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年融资近亿美金,一年利润十多亿,一场大咖和大咖之间的巅峰较量

2017-12-27 新灵兽之夜 新零售100人

就在昨天,让全民瞩目的“51信用卡新灵兽之夜”圆满落幕。在这场盛典中,除了为众多“新灵兽”加冕颁奖,还有精彩绝伦的观点碰撞,今天,新零售君就为您送上现场的实录:


Part Ⅰ

微创新访谈


主持人:中国好舌头 华少、来电资本创始人 姚碧波


嘉宾:袋鼠云CEO陈吉平、嘉楠耘智联席董事长孔剑平、小电科技CEO唐永波、唱吧创始人陈华

△创新微访谈 环节


华少:咱们今天的主题是“我们”是如何长出来的,那么作为“新灵兽”企业,你们是怎么长出来的,大家可以一起谈一谈?


陈华:好的,其实“唱吧App”是我第二次创业,第一次在2006年,成立了“酷讯”,第二次创业赶上了移动互联网大浪潮:在大家刚换上智能手机,但还不清楚智能手机能做什么时,我们推出能让用户在手机上唱卡拉OK的“唱吧App”,产品一上线就非常火爆,10天100万的用户,80天1000万的用户。一炮打响之后,我们快速改进和更新:一方面要防止竞争对手抄袭,一方面还要探索自己的商业模式。从O2O模式、智能硬件,再到直播、制作设备等等,我们跟随着整个市场的变化来更新换代,围绕K歌探索推出了各种新产品,一直和时代同步发展,所以“唱吧”才能成为音乐行业里非常优秀的公司。


华少:咱们的姚总呢?请先介绍一下。


姚碧波:好的,大家好,我是来电资本的创始人,今天也是担任客串主持。我呢从事互联网行业10年了,台上在座的几位嘉宾我都很熟悉,台下在座的嘉宾也有将近一半也是我邀请过来的。陈华是娱乐行业里的佼佼者,但他旁边的那位也非常了不起,短短一年,就拿到了三笔投资,现在还在进行第四笔融资,他就是小电创始人唐永波。


唐永波:我是共享充电宝“小电”的创始人兼CEO,去年这个时候,我们的项目才刚刚萌芽。想做这个项目,其实源于我的一次“切肤之痛”。去年有次我到杭州东站去接一位投资人,但头天晚上手机没充好电,和他只说了一个字手机就自动关机了,最后我们相互寻找了半个多小时。为了避免这类问题,后来我尽量用充电宝,但也很不方便。去年我买了七个充电宝,有个朋友买了30多个,走到哪里没电了,就买一个充电宝。那时,我就觉得解决这样的问题必然是一个很大的刚需。2016年11月到12月间,我们在城西银泰等很多地方试验人们是否有这样的需求,结果发现使用率几乎达到100%。测试了四个多月,就立项了小电这个项目,也获得了腾讯、红杉资本等资本方的认可,到目前为止一共融到了近1亿美金。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业务覆盖了全国很多地方,虽然用户数据发展很快,但铺设覆盖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目前我们铺设了近1800万用户,每天有近100万人在使用我们的共享充电。


姚碧波:那么旁边这位呢,是阿里的P10技术大牛,袋鼠云的陈吉平。


陈吉平:大家好。我在阿里做了十多年,唐永波是我的同事,他半年融了这么多的钱,我们两年才一个多亿。我们站在了一个飞速前进的行业列车上,努力去做,所以这两年多做的还可以。“猪在风口上都可以飞起来”,我自己可能就一直在追风口,在阿里时最早做技术,后来追风口做无线,到今天的大数据。现在大家说新零售是风口,人工智能也是一个风口,我希望用数据智能把人工智能做大,现在很多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但是我们想从业务上真正实现人工智能。 


姚碧波:在旁边这位是赚钱最多,今年的利润近十几亿,他私底下告诉我明年利润目标是50亿。他就是嘉楠耘智的孔剑平。


孔剑平:大家好。我们在这个行业还不被人知道、不被人认可的时候进入,在很多投资人不愿意投这个行业时,我就以投资人的身份进入了这个项目,后来就开始帮创始团队一起做事情。这个行业经历了好几个周期,整个团队一起去面这些事情,坚定、专注地走下去。现在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个行业,认为这个行业有很多财富效应,但早在2015年,我就说过:未来3~5年,这家公司会成为一家千亿公司,那时连几个创始人都不相信,但现在看来是非常有希望的。


姚碧波:感谢各位的分享,我自己呢是今年开始做投资,我原来是做媒体经营,后来做的电商,现在我靠成就在座创业独角兽来成全自己。今天的活动是浙江6频道、来电资本、51信用卡联合主办的,希望每年都有这样盛大而有意义的活动,给创新者赋能、赞赏。


Part Ⅱ

创新相对论:一场硅谷和“中国硅谷”的对话


嘉宾:伯凡时间创始人 吴伯凡、《硅谷百年史》作者 皮埃罗


△创新相对论 环节


吴伯凡: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到硅谷时,非常吃惊这样一个全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竟然会是牛羊满山坡的地方。一个长期在硅谷生活的朋友解释说,因为硅谷的人工很贵,草又长的很茂盛,雇不起人割草,用机器割草也不容易,所以就雇了很多牛和羊来吃草。这样一个田园牧歌的地方,和我们想象中的高科技中心很不一样,那么我想问皮埃罗先生,你会用哪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硅谷?


皮埃罗: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的话:第一个是“颠覆性”,第二个是“不可能”,第三个是“国际化”。而这三个词中我最想说的是“颠覆性”,硅谷并没有原创性地发明很多东西,硅谷只是擅长把已有的技术进行颠覆性的创新。


吴伯凡:很多东西都会让我们想到硅谷,但并不是由硅谷发明的,硅谷只是把这些东西点石成金,给一个看似不那么神奇的东西赋予特别大的力量。至于“不可能”“国际化”这两个关键词很好理解,因为美国宇航局(NASA)就在硅谷,宇航局就是要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大家去了硅谷,也就能理解“国际化”了,那里有很多外国人。那么,在硅谷这样一个生态系统里,到底有哪些关键的构成要素?


皮埃罗:其实在世界各地,创新的城市都是相似的:非常出色的大学、非常出色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硅谷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这几个关键因素的内在特质有所不同,比如硅谷的斯坦福、加州、伯克利这些大学,他们在培训学生时,喜欢把学生教育成有不同思维的、跨学科人才。


至于新创新企业,硅谷有很多创业者喜欢做看似不可能项目。除此之外,硅谷的创业者还喜欢把不同的技术融合在一起,比如苹果的iPhone手机就把各种流行的技术集合起来,这才发明了让全世界惊叹的手机。   


此外,硅谷还是一个移民城市,他们来自俄国、日本等世界各个国家。比如人工智能,大家都认为它的的发明人是来自硅谷或者至少是美国的,但这个技术其实是跨国际合作的成果。


吴伯凡:杭州和硅谷间的相似和差异点在哪里?杭州如果想像硅谷一样,成为创新中心来引领中国的创新潮流,需要做哪些事情?


皮埃罗:我不住在杭州,所以相似点我不会讲很多。世界很多地方都是很相似的,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也都是相似的。至于杭州能否成为下一个世界性的创新中心,我的建议是这样的:


第一,目前各种新的技术都在层出不穷,所以杭州的创业者也应该广泛地涉猎新技术领域,谁都不能保证哪个领域才是真正的风口。如果有一天,有人把这些新技术融合起来,肯定会发生很有意思的事情,会是了不起的大创新。我认为杭州的大学、创业者,都应该关注这些技术的流行趋势在哪里。


第二,希望杭州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外来优秀人才。如果没有来自欧洲、中国、印度这些移民人才,是不可能造就出硅谷的。


吴伯凡:刚才皮埃罗先生说到几点都让人深有感触:


首先,一定要坚持生物多样性,才有可能出现新的物种。不要看到一个机会,大家就一哄而上,这个机会可能会创造繁荣,但如果这个机会很快消失,这个地方的生态就会一下子崩溃。所以,为了保持良好的生态,让一个地方能不断出现新物种,大家的视野应该更开阔,创业也应该保持开放性、多热点性,不要专注在单一领域创新。


其次,移民的特性能够决定一个地方的繁荣程度,今天有一种说法是北上深杭或者北深杭,原因就是杭州的开放性。杭州若想持续发展,就要更加开放,容纳更多的外地人、外国人。杭州的山水很丰富也很灵巧,越来越多人爱汇聚在这个地方,必然会造就一个创新的风水宝地。感谢皮埃罗先生,感谢大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