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9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數據庫 | 道教經典文獻數位化資料庫

轉載 川大老子研究院 2021-02-06

說明

道教數位博物館第二期「道教經典文獻數位化資料庫」的圖片及文字介紹轉載自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官網。點擊左下角鏈接可瀏覽數據庫。




道教數位博物館第二期

「道教經典文獻數位化資料庫」


項目介紹


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在2015年成功建立並開放全球首個道教數位博物館,利用地理資訊系統GIS等技術,提供了明清至現代廣州及其周邊十三個州縣道教廟宇的文字、碑刻、歷史和空間資料,以及相關的三維模型/全景圖/視訊短片。

 

第二期道教數位博物館 ——「道教經典文獻數位化資料庫」,將從歷史、空間等的道教廟宇資料轉向以道教經典文獻為主,進一步拓寬道教研究數位化的範疇。道教經典文獻是認識、傳承道教信仰文化的重要途徑。道教經籍從早期道教開始累積,並收入歷代的《道藏》經中,例如現在我們所閱讀的《道藏》,即是明代正統年間編修的《道藏》經。一直以來,《道藏》均為紙本印刷,數量龐大,閱讀不易。雖然現代的印刷技術高度發達,《道藏》刊印出版更多,流傳更廣;但隨著科技的發展,道教經典文獻的數位化與遠程可視化成為一種全新閱讀途徑,在讓讀者感受到即時便捷的同時,此數位博物館還能為讀者帶來按需搜索瀏覽的互動式閱讀與圖文對照閱讀的體驗。

 

第二期道教數位博物館,經過五年的開發,新的資料庫主要包括三種道教經典文獻:

1)呂祖道書文獻,

(2)廣東、香港及澳門地區的道教科儀文獻,

(3)廣東、香港及澳門地區的道教廟宇碑刻文獻。

 

建成此「道教經典文獻數位化資料庫」的目的,是希望開創道教經典研究的新方法,使對道教文化感興趣的有心人和相關的研究學者都能隨時隨地在本網站閱覽道教經典文獻,對傳統經典進行欣賞、學習以及研究。

 

最後,我們在此特別鳴謝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提供高清道經文獻圖片。


黎志添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平台特色


  • 以文獻為核心

    資料庫收錄了三類道教經典文獻,包括香港道教科儀文獻、廣州道教碑刻、呂祖文獻。這些文獻可以讓讀者了解到道教科儀、內丹修煉、扶乩信仰、道教宮觀及廟宇的歷史發展。


  • 著重原典

    收錄了每一種文獻的原典圖像,包括文獻的掃描本、碑刻圖像等,同時支援圖文對照的閱覽方式。


  • 互動性

    讀者不單可按需要閱覽不同的文獻,同時可利用搜索及主題標簽兩種功能,對文獻內容進行檢索,有助學習和研究道教經典。


  • 兼容性

    不同讀者所使用的瀏覽器往往有所差異。資料庫特別選用能支持跨瀏覽器的開發技術及平台,包括桌上電腦、平板電腦及智能手機,方便讀者在使用不同瀏覽器時,均能達到最佳的瀏覽效果。



內容&功能


「道教經典文獻數位化資料庫」的主要內容及功能可歸納為三類文獻、兩大文獻索引功能:


三類文獻


1. 香港道教科儀文獻

  • 收錄了37種科儀文獻,保存了香港和澳門地區流傳的清代至近代的道教科本。

  • 支援原典掃描、經本全文、圖文對照等閱覽方式

  • 附科儀文獻考釋


2. 廣州道教碑刻

  • 收錄了接近150座廣州地區道教宮觀及廟宇之317通廣州道教碑刻,當中包括原碑圖像,以及金石志、地方志、文集之原始記錄掃描。

  • 支援原碑圖像、原典掃描及已校注的碑刻輸入本對照閱覽

  • 附碑文考釋


3. 呂祖經典文獻

  • 收錄了清道光三十年(1850)版劉體恕彙輯之《呂祖全書》三十二卷本(附錄《禪宗正指》、《靈寶畢法》)

  • 支援原典掃描、經本全文、圖文對照等閱覽方式


跨文獻索引功能

  • 文獻搜索:支援全文搜索及自選搜索屬性之進階搜索

  • 主題標簽:按主題、宮觀、來源、文獻類別、神明、地域、歷史時期分類,可以藉著各種標簽連結到平台內標記相同標簽的文獻。



相關閱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