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教材解读+同步测试: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新学期预习资料!

初中资料,关注☞ 中考备考学习 2022-06-0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初中教师平台,设为星标🌟



微课





本期内容



本文包括

【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材解读】+【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教材问答】+【同步测试】

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快速查询相关内容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目标



1.知道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2.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对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重要作用。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学习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材解读




知识点一:“推恩令”的实施
1、原因:西汉初,势力强大的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地主对抗朝廷,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汉景帝采纳大臣晁错的“削藩”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对抗中央。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shèng,兵车)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说明: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2.措施:
(1)颁布“推恩令”。
建议者:主父偃
措施:颁布“推恩令”。
推恩令: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昭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作用:通过实行“推恩令”,各诸侯国的子弟也都受到封赏,于是他们对汉武帝更是感恩戴德。从表面上看,各诸侯的子弟都受到了恩惠,但实际上各诸侯国实力大大减弱了,无法同中央抗衡了,这样就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建立刺史制度。监督地方官员。
刺史制度: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个州派遣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督地方官员、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3.意义: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知识点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1、原因: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减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道家: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儒家:施行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严刑律法,以法治国
2、提出者:董仲舒(他通过察举制度进入皇帝视野)
3、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4、思想内涵:崇礼、尊王、攘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
5、内容:
①设立太学,使天下文人学习儒家经典。
以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
②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学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6、影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知识点三:盐铁专卖
1、原因: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措施:
(1)把铸币权收回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注重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3、作用: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的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知识点四:北击匈奴
1、背景:秦汉之际,匈奴族建立起强大的国家,经常挥师南下,威胁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与生活。限于国力,西汉初期,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
2、反击匈奴
背景: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
时间:前119年
人物:卫青、霍去病
主要战役:漠北战役
意义: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战争的军事实力,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不仅收复了失地,而且大大拓展了西汉的疆域。




拓展延伸



1、“大一统”与“大统一”。
"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该思想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请根据以下两幅图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汉代讲经图中的“经”主要是什么内容?
秦始皇:焚书坑儒,打击儒家思想。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家思想。
“经”:儒家典籍
3、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提到:“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想一想,这种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汉武帝如何应对?
影响:阻碍农业发展,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平抑物价,抑制商贾。或“重农抑商”



课堂小结







教材问答




1、第61页问题思考题:汉武帝在位时,西汉王朝国力强盛,版图拓展。想一想,这与汉武帝强化中央权力有什么关系?
答:汉武帝即位以后,在思想文化、行政权力和经济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消除了诸侯国对抗中央的能力,完全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正统思想,巩固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汉王朝的影响力远达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的汉王朝版图得以拓展。
2、
问题:西汉初期地方封国实力雄厚,已经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统治。
措施:颁布推恩令。
3、第61页课后活动题2:请根据以下两幅图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汉代讲经图中的“经”主要是什么内容?
答:秦始皇:对敢于评议朝政的儒生以暴力手段坑杀,没有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汉武帝:把儒学立为正统,在京师设立太学培养儒学人才,让他们能够进入仕途成为王朝的维护者。《汉代讲经图》中的“经”主要是指儒学中的忠君守礼思想,这在以后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核心。



同步测试




1.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2年
2.小明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 权国家都城遗址,那么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地方(  )
A.河南安阳  
B.河南洛阳
C.陕西咸阳  
D.河南登封
3.有一首诗歌这样写道:“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文中的“他”是(  )
A.周武王  
B.嬴政
C.大禹  
D.商汤
4.“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的称呼最早出现在(  )
A.夏朝  
B .商朝
C.西周  
D.秦朝
5.秦朝拥有绝对权力、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皇帝
6.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 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  )
A.刺史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7.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标识用的字体在秦朝时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这种字体是(  )
A.甲骨文  
B.小 篆
C.草书  
D.楷书
8.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
A.铲形币        
B.刀形币
C.圆形方孔半两钱     
D.蚁鼻钱
9.秦始皇为开发岭南地区,促进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兴修了(  )
A.大运河  
B.万里长城
C.灵渠  
D.白渠
10.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是(  )
A.辽东、临洮   
B.鸭绿江、嘉峪关
C.山海关、嘉峪关  
D.山海关、临洮
1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 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车同轨
12.“六合 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所作琅邪石刻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表达的信息是(  )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思想
C.统一文字  
D.统一六国
13.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  )
A.皇权专制  
B.任免官吏
C.思想控制  
D.言即法律
14.秦始皇采纳李斯“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的建议,在地方上推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厂卫制
参考答案:
1、C 2.C 3.B 4.D 5.D 6.D 7.B 8.C 9.C 10.A 11.B 12.D 13.A 14.B
1、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  )
A.朝中大将和地方官吏      
B.诸侯王和豪强地主
C.朝中大将和豪强地主      
D.诸侯王和宦官势力
2、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是(  )
A.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D.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3、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历史中蕴涵着大量值得我们借鉴的政治智慧。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妙处是
A.和平化解地方诸侯对皇权的威胁                
B.加强了诸侯对封地的控制力
C.完善了地方的行政架构             
D.彻底剥夺了贵族权力
5、汉武帝对“秦制”实现了“继承”与“创新”。在地方制度上的“继承”和思想统一上的“创新”分别表现为(     )
A.颁行“推恩令”和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推行郡县制和独尊儒术
C.实行分封制和焚书坑儒                     
D.实行郡县制和奉行“无为”而治
6、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A.锦衣卫      
B.刺史
C.太尉        
D.节度使
7、中国流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这种说法隐含有儒家思想被奉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意思。古代中国的读书人到朝廷担任官职的必经途径是学习儒家思想的这种状况最早出现在(     )
A.秦始皇时        
B.汉武帝时
C.隋炀帝时        
D.明太祖时
8、我国现行通用货币为人民币。汉武帝时社会上流通的是(     )
A.圆形方孔钱        
B.纸币          
C.五铢钱            
D.刀币
BDAA  BBBC





不当你的世界  只做你的肩膀

百万初中教师家长学习社区

初中教师平台

点亮“在看”,记得爱你们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