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9月2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书讯 | 卓新平主编《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1949-2019)》

转载 川大老子研究院 2021-09-20

说明

目录谨供参考。请以原书为准!




出版信息

书名:《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1949-2019)》

丛书: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丛书

主编:卓新平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2020年9月第1版

页数:695

ISBN:978-7-5203-6890-2



主编简介

卓新平,土家族,1955年生于湖南慈利,1981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哲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8年当选德国(欧洲)宗教史协会终身会员;1992年起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96 年任世界宗教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并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1998年至201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1999年至2019年任《世界宗教研究》主编。2000年至2004年任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副主席,自2001年起任中国宗教学会会长,2003年起任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评审组组长,2004年入选中宣部首批“四个一批”人才,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2008年起任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2011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2013年起任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理事会副主席。2014年任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理事,入选首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出版个人学术著作32部,合著及主编著作数十部,发表学术文章500多篇。



内容简介

在当今“全球化”的国际局势中,文化意识和文化战略的地位已越来越突出,而在文化发展、文化建设和文化交流中,宗教研究是其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宗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受历史变迁、外部环境的影响,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此外,由于背景复杂、定位困难、领域广泛以及问题敏感,又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作为仍在形成中的学科,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既是一种学术自觉,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1949-2019)》旨在总结、梳理当代中国学人在宗教研究上的所思所想,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以便抓住当代中国宗教学这七十年历程的研究重点和特点,借此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使宗教学这一学科在未来更加繁荣,更有作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由宗教学各领域的著名学者和在相关研究上业有专攻的专业人员来撰写,由于角度不同,问题意识有别,体现出鲜明的百花齐放之特色,附带造就出了思想交流之效应,增添了作品的可读性。



目录


序言 / 卓新平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70年 / 龚学增 卓新平 1

第一节 70年历程的简要回顾 1

一 前30年的研究 1

二 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研究 7

第二节 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 22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含义及研究范围 22

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23

三 进一步加大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研究的力度 25

第三节 2009—2019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33

一 研究成果 33

二 争论热点 38

三 理论突破 44


第二章 宗教学基本理论研究 / 金泽 赵广明 冯梓琏 梁恒豪 李华伟 李金花 55

第一节 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创立:中国宗教学理论发展的战略之举 56

第二节 从意识形态的宗教定位转变为文化的宗教定位 58

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学发展  60

第四节 2009—2019年宗教学理论发展概况 68

一 工具书和宗教通史研究 69

二 概论性著作 70

三 宗教哲学 72

四 宗教心理学 77

五 宗教社会学 80

六 宗教人类学 83


第三章 宗教哲学研究 / 张志刚 86

第一节 我国学者宗教哲学研究成果举要 87

一 马克思主义宗教哲学思想研究 87

二 各大宗教传统哲学思想研究 89

三 作为新理论分支的宗教哲学研究 96

第二节 宗教哲学研究的“中国学术意义” 98

第三节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105

一 “宗教鸦片说”文本考释 106

二 哲学方法论意蕴探析 108

三 观念转变与理论选择 110

第四节 关于批判借鉴国际先进学术成果 112

一 当代宗教哲学观念的学术启发 112

二 《宗教哲学研究指南》的批判借鉴意义 114

第五节 关于阐发中国文化传统思想资源 117


第四章 当代宗教研究 / 罗伟虹 石丽 128

第一节 当代宗教研究概况 128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再认识 130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宗教发展状况研究 134

第四节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相适应问题 139

第五节 新兴宗教研究 143

第六节 2009—2019年当代宗教研究发展 148

一 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 148

二 宗教发展现状研究 152

三 网络宗教研究 158


第五章 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研究 / 徐以骅 163

第一节 宗教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冲击 163

第二节 宗教对当代国际关系研究 167

第三节 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在中国 173


第六章 古代基督教思想文化背景及其历史影响研究 / 王晓朝 陈越骅 179

第一节 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研究领域 180

一 对耶稣生平及其历史真伪问题的研究 180

二 对基督教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思想文化渊源的研究 183

三 对基督教与希腊罗马哲学关系的研究 184

四 对古代基督教哲学历史地位的评价 185

第二节 在进一步开拓与发展的研究领域 186

一 对古代基督教文化背景的研究将扩展为对整个地中海文化圈的研究 186

二 古代基督教思想家将得到更加普遍的研究 187

三 古代基督教研究与宗教学其他各分支领域之间交融将进一步强化 190

第三节 2009—2019年的研究进展 191

一 经典文本翻译:古代基督教思想家文献汉译的进一步夯实 191

二 宗教思想阐释:教父学研究的主题凝练与方法论反思 193

三 相关学科建设:学术共同体逐渐壮大与成形  195


第七章 基督教发展研究 / 卓新平 唐晓峰 198

第一节 基督教历史研究 200

一 早期基督教历史研究及相关思考 201

二 中世纪教会及其"黑暗时代"辨析 206

三 宗教改革与近代欧洲社会变迁研究 209

四 现代基督教发展研究 212

第二节 基督教思想研究 214

一 古代基督教思想研究 215

二 中世纪基督教思想研究 217

三 近代基督教思想研究 220

四 当代基督教思想研究 222

第三节 《圣经》等基督教经典及文献研究 229

第四节 中国基督教研究 232

一 中国基督教发展史研究 232

二 景教与也里可温教研究 234

三 明清天主教研究及中国东正教研究 238

四 清末、民国时期的基督教研究 242

五 中国当代基督教研究 247

第五节 2009—2019年的基督教研究 250

一 历史研究 251

二 基督教哲学思想研究 256

三 圣经研究 257

四 经典著作译介 259

五 基督教与跨文化对话 263

六 基督教现状与交叉学科研究 265

七 工具书编写及期刊发行 269

结语 270


第八章 伊斯兰教研究 / 李林 276

第一节 引论 276

第二节 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的四个分期 278

一 元始期 279

二 亨长期 280

三 利遂期 281

四 贞成期 283

第三节 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的三条进路 294

一 历史—考证之路 295

二 哲学—思想之路 318

三 语言—文化之路 333

第四节 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的四个阶段性标志 349

一 “以会议推动研究”:四个阶段 349

二 四组标志性会议 352

第五节 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为何与如何 363

一 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为何? 364

二 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如何? 369

结语 378


第九章 佛教研究 / 魏道儒 纪华传 冯川 379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佛教研究回顾 379

第二节  70年来佛教研究概述 381

一 专业学术研究机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383

二 各级各类佛教刊物不断增加 383

三 重视人才培养,优秀科研工作者不断涌现 384

四 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交流范围不断扩大 385

五 研究成果不断增加,研究视野不断拓展 386

第三节 佛教研究的主要成果 386

一 中国佛教史 387

二 中国佛教宗派研究 388

三 佛教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研究 393

四 文献整理、典籍研究与工具书  395

五 近现代中国佛教研究 395

六 藏传佛教研究 396

七 国外佛教研究 397

第四节  2009—2019年的佛教研究 399

一 佛教史研究 399

二 佛教哲学思想研究 409

三 佛教教派及其中国化研究 411

四 佛教文献研究 414

五 佛教文化及比较研究 419


第十章 道教研究 / 李刚 李天啸 李志鸿 422

第一节 近现代“道教研究"的原生情境和元问题 423

第二节 新中国“道教研究"的总体走势与存在问题 429

第三节 未来“道教研究"的展望 445

第四节 道教各领域的研究进展 452

一 道教史上重要人物研究 452

二 道教音乐与科仪研究 452

三 道教典籍研究 453

四 道教现状与未来走向研究 454

五 道教生态思想研究 455

六 道教经书语言研究 457

七 国外道教研究评介及重要学术论著翻译 457

八 道教与民俗研究 457

九 中国道教考古研究 459

十 道教与佛儒关系研究 460

十一 道教养生文化研究 462

十二 道教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研究 463

十三 道教书法、绘画研究 465

第五节 2009—2019年的道教研究综述 469

一 道教研究重要问题及其方法论思考  471

二 道教研究的相关专题 479

三 交叉学科中的道教研究 483


第十一章 中国民间宗教研究 / 马西沙 李志鸿 48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主要成果 487

一 1949—1978年中国民间宗教研究概况 487

二 1978年以后中国民间宗教研究概况 488

第二节 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重要问题 497

一 “民间宗教"概念的界定 497

二 民间宗教研究的方法:文献与田野 501

三 宝卷与中国民间宗教研究 502

四 关于 “白莲教”的论争 505

五 民间宗教与社会运动 506

六 民间宗教的传承与转化 509

七 当代民间宗教的合法化及其转型 510

八 当代民间宗教的斋醮仪式与民间文艺 512

第三节 2009—2019年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综述 514

一 民间宗教调查研究的进展 516

二 中国民间宝卷的研究 519


第十二章 儒教研究 / 王志跃 527

第一节 引言 527

第二节 儒教是宗教观点的提出及引起的争论 531

第三节 儒教研究的深入展开 537

第四节 儒教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541

第五节 2009年以来的儒教研究 551

一 儒教研究的新成果 551

二 儒教研究的特点 554

三 儒教研究的意义 558

结语  561


第十三章 萨满教研究 / 郭淑云 伦玉敏 564

第一节 中国萨满教研究的历程 564

一 中国萨满教研究起步阶段 565

二 中国萨满教研究奠基阶段 566

三 中国萨满教研究发展阶段 568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萨满教研究的主要成就 571

一 萨满教田野调查的深入开展 571

二 萨满教理论的研究 583

三 萨满教基本问题的讨论与争鸣 592

四 萨满教研究在多学科领域的丰硕成果 601

五 比较研究的领域日益广阔 617

六 国外萨满教研究译介 620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622

一 中国萨满教研究特色 622

二 走向未来的中国萨满教研究 623


第十四章 犹太宗教与哲学研究 / 傅有德 刘精忠 王强伟 627

第一节 历史与回顾 628

第二节 犹太宗教研究 634

一 犹太教的定义、内涵和范围 634

二 犹太教历史及综述性研究 636

三 犹太教经典研究 639

四 犹太教社会作用及影响研究 645

五 犹太教与其他宗教文化比较研究 646

第三节 犹太哲学研究 649

一 犹太哲学史研究 649

二 犹太—希腊哲学研究 651

三 犹太哲学家研究 654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660


第十五章 中国犹太教研究 / 张倩红 张佩佩 高杨 663

第一节 犹太教的教义及派别研究 664

一 对犹太教的整体介绍与研究 664

二 犹太教的基本教义与特征 668

三 犹太教的派别 671

四 著名人物的宗教思想研究 673

第二节 犹太教与其他宗教 675

一 犹太教与基督教 676

二 犹太教与儒学 679

三 犹太教与伊斯兰教 680

第三节 犹太教对犹太民族的影响 682

一 犹太教与犹太民族 682

二 犹太教与犹太复国主义 684

三 犹太教和以色列国 685

第四节 犹太教在中国 688

一 犹太教在开封 688

二 犹太教在上海 690

三 犹太教在哈尔滨 692

结语  693



相关阅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