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不约而同的决战场

2017-06-28 东夫 红色参考编辑部


点击标题可阅读前文——


1、听东夫讲改写历史的“百丈之战”

2、【原创】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分裂与生存

3、【原创】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张国焘与红四方面军

4、【原创】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川军与刘湘

5、【原创】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饿虎出山

6、【原创】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背水一战的川军

7、【原创】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失去的机会

8、【原创】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芦山十日

9、【原创】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天全之战与郭勋祺

10、【原创】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打到成都吃大米



不约而同的决战场

 

红军的决战计划——百丈关——川军严阵以待——双方尽遣精锐——冲向平原——攻占百丈关

 

 

川军虽败,主力却并未遭到重创,红军必须以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打得对方只有喘息的余地,形成战略上的均势甚至优势,才具备在川康边立足的条件。徐向前说:“我们计划从名山和邛崃间的通道上,实施夜袭突破,完全切断两城敌军的联系,进而围攻名山,吸打邛崃方向的援敌,相机发展攻势,打到岷江西岸,控制青衣江以北、岷江以西、邛崃以南的三角地带。”

 

名山和邛崃通道上的战略要点是百丈关。

 

百丈关位于川西平原西部边沿,名山到邛崃的公路穿场而过。称“关”意味着军事和交通意义上的重要性。它是川西平原进入康藏高原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据守川西平原的最后一道关口。站在百丈关西面的山地遥望东北,天府之国的富庶平川尽收眼底。场镇左右各有一道山梁,屏护着身下的场镇和身后的辽阔平原。传说当年诸葛亮西征“七擒孟获”的第一仗便是在这里打的。百丈场历史悠久,街市繁荣,有数百户人家,临溪河穿场而过,场中的古桥边有一深潭,潭边巨木蔽日,影影幢幢,幽深莫测,文人墨客起名百丈深潭,百丈之名由此而得。场边观音山上的栖霞古寺,因其儒释道三教元融之说声名远扬,古刹晚钟百里可闻。如今历史把一场大战定格于此。



百丈关远眺,作者摄于2005年6月

 

不约而同,刘湘的目光也盯死在了百丈关。

 

百丈关战略位置之重要,对死保川西平原的川军也是一目了然的。两个王牌师兵败天全芦山之后,百丈关便成为阻挡红军进入川西平原的战略要点。为此“南总”潘文华在百丈关后方30里地的大塘铺设立指挥部,刘湘拿出他的全部家底,命从芦山退出的杨国桢教导师守名山城,从天全退出的郭勋祺模范师布防百丈,唐式遵第21军、潘文华23军、王瓒绪第44军所属部队火速驰援。加上纵深集结的国民党中央军和川军,总数达80多个团20余万兵力。

 

存亡胜败在此一举,双方都尽遣精锐,决战态势已如开弓之箭不可逆转。

 

未等刘湘的主力到位,川军李家钰部途经百丈。


李家钰


李家钰,蒲江县人,川中宿将,绰号李矮子。因在争夺地盘的混战中一再被刘湘痛打,耿耿于怀,加之实力不济,遂暗中投蒋,曾对游说分化川军的国民党特务头子曾扩情说:“刘湘为人居心叵测,决不可重信,他现在对蒋委员长表示拥护,完全出于一时利害的应对,遇到不如他的意愿时,就会翻脸不认人,甚而称兵作乱的”,怂恿将其除掉,“这才能真正解除中央的西顾之忧”。川军整编中所部改编为独立104师,他被蒋任命为师长兼四川第一绥靖区司令,令其驻防西昌,此时奉命带全师4个旅赴任。潘文华明知其不堪大用,但正好利用其打头阵消耗红军,拦住李家钰说:前面有红军过不去,后面是你的家乡蒲江,难道你能让红军端了你的老家?事实也的确如此,李家钰只好让部队在百丈就地布防,自己在蒲江建立指挥部,为保卫家乡而战。

 

百丈一战,红军先后投入战斗的是:30军的全部3个师,9军第25师,31军第93师及91师两个团,4军第10师,共计6个师17个团2万余人。川军直接投入战斗共计16个旅39个团6万余人。

 

从百丈关西望,绵延起伏的群山若阶梯层层叠起,天地交接的一线是银光闪烁的雪山。11月13日,20多个团的红军在徐向前、陈昌浩的指挥下,如爆发的山洪从群山中奔腾而下,高昂的战歌如涛声轰鸣:


红军南下行哟,


要打成都省哟,


消灭川军残兵,


首先赤化全川,


向南行动一定胜利!



红军采用的是经典的围点打援战术:4军攻打名山城,9军27师从百丈以北迂回,直指邛崃的刘湘总指挥部,牵制敌军兵力;王树声、李先念率领主力部队攻占百丈,歼灭驰援名山的川军主力。

 

红军首先相遇的是李家钰的部队。和先前发生的情况一样,以保存实力为重的李家钰部一触即溃,前3天战局完全按照红军的计划进行。红30军13日从五家口(今上里古镇)出击,长驱直入20多公里,当晚占领李家钰部据守的重镇夹门关,李部丢下阵地向蒲江溃退。红31军93师从南面绕过百丈关,袭击蒲江李家钰的指挥部,14日中午逼近到蒲江县大兴场,与李家钰指挥部接火。与此同时,红9军25师沿公路直取百丈。


11月13日-15日战斗经过图


该师是最早和中央红军汇合的部队,师长韩东山没读过一天书,一张口就是“罗儿的”(文革中他担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时,有人统计他一次报告说了一百多个“罗儿的”)。他见到毛泽东自豪地说:“我们的部队都是来自鄂豫皖和四川的贫苦农民,上战场没有一个怕死的,都是拼命往前冲。”他们刚刚和88师在芦山青龙场打了一场漂亮丈,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虽然师政委何立池阵亡(由盛修铎继任),但整个部队都在大捷的狂热之中。



红9军25师师长韩东山55年授衔少将

 

16日拂晓,25师在军长孙玉清的直接指挥下向百丈场发起突袭。防守百丈场的是李家钰部的两个团,据守于百丈场周边几十座碉堡和纵横交错的工事战壕之中,红军先头部队在夜幕的掩护下抢占场镇最重要的制高点,随即向场镇发起攻击。为了节省弹药,前面的人挥舞大刀呐喊冲锋,后面的人提着燃放鞭炮的铁桶虚声恫吓,守军几乎没有做像样的抵抗便沿公路溃退,红军以极小的代价夺取百丈场。



红9军军长孙玉清,1937年率部参加西路军作战时,在祁连山区受伤被俘牺牲。

 

战役第一阶段十分顺利。此时此刻,摆在徐向前们眼前的是一幅令人振奋的战局:在最北面,9军政委陈海松指挥的27师击溃邓锡侯部,如无人之境直逼邛崃城下;中路,李先念、陈世才的30军击溃李家钰的部队,控制了百丈以北大片地区;战略重镇百丈已在手中;南面的31军93师进入蒲江逼近李家钰的指挥部。红军的战役目的眼看就要实现,“再打下去,我军即将进入人粮极丰的川西平原”(徐向前语),“打到成都吃大米”的好日子指日可待了。


 

 

【未完待续】


本文节选自东夫先生书稿《改写历史的百丈战役》,系作者授权红色参考编辑部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附:《改写历史的百丈之战》 


目    录

 

分裂与生存

南下北上之争的结局——留在雪山草地的红军主力——四方面军的怨气——一方面军的内部倒戈

 

张国焘与红四方面军

四方面军的战斗作风——十七八岁娃娃一大片——悍将余天云——“张主席”的绝对权威——为荣誉和生存而战

 

川军与刘湘

对川军的不同作战记录——一个被低估的对手——大智若愚的刘湘——中央势力入川——川军的整编

 

饿虎出山

南下战役计划的制定——“多宝道人”刘文辉——爬雪山的川军——初战告捷——《天、芦、名、雅、邛、大战役计划》

 

背水一战的川军 

红军分裂广为人知——刘湘与共产党的秘密来往——别无选择的川军——刘湘调兵遣将

 

失去的机会 

张国焘改变主意——一个流浪红军的自述——飞机大炮的厉害——徐向前等坚持南下——朱德的忠告

 

芦山十日 

第一块硬骨头——青龙场大捷——被迟滞的攻势

 

天全之战与郭勋祺 

追兵赶过逃兵——土城战役实情——学过《资本论》的郭勋祺——天全之战

 

打到成都吃大米 

陕北中央对南下战役的支持——张国焘大喜过望——南下红军打乱蒋介石阵脚——刘湘唯有拼命——四方面军指挥员们的狂热

 

不约而同的决战场 

红军的决战计划——百丈关——川军严阵以待——双方尽遣精锐—— 冲向平原——攻占百丈关

 

强弩之末 

刘湘的预谋——郭勋祺再担重任——川军最危急的一天——川军援军赶到


攻守逆转

决战前夕——顾祝同面授机宜——李先念和红30军——红军率先出击——川军全线进攻——红军退守百丈场

 

孤注一掷 

川军总攻——徐向前亲临百丈——一相情愿——惊心动魄大搏杀——百丈场争夺战

 

招架之功 

红军节节退守——廖泽的敢死队——筋疲力尽的红军——霉老二——川军收复百丈

 

百丈尸骨 

红军败退——报纸对战事的描述——徐向前谈教训——万人坑

 

转折点 

西线无战事——向南出击——另类万里长征——中央军进攻——紧缩的防线

 

最高裁决 

张国焘摊牌——共产国际与中共——张浩的“密码”——朱德的虱子——刘伯承改造“农民意识”——最后一击

 

不堪回首话当年 

和女兵结婚——在康北等待二、六军团——西路军的覆灭——不堪回首话当年


        川西名山县(现雅安市明山区)百丈镇的百丈战役纪念碑(2000年立)






如果您认为我们的文章有参阅价值请转发分享



点击“原文链接”,认识《红色参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