗教研究”创新引智基地主任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作为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一带一路”建设体现出中国在新时代积极借助“丝绸之路”这个深具历史文化内涵的符号,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努力。其最终目的是与世界各国一起,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对于中国的宗教学研究领域来说,“一带一路”倡议有何宗教学意义?“一带一路”倡议将如何推动宗教研究的传统命题走向深入?“一带一路”倡议又为中国在新时代的宗教研究带来哪些新问题和新领域呢?



“一带一路”倡议

要求更深入系统的“宗教知识”


“一带一路”倡议使人们再次认识到宗教在人类文明和社会中的地位。宗教是人类社会和文明中的“常数”,这一论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印证得尤为突出。


“一带一路”沿线是世界各主要宗教的发源地。在地中海东岸发展出来的希伯来文明,是亚伯拉罕系三大宗教的精神源头。最早发展出来的犹太教,是今天“一带一路”上的枢纽国家以色列的国教。经过耶稣及其弟子们的发展,基督宗教在地中海东岸广泛传播,并进入希腊罗马文化区域,成为罗马帝国的主流宗教。基督宗教的两大分支东正教与天主教,正是作为“一带一路”西部终点的东欧和南欧各国的文化底色。基督宗教的一些东方派别,如亚述东方教会、亚美尼亚正教会、埃塞俄比亚东方教会、埃及科普特教会,虽然由于具有较强的民族性而未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的影响,但却分布在“一带一路”的关键地区,同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伊斯兰教不仅与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与扩张同为表里,且通过在波斯以及中亚各民族中的传播,成为中亚、西亚地区的主流宗教。伊斯兰教不仅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即使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如印度尼西亚这样的伊斯兰教大国,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然,除了亚伯拉罕系三大宗教之外,南亚的印度教和佛教,则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基础性宗教,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


宗教在“一带一路”上的文化重要性,要求新时代的宗教学研究对“宗教知识”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探索。“一带一路”的“宗教知识”应有哪些?它是一些数据知识,包括宗教、人口、地区分布等;包括各大宗教的历史与文化知识;包括这些宗教的教理及经典知识;包括宗教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明的贡献,尤其是这些宗教与中华文明之间互鉴交流的成果。这些重要课题,既是传统宗教学研究的内容,又将在“一带一路”的视角之下获得新的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

将促进宗教社会学的新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将推动人们在更宽广的意义上探讨宗教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积极角色。宗教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它与“一带一路”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基础的社会意识,宗教对人们参与经济、商业与社会建设的态度有着重要影响。而这些研究,对于我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与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直至在具体的经济合作等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以不同宗教对社会经济态度的影响作为观察指标,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基本的评估。而具体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则有必要评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信仰者对于经济与世俗生活的态度,并以此作为中国与“一带一路”不同国家或地区进行经济社会合作时的参照。就此而言,“一带一路”也必将推动中国的宗教社会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带一路”倡议

将推动以宗教经典进行文明互鉴


多元宗教的共存与互鉴,是“一带一路”最显著的文明特色。事实上,对于中国而言,正是“一带一路”上的宗教往来,促进了中华宗教文明大格局的形成。佛教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当佛教在中国发展较为成熟之后,中国的僧人又通过丝绸之路前往印度取得“真经”。中国化的佛教就是丝路宗教对话与互鉴的产物。对基督宗教来说,同样是通过丝绸之路,东方亚述教会在公元7世纪派遣传教士来到中国,形成中国的景教。可以说,基督宗教在中国的历史,甚至远远早于某些欧洲国家接触到基督宗教的时间。景教虽然未能在当时的中国广泛传播,但它在丝路宗教交流史上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晚至明末时期,欧洲的传教士又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从华南进入中国,开启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与中学西译的文明交流高峰。伊斯兰教也是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作为思想观念的宗教传播与活生生的人群流动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中国化的伊斯兰教。明清时期的“回儒”作为回族中的知识分子,进一步地融合儒家文化与伊斯兰信仰,写作出大量的汉文伊斯兰著作,在世界伊斯兰教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丝绸之路上的宗教,普遍拥有丰富的“经典”传统。也正是在对宗教经典的不断开放性注释中,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宗教体系。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沿线国家日益紧密地结合成命运共同体,不同宗教的人群需要在更深层次上进行对话,互读经典、互释经典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宗教研究者也应该在促进经典互释推动文明互鉴这一领域,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带一路”倡议要求深入挖掘

各宗教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根本目标,又是贯穿在“一带一路”建设整个过程中的基本动力。作为“一带一路”上重要的社会实体,各大宗教都将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之中。而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最古远的思想体系,几乎每个主要宗教都曾经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路径提出过设想。也就是说,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版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宗教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积极因素,应该成为今天我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内容。因此,深入挖掘各宗教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探索各宗教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沟通对话的可能性,在新时代创造性地运用并发展各宗教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是“一带一路”宗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任何经营性媒体(报刊、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连结、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获权转载者需注明出处。否则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欢迎各位分享信息及给予建议,邮箱scdxlzyjy@163.com

        欢迎访问寰球正道网 www.globaldaoism.com

欢迎关注川大老子研究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