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起交通肇事被撞受害人却“逃逸”,谁为撞人者死亡承担赔偿责任?

2018-03-02 律界米豆

法律咨询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559hq8thy&width=500&height=375&auto=0


2016年6月17日,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的一个小村子里,常年在外开货车的柴星,在妻子和儿子的盼望中,从外地回来了。


然而,这次回家后的相聚,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柴星执意要出去与朋友吃饭,夫妻俩为此起了点小争执,带着这种不愉快,柴星骑着摩托车离开了家。


但谁都不曾想到,这次不愉快的分离,竟然成了夫妻俩的永诀……


就在柴星离家的当天夜里,一具男尸出现在潘集区的一条村路上,尸体不远处,还倒着一辆摩托车。后经围观人群辨认,死者正是柴星。


通过勘察现场,警方发现柴星穿的白色T恤上面,有不属于他自己摩托车的轮胎压痕,很明显,柴星生前与其他车辆发生了交通事故。但由于事发的村路没有装监控探头,而且又没有目击证人,相关肇事车辆的寻找便成了问题。


无数次的样品比对和走访调查后,警方根据T恤上的轮胎压痕,找到了一位名叫张某的三轮摩托车车主。但张某的出现却让案件更加扑朔迷离……


据张某讲述,案发当天晚上九点多,他开着自己的三轮摩托车经过事发路段时,死者柴星的摩托车已经倒在了地上,而且车灯还亮着。


对于柴星白色T恤上的轮胎压痕,张某说自己在轧过去的时候,根本没有看清楚是什么,以为自己只是轧到了一个白色的纸板或者纸盒子。


张某讲述的案发现场和警方现场勘查的结果是一致的,难道真如张某所说,事故在他到达之前就已经发生了?


随后,警方在现场发现了新证据,一些既不属于死者柴星两轮摩托车,也不属于张某三轮摩托车的红色碎片。


那也就意味着,现场曾经出现过第三辆车,这些红色的碎片很有可能是从第三辆车上掉落下来的。


为了找到这消失的第三辆车,警方调取了案发时周围路段的监控录像,一辆可疑的两轮电动车进入了警方的视线,监控中显示这辆车的后车灯有明显损坏的痕迹,车主还不时回头查看。

 


锁定嫌疑车辆后,警方找到了车主陈佳,在陈佳的讲述中,这次交通事故的真相被渐渐还原……


案发当天晚上,陈佳要坐船到对岸的农贸市场去打工,九点多经过事发路段时被后面的摩托车撞倒了,连人带电动车都摔倒在路边的沟里,一阵短暂眩晕后,他清醒过来直接离开。


自己莫名其妙被撞了,不仅没有找撞人的人去理论,反而一声不响直接离开?


陈佳解释说自己根本没想过撞他的柴星会出事,因为自己这个被撞的人,摔那么远都没事,对方是撞人的,不可能比被撞的更严重。而且渡口最后一班船是十点,为了末班船就直接离开了。


警方在对肇事车辆和现场进行勘察后,发现的确是死者柴星的摩托车从后方撞击了陈佳的电动车,并造成陈佳电动车尾灯损坏。


被撞后离开同样是逃逸两次交通事故撞到了一起,最后还导致了其中一人死亡,那事故三方的责任该如何认定?


通过对死者柴星体内的乙醇含量的检测,发现柴星案发当晚喝了酒,并且达到了醉酒值,属于醉酒驾车。 如果不是饮酒驾驶,有可能不会发生事故,所以警方认为这起事故柴星本身有责任。


关于另外两名车主的责任,柴星的死亡鉴定书上市这样写的:死者摔跌地面时,头颅对地面的冲击暴力,可直接导致人死亡;死者胸腔多处骨折,符合三轮车轮胎碾压后所致,但是解剖时所见的出血不多,间接佐证了死者是在身体血液循环已经停止后被碾压的。


综上分析,死者在首次发生事故后可构成重伤并可导致死亡,第二次发生的事故,不构成死者死亡的直接原因。


最终,警方以涉嫌交通肇事罪,将被撞后直接离开的陈佳进行了刑事拘留,而造成二次事故的三轮摩托车驾驶人张某,因无证驾驶被治安拘留。随后淮南市潘集区检察院认为,首次事故中被撞的陈佳虽有逃逸行为,但犯罪情节轻微可以免除刑罚,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

往期精彩:

1.南京判决全省首例拒执罪自诉案——欠款400多万“老赖”获刑两年半

2.最高法:以国家赔偿终结违法强拆!

3.“唯一住房”到底能不能执行?(结合2017年新规定详解)

长按关注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