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吐鲁番(下)
[日]堀直 著
姚胜 王佳明 陶盈 译
三、察合台系吐鲁番
(一)阿黑麻、满速儿
明史料中,作为蒙兀儿汗占控吐鲁番这一事件的确凿人物,正是阿黑麻。在身为游牧性的穆斯林这一点上,他与以前各势力相同。至此吐鲁番在歪思汗之后的很长时间再次归属拥戴察合台后裔的蒙兀儿斯坦汗国。明朝认为阿黑麻似乎是将据点置于吐鲁番,但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其父羽奴思汗在蒙兀儿斯坦居住期间,阿黑麻的动向有诸多不明之处,但自从1485年其父去往西方的达失干之后,他便离开父亲回到东方,开始着手在蒙兀儿斯坦创建独立的势力。史书记载他为强化自己的地位而在蒙兀儿斯坦奔走了十年(《拉失德史》第120—121页),准确地来讲,这相当于从侵入察力失的成化二十三年到停止进攻哈密的弘治九年。
据记载,他在蒙兀儿斯坦确立势力以后,即向盘踞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绿洲地带的朵豁剌惕部阿巴·癿乞儿发动进攻(《拉失德史》第124页)。战争尚未结束,他又赶赴救援与南下到河中地区的月即别苦战的兄长马哈木,结果战败撤退至阿克苏病亡。史书记载这是希吉勒历990年(1503—1504)发生的事(《拉失德史》第123页)。
阿黑麻是以阿克苏为大本营的蒙兀儿汗,虽然会滞留吐鲁番,但决非以此地为大本营。据记载,他遗留的领地包括“自中国边界到喀什噶尔边境的吐鲁番、察力失、库车、阿克苏、乌什诸地”(《拉失德史》第162页)。吐鲁番不过是其东端的一个据点而已。
继承了他遗留的这些领地登上汗位的是其长子速鲁檀·满速儿。他即位时,兄弟间爆发了一场汗位争夺战,明朝方面基本上正确地记录了这段史实,《明史》将各类史料的记述归纳为“弘治十七年(1504),阿黑麻死,诸子争立相仇杀,已而长子满速儿嗣为速坛”。
满速儿虽然得到了蒙兀儿汗之位,却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也就是说,在西北方,有击败其父并于其伯父马哈木汗旧有领地上确立势力的月即别和新兴的哈萨克以及吉利吉思等即将独立的势力,而在西南方又有自祖父羽奴思以来的宿敌米儿咱·阿巴·癿乞儿势力的存在。可以说,满速儿只残存有由其父亲讨伐东方的喀耳木而开拓的地方。面对前者逼近西方天山南北两麓的两股势力,满速儿常采取守势,这种压力迫使他将大本营东迁。而处于这种背景下的满速儿正是居于吐鲁番并将其作为大本营的首位蒙兀儿汗。
接着,我们来探讨一下满速儿的东迁时期。他即位之初将大本营置于阿克苏,这一点在《拉失德史》第123页中有明确记录。但是,在他即位不久,在其父阿黑麻以来的权臣札八儿·比儿的的帮助下,米儿咱·阿巴·癿乞儿占领了阿克苏。此后,一直没有他夺回阿克苏的记载,而消灭阿巴·癿乞儿并建立了喀什噶尔汗国的赛德继承了这个地方(《拉失德史》第126、343页)。根据这些材料可以认为,满速儿是在即位(1504年)以后不久,失去历代蒙兀儿汗在塔里木盆地内的大本营阿克苏的。并且,阿克苏东邻的库车也于1514年成为与满速儿分道扬镳的其弟巴巴叉·速檀的领地(《拉失德史》第126页),还在满速儿手上的,仅剩下更东端的察力失以东地区。
《拉失德史》
那么,以天山山脉相隔的蒙兀儿斯坦的游牧本部又是怎样的呢?首先是米尔咱·阿巴·癿乞儿的北进。据记载从希吉勒历914年(1508—1509)左右(《拉失德史》第88页)开始,蒙兀儿全部都逃到察力失·吐鲁番去了(《拉失德史》第319—320页)。并且,从希吉勒历916年(1510)起,吉利吉思的独立在蒙兀儿斯坦异常凸显,似乎还曾驱逐过蒙兀儿人(《拉失德史》第367页)。据记载,同一时期,即正德八年(1513)在吐鲁番背后有“迤西红帽儿夷虏”“五六万”。“红帽儿夷虏”是“Qizil Bash”的意译,无疑就是入侵河中地区的萨法维王朝的波斯军队。虽然我们并不认为亦思马因(Ismā‘il)率领他们来到了蒙兀儿斯坦,但可以认为这是受到月即别、哈萨克东进冲击的结果之一。不论怎样,认为1510年代蒙兀儿斯坦的游牧本部已脱离满速儿的统治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对该地的收复行动,之后主要是由喀什噶尔汗系蒙兀儿进行的。并且,与其说对蒙兀儿斯坦的放弃意味着满速儿已经失去了作为蒙兀儿汗的实质,倒不如说他更应被称作吐鲁番汗。
满速儿与明朝的接触在《拉失德史》中被以向中国发动圣战的形式记载,希吉勒历929年(1515)之后的20年间中发起过几次战事,且经常以mansūr(胜利)的姿态凯旋(《拉失德史》第127页)。在甘肃边境活动的满速儿的动向在明史料中有详细记载。与明朝围绕哈密、嘉峪关等地的争夺详情以后再说,在此仅就察合台系蒙兀儿势力东迁这一侧面进行一些阐述。
首先,阿黑麻的东进从弘治元年占领哈密起,贯穿了到弘治九年为止的约十年时间,其范围也几乎仅限于哈密。而满速儿的东进却贯穿了从正德八年到嘉靖七年的十七八年时间,且其范围以哈密为据点,明朝西北诸卫自不必说,一直延伸到了甘肃各州。
第一个时期,阿黑麻两度占领哈密。关于第一次占领的材料不多,只能粗略推测这是讨伐叛徒顺势所为。第二次占领哈密,是以反对哈密王统从察合台系蒙古转移至旁系的畏兀儿贵族手中为借口的。这是企图通过介入民族构成复杂的哈密内部的对立斗争而吞并该地的行动。但基本可以认为,其根本目的仍是通过控制明朝向西方开放的哈密这一唯一窗口,从东西贸易中获取经济利益。明朝向来将西域朝贡事务交由受其册封的哈密王室负责,也就是说,从要求将其移交给自己管理的语言当中,就能看出其真实意图。
因此,从明朝以入贡限制等方法处置阿黑麻占领哈密,哈密两度获得归还来看,对阿黑麻而言,对明交易的分量是很重的。另一方面,如果从其领地等总体来看的话,阿黑麻以作为占领地的哈密进行交易的筹码也是很充裕的。
但是,正德九年(1514)满速儿对哈密的占领,即前面所说被迫东迁的结果,可以视为作为领地的哈密的地位正在上升。因此,最终哈密没有被归还。与此同时,为了使明朝撤废限制入贡这一对抗策略而进行的武力入侵,正是以占领哈密为前提的政策的体现。
明朝因为本土防御能力的下降,放弃了维持包括哈密在内的西北诸卫的想法,打破规定允许无限制的朝贡贸易,以至于由满速儿率领的吐鲁番东进攻势一直持续到连本土的贸易关卡嘉峪关都被实质性地突破了。
另外,关于伊斯兰教东渐的最前端这一侧面,除若干碎片式的史实外,看不出对明朝领域进行伊斯兰化的倾向。关于蒙兀儿内部之后再做阐述,占领地暂且不论,圣战的目标河西各州,在满速儿时期似乎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二)游牧伊斯兰的吐鲁番
正如前文所述,除了明初的一段时期外,吐鲁番和明史料所记载的势力是占据吐鲁番地区的游牧势力。游牧蒙兀儿与一般的游牧势力一样,是民族、系统各不相同的多集团的集合体。迁到吐鲁番后的蒙兀儿,一般认为当初也是间野英二所论证的各集团的联合体。《拉失德史》及其他材料对东迁后的这些集团记述很少。从领域上来看,可以认为,吐鲁番地区的畏兀儿由于占领了哈密北方的乜克力的大本营,所以这两个集团的比重增大了。并且也可以从明史料中推断出瓦剌系的哈喇灰、小列秃以及突厥系的散里畏兀儿,甚至汉回的加入。最大的变化也许是与明史料中的瓦剌,即《拉失德史》等称为喀耳木的オイラート(译按:Oirat,元代作斡亦剌,明代作瓦剌,清代作卫拉特)势力的结合。
这些集合体构成的吐鲁番,或是由于其集结理念的有无,能从四五千人的小势力扩展到拥兵两万能从事远征的大势力,或是由于各集团的独立化和汗诸子的分立而领地细分,总之其实力不断伸缩。对这些问题的具体探讨我们日后再说,下面通过追述阿黑麻、满速儿时期在蒙兀儿集团内扮演重要角色的两个人的事迹,来试着考察东迁蒙兀儿势力的特点。
一位是担任阿黑麻、满速儿这两代汗的兀鲁思别乞的异密·札八儿·比儿的。地位仅次于汗、位于各集团首领异密之上的兀鲁思别乞一职,在蒙兀儿斯坦只授予出身于朵豁剌惕集团的人,札八儿·比儿的也是出身于该集团(《拉失德史》第336页)。《拉失德史》虽提到他属于朵豁剌惕,但没有提出明确的出处,并且这也可以与阿黑麻的权力本身依靠非城市的游牧势力这一点结合起来考虑。阿黑麻在蒙兀儿斯坦权力的树立,来自于以其父羽奴思为中心的城市居住派势力的反对派的拥立,札八儿·比儿的既然身为兀鲁思别乞,大概也率领朵豁剌惕加入了其中。《拉失德史》关于其领地虽然并没有叙述,但明显不是朵豁剌惕城市派所在的“六城”(Alty Shahr),大致可认为是在蒙兀儿斯坦东部。阿黑麻去世后,札八儿·比儿的在前文中所说的阿黑麻汗的领地内势力庞大,以至于满速儿说,“只要有札八儿·比儿的在,我的王位就不安全”(《拉失德史》第337页)。另外,他将妹妹嫁给了阿黑麻做妻子,对满速儿来说,与他有继舅父的关系(《拉失德史》第124页)。对于满速儿的猜忌,札八儿以联合米儿咱·阿巴·癿乞儿叛乱作为回应,前文已述,满速儿因此丧失了阿克苏。之后,札八儿与满速儿和解并向东迁移,据说由于他的再次加入,满速儿的力量得到了大大的强化(《拉失德史》第339页)。虽然具体时期尚不明确,但他被认为是死于对中国的圣战中,或许可以推定为明史料中记载的牙木兰。正因出身朵豁剌惕,又是两代汗的姻族且为兀鲁思别乞,他才可以称得上支撑游牧蒙兀儿东迁势力的异密的代表人物。可见,他是既支持汗的权力而又对其构成巨大威胁的势力。
另有一位是他只丁。他居住在曲先(译按:库车),是纳克什班底神秘主义教团的长老,同时也是涉足商业、农业的富豪(《拉失德史》第127页)。据记载,他应吐鲁番阿黑麻之邀来到此地,之后追随两代汗进行宗教活动,致力于蒙兀儿改宗伊斯兰教,据说后来在对中国的圣战中战死(《拉失德史》第127页)。明史料中记载的于嘉靖三年战死肃州的他只丁相当于他。他只丁作为出身于定居区域的穆斯林,活跃于游牧的蒙兀儿社会,同时在察合台系吐鲁番的成立中最具历史意义的——该地完成伊斯兰化一事中,身为核心人物,应受到高度评价。
嘉靖七年以后,吐鲁番对明朝的主动进攻逐渐看不到了。其原因可能与明朝的怀柔政策、撤销贸易限制以及蒙古势力的西进等因素有关,但最大的原因仍应是蒙兀儿势力本身的分裂瓦解。诸构成集团的解体分立,在游牧势力的兴亡历史上,既是因又是果,在现阶段对游牧吐鲁番做相关的讨论,尚缺乏十足的材料,只能对其作为表面现象的王统分立进行论述。
《明实录》
(三)沙·马速·马黑麻
《拉失德史》第129页中记载,满速儿晚年将领地吐鲁番和察力失让与长子沙·速檀后引退。《边政考》卷11中有更为详细的记载:“是年(嘉靖八年,1529年)土鲁番酋速坛满速儿以弟把巴察于曲先城,长子沙速檀于察力失,次子马黑麻据哈密,各住守。”
《拉失德史》第129页记载满速儿死于希吉勒历950年(1543),对沙·速檀、马黑麻·速檀两子只提到了他们的存在,这大概由于是快要搁笔的缘故,不一定十分精确。《边政考》卷5在嘉靖二十二年(1543)记载:“三月,速坛满速儿死。有弟把巴察,领兵五百到察力失,与沙速坛争夺地方。沙速坛回土鲁番,差人哈密,调马黑麻速坛,与之併力。把巴察同子虎写因速檀,遂领兵至土鲁番。沙速坛、马黑麻速檀俱走他伦,被获说誓,沙速檀将察力失地方与把巴察并其子,回曲先城。”
在此可以详细看到满速儿死后家族内的争斗。《拉失德史》第126页中所载占据曲先的巴巴叉·速檀夺取察力失一事,可在明史料中得到确认,但那之后他是否继续占领该地并不清楚。
《实录》《边政考》等史料记述了在那之后好不容易才当上吐鲁番王的沙速檀,从持正统意识的汉文史料中也可看出,这并非汗位继承战,而是呈现为领土争夺战的样子。
沙·速檀占据吐鲁番之后,开始在东部与弟弟马黑麻争战。《实录》嘉靖二十四年七月丙子条〔第714页〕记载了兄弟对战的开端,同书嘉靖二十五年正月丙戌条〔第715—716页〕中对此有更为详细的记载。也就是说,弟弟马黑麻据守哈密,与承袭父亲成为本国吐鲁番主的兄长沙相对抗,处于“结婚瓦剌以为援、潜种沙州田以为资、意在西抗”的状态。在此可以看到,察力失被叔父一族夺取,满速儿死后兄弟东西分裂的吐鲁番。沙·速檀之子脱列速檀东进占领哈密一事见于《实录》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己卯条〔第724页〕,似乎所有兄弟的斗争依旧在持续。《实录》称沙速檀为“土鲁番王”、马黑麻速檀为“土鲁番回夷”,大概是基于明朝的正统意识。《实录》嘉靖四十五年三月壬寅条〔第725—726页〕记载,沙·速檀的弟弟速檀马速成为新的吐鲁番王。兄长沙·速檀在与北虏部落的战斗中战死后,(马速)“拥众嗣立”。速檀马速这个名字在西方史料中没有记载。
《实录》隆庆四年九月甲戌条〔第729页〕有如下记载:“先是,土鲁番马黑麻新立为王,遣使谢恩求贡,而其兄弟琐非速檀、虎来失速檀、阿卜撤亦速檀,亦各遣使。”
一直撤退到沙州的满速儿次子马黑麻,似乎最终西进成为吐鲁番王。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作为新立吐鲁番王马黑麻的兄弟的三位速檀的名字,与西部喀什噶尔汗室的阿不都·拉失德汗诸子中的三人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完全能够推定琐非速檀是第五子,虎来失速檀是第九子,阿卜撤亦速檀是第八子。
在此,有必要对阿黑麻汗的第三子——满速儿的弟弟赛德打败米儿咱·阿巴·癿乞儿并在其领地上建立喀什噶尔汗室一事进行概述。
四、喀什噶尔汗室的东进
赛德卒于1533年,其喀什噶尔汗位传给了他的长子阿不都·拉失德。拉失德两度和伯父吐鲁番的满速儿争夺阿克苏,均获得胜利。据记载,他卒于1566年左右,留下了十二三个孩子。他们似乎割据在喀什噶尔汗国领域内的塔里木盆地的各个绿洲之中。其中三人是前述的三个速檀。继承拉失德汗位的阿不都·哈林汗死后(1594年左右),继承喀什噶尔汗位的是他的弟弟马黑麻汗,他一直在位至1610年左右。而且这个马黑麻是上文三位速檀的兄弟。实际上,如果前述《实录》中“兄弟”一词正确的话,那么新成为吐鲁番王的不是据守沙洲的满速儿之子马黑麻,而只能是喀什噶尔汗室的赛德之孙马黑麻,但从喀什噶尔汗国方面的史料来看这种可能性很低。这里只能将“兄弟”解释为“同族兄弟”了。
那么,我们看一下前文《实录》1570年,也就是喀什噶尔还是阿不都·哈林汗在位时期的马黑麻和这三兄弟的动向。当时虎来失速檀在和田,琐非速檀是喀什噶尔的阿奇木,阿卜撒亦速檀也在喀什噶尔,而马黑麻似乎就是阿克苏的阿奇木。虽然都是片断的资料,但似乎都是通过同族的吐鲁番向明朝进贡。
有史料称“在沙汗为喀耳木所杀之后,察力失、吐鲁番没有汗了。”而抓住这个机会据有该地的是前述虎来失速檀之子马黑麻虎答遍迭汗。《实录》万历十一年(1583)十月戊午条〔第737页〕中记载的“吐鲁番速檀马黑麻虎答遍迭新立为王”即为此人。他被认为是受了哈萨克英主乌凯的援助,而哈萨克可认为是一直侵入到了东方的吐鲁番。
吐鲁番火焰山
1483年左右,虽然同属一个察合台系,但可以看到吐鲁番王统向喀什噶尔汗室迁移。虎答遍迭汗之后受到了由从父喀什噶尔汗的马黑麻汗所派遣的阿都剌因的讨伐。据记载,虎答遍迭曾占据此地达12年,因此从万历十一年算起可以看作是1595年左右的事情。这时,阿都剌因一方有哈萨克跟随,虎答遍迭向喀耳木求援,可以清楚看到正在逐渐非游牧化的察合台后裔和新兴的游牧势力准噶尔、哈萨克之间的力量变化。其结果是,由于喀耳木的背叛,虎答遍迭被俘并被送往叶尔羌。然后阿都剌因的子孙就占领了该地。一位时隔多年再次经过该地的欧洲人本尼狄克·戈埃斯(Benedict Goes)将治理从察力失到哈密(Qomul)的人记载为喀什噶尔汗的庶子,这大概是对马黑麻汗庶弟,即阿都剌因的误记。《实录》天启元年(1621)八月甲申条〔第753页〕将其视作吐鲁番王阿都剌因。他之后与喀什噶尔汗马黑麻、其子舒贾·丁·阿黑麻及其孙阿帕克汗等历代喀什噶尔汗持续对立,即所谓的喀什噶尔东部王室。据说阿都剌因死于希吉勒历1042年(1633),有九个儿子。继承吐鲁番的是次子阿布伦·木汉默德。他在中国史料中的出现,已经是清朝顺治三年“吐鲁番苏勒檀阿布勒阿哈默特阿济汗”的记载了。后来,他西进并放逐了马黑麻系的喀什噶尔西部王室,但这已经属于喀什噶尔汗国史的领域,超出本文以明代吐鲁番为题的范围了。
结语
以上以王统为中心对明代被称为吐鲁番的势力进行了论述。从明初到宣德年间该地是农耕、佛教性质的土著政权,因歪思汗的入侵而断绝。之后,到成化末年为止,伊斯兰系游牧蒙兀儿分立出的各势力依次占据了此地。弘治年间以后,由蒙兀儿汗统治,因其东迁而成为汗国的根据地。16世纪末,王统转移至同为察合台系的喀什噶尔王室,并成为其领土的一部。
结论虽很简单,但其与蒙古势力的关系、该地的伊斯兰化、游牧民定居化的社会史考察等遗留的问题,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本文为节选,全文载《国际汉学》2018年第2期。
#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