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论教养》微课视频|知识点|图文解读

点击进入后台👉 语数英 2022-03-29

根据教育部文件,今年秋季,全国大部分中小学继续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为了帮助孩子们适应新教材,「平凡老师」整理了“人教教材同步课本微课堂”,希望对老师教学和孩子学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分享+收藏」哦!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听课文朗读


电子教材+微课视频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微课视频:


知识点讲解





第8课《论教养》

一、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苏 联学者、作家。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 耶夫斯基,是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大师,被誉为 “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著作有《善与美书简》、《俄罗斯思考》等。


二、相关资料

1928年,利哈乔夫因在一次学生组织的 研讨会上质疑了苏联政府简化俄语字母表的改 革,被关人集中营。四年的集中营生活,利哈 乔夫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他在那里搜集民俗 材料,调查囚犯的黑话,他的第一部著作就写 于狱中,题为《罪犯的纸牌游戏》。他研究古 罗斯文化,是苏联古罗斯文化研究的泰山北 斗。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 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三、理解词义

1.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2.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

3.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4.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5.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6.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7.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8.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9.恪守:严格遵守。

10.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11.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

12.扭捏作态: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也指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13.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14.随机应变:指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②):引出论题——什么是教养。

第二部分(③-12):列举了“无教养”和“有教养”的种种表现,点明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第三部分(13-18):指出“优雅风度”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号召人们把保持优雅风度的做法付诸实践。

五、问题解疑

1.从文题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本题运用议论文标题作用分析法。“论”,“论说,议论”,表明了文章的体裁是议论文;“教养”是“论”的内容,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文题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和主要内容。


2.文章第①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开头段(句)作用分析法。开门见山,引入论题,指出良好的教养的三个来源——家庭、学校和自身。


3.第③自然段中,作者说“我 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 又说“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

不矛盾。“不敢贸然”是作者谦虚、 谨慎的表现;“愿意交换意见”是作者 的诚恳态度。作者这样说,既表现了他 谦虚谨慎的文风,又在情感上拉近了与 读者的距离,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4.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 里对此,你怎么看?

同意作者的观点。假如一个人在 家里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的所作 所为都缺乏教养的话,很难相信他能 在其他地方做出有教养的举动。所以, 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5.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无教养”的行为,是人人痛恨 和鄙视的,“有教养”的行为是大 家敬佩和赞扬的。作者在文中先谈 “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 的表现,是为了引起读者的重视和 思考,起强调和突出的作用。这样 的写作顺序,使作者的观点更突出、 更鲜明。


6.由“教养”转向“风度”,二 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风度”指人的言谈举止和仪 态。有教养的人,一定有风度;有 风度的人不一定有教养。“风度” 是“教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7.14段第一句中的“可能”一词,能 否去掉?为什么?

本题运用议论文限制性词语 能否删除分析法。不能去掉。“可 能”表推测,体现了作者语言的 严密性和准确性。去掉后就成了 “优雅风度是外在的”,过于武断, 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去掉。


8.由此可以看出,“优雅” 与“有教养”是怎样的关系?

“优雅”是“有教养”最重 要的表现形式,是判断一个人“教 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一个 人的教养水平越高,行为举止越 优雅,反之亦然。


9.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紧扣文题,结尾画龙点睛,指 出做到优雅风度的具体方法。


六、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列举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深入浅出地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启发我们思考教养的真谛,自觉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同步导学案





第8课《论教养》

课题

论教养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1.通读全文,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重点)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难点)

3.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重点)


 

作者简介

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前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年至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世界文学》2007年第三期。谷羽译。有删改。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是当代最卓越的学者,俄罗斯文化基金会主席,他的著作《善与美书简》中“书简”没有具体的收信人,而是面向所有读者。首先是写给年轻人,学习怎么样生活,是他们所面临的课题。读完这本书,读者就知道他的劝告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从中受益。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信集,是高尚导师的倾心话语。

读准字音

守(kè)    允诺(nuò)   汲取(jí)   矫揉造作(jiǎo)

扭捏(niē)  箴言(zhēn)  嚼(jué)     絮絮叨叨(xù)

疲惫不堪(kān)     尴尬(ɡān)        大发雷霆(tínɡ)

养(hán)         恕我直言(shù)    自吹自擂(léi)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典范:在某方面的表现和基本特征是最正规,合乎规范的被认为是值得仿效的人或物。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恪守:严格遵守。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任凭;欲,想要。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交结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徒有其表:空有其外表,不实在。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机,时机,形势。

扭捏作态: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箴言:劝诫的话。箴,劝告,劝诫。



新课导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丛中最娇嫩的、更是最质朴、最美丽的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说过:“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获得教养的途径又有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文,一同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怎样理解本文的题目?

“论教养”中,“论”一字,确定了文章的议论性质;“教养”是本文的论题,也隐含着文章的论点,“有教养”“真正的教养”等。

2.作者认为教养首先应该体现在哪里?

作者认为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3. 第⑤~⑩段主要论述了什么?这几段的论述有什么共同点?

第⑤~⑩段主要论述了没有教养的表现。这几段的论述都是先假设一个人在外面的表现彬彬有礼,但是在家里却表现得不尊重家人。在对比中反映了一个人怎样才算有教养。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①、②):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③~):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说什么是“有教养”。

第一层(③~⑩):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事例。

第二层(1112):从正面论说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品味亮点词语】

1. 品味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切记不要互相妨碍。”

“切记”是切实要记住的意思。这里既是一种警告,又是表明自己的观点。

2.“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这一句中的关联词语起着怎样的作用?

“假如……那么……”构成了一组假设复句。这里表明这种现象是假设的,不一定真实存在,也通过假设起因,推理得出假设的结论,符合人们的思维,同时也映射某种社会现象,让个别有类似现象的人觉醒。

3.理解“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这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如果……再加上……那么……”这一组关联词语表明了句子前后的推理关系,也恰当地论说了“风度”怎样才会得来。

【感悟精彩句子】

1.“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此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处方”为比喻修辞,形象生动。

2.分析下列语句的论证方法。

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列举“一个男人”在外献殷勤,而在家里却懒得不做家务。这是典型的对比,通过对比,论述了这个男人在教养方面的缺陷。

3.理解“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这一句话的主要内容。

提出优雅风度应遵循哪些准则的问题,引出下面关于优雅风度标准的论述。

【把握文章主旨】

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指导我们在做人和处世方面有所改进。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

本文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文中有探讨问题的逻辑和推论,又有大量生动的事例,加上精辟的观点和格言式的句子,引人深思,值得反复咀嚼、品味。

2.方法多样,论证有力。

举例论证:本文的第⑤~段,第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论述。第⑤~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第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⑤~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第二部分的两层也是前一层为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学习本文对比论证的方法,写一段论述的文字,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针对一个人的修养品德方面的议论文。教读此文,教师采用由浅入深,由文本到体验的思路进行。首先组织学生梳理文本的论证思路,让学生再理解本文观点的同时,组织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谈谈对“教养”和“没有教养”的认知。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谈体会感受。这样学生的认知就深刻起来,而且形象生动得多了。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的内容,仅作分享之用,如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初中语文资料免费领取方式】




关注“中小学教学公众号
发送关键词:“初中语文即可免费领取初中语文资料

↑↑↑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本课已学完!继续加油哦!💪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观看九年级全册课文在线课堂


点这里观看【全册语文在线课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