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9年12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乾隆为什么看不上英国人的大炮?

罗马主义 灼识新维度 2019-11-13

 戳蓝字“灼识新维度”关注我们哦!


 


晚清沧海事 下卷(十一 中)


第十一章 

征服新疆(七)

道高一丈 (中)

作者:罗马主义


1860年,在第2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不久,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抢掠并火烧了圆明园。


在那里,他们找到了两门从没有使用过的,崭新的英国陆军野战炮,这是英国使者马嘎尔尼,当年访问大清时,送给乾隆的礼物。


这件事后来被当作了大清统治者,落后愚昧的极佳证据,让很多当代的人痛心疾首,恨其不争。


可是乾隆真的不知道火炮是拿来干什么用的吗?他真的也不在乎军队的装备吗?


看了我们前面的故事,你肯定应该明白,乾隆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而且乾隆的对手中,除了清军以外,基本全部都火器化了,早就没有人还在使用弓箭了。


所以乾隆对火器的功用,肯定是一清二楚的,可是为什么,他却对英国使者马嘎尔尼送给他的火炮,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兴趣呢,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呢?

……


当小和卓霍集占,看着兆惠一再的突破了他的想象,做出了他意料不到的举动之后,他越来越清醒的意识到,他和清军的战术能力相比,相距可不止十万八千里。


小和卓霍集占是一个相当的聪明人,就在这么短短的半天里,他就已经悟出了,仗不能这么打,要想击败清军,必须就要把战争变成最简单的比赛,直接硬碰硬,没有任何的花招可耍,没有任何战术可言,纯粹是拼蛮力,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全歼对手。


而且他也想到了,如何来实现这一点的方法,那就是打一场火力战。这在当时是闻所未闻的,他决定要靠火力来彻底压垮对方。


他命令火枪兵靠近敌军营地,先不要硬攻敌人的阵地,只是连续不断的射击敌人的营地,骑兵则在火枪兵阵线的背后,如果敌人出动骑兵发动反击的话,他们可以前出拦住对方,保护火枪兵。


随后不久,他又从城里运来了大量骆驼炮,一种口径在30~40毫米之间的前膛炮,而大和卓波罗尼都,还为他带来了几门刚缴获来的清军威远大将军炮,一种口径73毫米左右的火炮,猛轰敌人的阵地。


于是,他开始昼夜不停的向清军开火,密集的弹雨,不间断的射向清军的营地,而他的第一个战果,就是把兆惠又从马上打了下来。


一颗子弹从兆惠的面颊旁擦过,打得他鲜血淋漓,不过并无大碍。


很快清军就发现,他们无法站着行走了,因为那样肯定会挨子弹的,必须猫着腰前行,而在有些地方,猫着腰行走都不行,只有匍匐向前,才能保得住小命。


清军的阵地是在离河不远的一处林地里,幸好还有很多树木帮着挡挡子弹,不然的话,清军一天到晚,就只能都躺在地上了。


小和卓霍集占,连续组织了四天不间断的炮轰弹射,火力密集到了什么程度?根据当时的资料记载,随便砍倒一棵树,里面都可以挖出成千上万颗弹丸。


可是效果如何呢?小和卓霍集占自己也不知道,在他之前没人这么打过仗,最多就是对射几轮就进入肉搏了,没有人像他这样的连续的轰了对方几天。


到了第四天晚上,小和卓的弹药也消耗的差不多了,而且他也几乎看不到,清军的阵地上还有人在动,也看不见清军有任何反击,于是他决定,第5天的清晨发动总攻。


当清晨来临的时候,小和卓霍集占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又狂轰滥射了清军两个多小时以后,他才决定发动总攻。


当他的士兵,呐喊着冲向了清军的阵地时,100米,80米,50米,越冲越近,可是清军还是没有反应,小和卓不由得暗喜,看来火力战还是起作用了。


但是当他的士兵,冲到距离清军只有三十来米,被第一道壕沟挡住,被迫放慢了脚步,准备翻越壕沟时,清军突然从隐蔽的工事里冒了出来。


小和卓霍集占突然发现,清军的人数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打了这四天,全都白打了。


清军从工事背后推出了火炮,在这么近的距离上,一炮轰过去,无处可藏,霰弹立刻就把最前面的穆斯林军,打倒了一大片,趁着他们慌乱的间隙,清军又用火绳枪,痛击他们一轮。


但是和穆斯林军不同的是,清军不会再使用火绳枪,而是改用弓箭,在这么近的距离上,由于射速的差距,一把弓的效能和七八支火绳枪是差不多的,所以在近战中,虽然穆斯林有人数优势,但是在火力上,清军反而占了上风。


很快穆斯林军的冲锋就被遏制,在丢下了一大堆尸体以后,开始后撤,而兆惠则趁机发动了反冲锋,在追击了对方几百米以后,才退回营地。


这天清军大胜,歼敌上千人,打的小和卓霍集占,完全没了脾气,那么小和卓连续4天的火力战,到底取得了什么战果呢?不好意思,清军只是伤亡了几十个人。


但是这场战役,虽然获得了胜利,却加深了清军长期以来的一个错误认知,就是火器的作用是有限的,而且不能在战场上起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我们再来看看,乾隆之所以不把英国使者马嘎尔尼带来的火炮当成一回事,就是因为清军一再的打败那些以火器为主的军队,无论是之前的明军,后来的蒙古准噶尔部,还是现在的大小和卓的穆斯林军,没人不是清军的手下败将,也没有人展现出,火器究竟在哪一点,比清军现在的武器更好。


西方画家所绘制的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的漫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清代的人并不是愚蠢,他们只是运气不好,错误的总结了他们的成功经验而已。


因为恰好到乾隆这个时候,火器的发展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一直都是非常缓慢的,有两个原因,水力和蒸汽动力带动的自动加工机械,还没有被普及或者诞生,机械加工的精度,误差非常大。


所以当时手工制造的枪管,和同样手工制造的枪弹之间,是配合不好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枪弹造的小于枪管,因此,每支枪都是漏气的,威力自然就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而为了解决漏气问题,就必须在弹丸和枪管之间,塞入纸或者稻草之类东西,这样又容易导致枪管每次射完以后,会有一些没有燃烧干净的引火物,当下次倒入火药的时候,会直接引燃火药,经常引发事故。


其次是,这个时候化学还没有诞生,法国的著名科学家拉瓦锡在巴黎,也才刚刚搞清楚氧气和燃素之间的区别。


所以,这个时候的火药配方,都是自己凭经验,瞎蒙的,在里面打上一个鸡蛋,加点料酒或者撒点儿藏红花,是大家都在干的蠢事,这样的火药威力,自然也就可想而知。


而且当时的火炮,只有实心弹和榴霰弹两种,实心弹拿来轰城墙还有点作用,可是如果拿来打运动中的部队,基本就要靠撞大运了,至于榴霰弹,射程太近,面对快速冲过来的敌军,只有发射一次的机会。


所以乾隆和清军的将领们,不重视火器,自然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是世事就这么悲催,当清朝打完了所有的重要战役,进入了和平时期的时候,工业革命爆发了,瓦特在乾隆末年发明了蒸汽机,拉瓦锡也在差不多的时候,搞清楚了化学的基本原理。


于是枪炮的质量,立刻又有了质的飞跃,可是清朝人却在这个时候,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印象,等到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彻底明白过来以后,已经被甩开100年了,直到今天,我们都还没有完全追上这段差距。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清朝人会犯这样的错,在海湾战争爆发以前,整个中国的上上下下,不都是认为,人海战术,全民游击战,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吗?究竟当时又有几个人,把西方的先进武器当成一回事呢?


局座不是在中央电视台里,一再信心满满的告诉我们,美军会在伊拉克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最终必送命吗?


为什么我们曾经也会有这样愚蠢的想法呢?那不就是因为共产党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蒋介石,打赢了抗美援朝,又帮助越南人打跑了先进的美帝,所以自然而然就会得出一个结论,武器只是一个坑,人民战争才是王道。 


所以,历史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

……


兆惠虽然打退了小和卓的全面进攻,可是他现在又面临了新的危机,他在营地里,挖出的水井不够所有的人喝,而要去河边去取水,要穿过穆斯林军的火力封锁线,实在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


不仅仅水的事情让他头痛,粮食的事情也让他头痛,他只有一个来月的军粮,而看现在这个架势,他被敌人围困,肯定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至于突围,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也没有三头六臂,三千人对两万多,任何的轻举妄动,都是自取灭亡。


唯一的对策就是固守待援,他现在已经派人送消息到离他最近的阿克苏,不过等消息再传到北京,即使是600里加急,至少也要一个半月的时间。


因为阿克苏到北京有将近3600公里的距离,比广州到哈尔滨还远,然后北京再发命令给巴里坤,派援军又需要一个月,援军赶到还需要一个多月,这多出来的三个月吃什么?让兆惠几乎都愁白了头……


损兵折将,未能攻下兆惠的营地,让小和卓霍集占很气馁,只好改弦易张,选择长期围困。


不过当他从俘虏口中,听说了兆惠曾经孤军被围,最后竟然反败为胜的故事以后,开始有点惴惴不安,生怕被这个家伙再次翻盘。


于是,他就开始琢磨,有没有尽快消灭对方的办法,这天,他又来到了河边,隔着河观察远处清军的营垒,看着滔滔的河水,他忽然灵机一动……


兆惠实在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应对眼前的窘境,于是就把额敏和卓和霍集斯请来一起商量,让两个当地人出出主意,看看有没有什么对策。


他刚把情况一说完,霍集斯立刻哈哈大笑,说:“我能给你提供一个月的粮食,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有两个月的粮食。”


这话把兆惠说得一头雾水,完全摸不着头脑,可是额敏和卓却恍然大悟,似乎明白了霍集斯在说什么。


看见兆惠一副云里雾里的样子,于是额敏和卓就给他解释说:“南疆和内地不同,贵族向农民收税,是没有一个固定额度的,收多收少,全看心情。”


“所以农民每年都会把一部分必需的口粮,预先埋了起来,防止被贵族收走,时间久了,双方都心知肚明,一般贵族如果觉得收少了,就会去挖一两处,如果觉得差不多,也就算了。”


“而农民埋东西,最喜欢埋在林子里头,这样挖坑的时候,不容易被别人发现,而我们所在的这个林子里,肯定有不少农民埋藏的粮食,能挖出多少,就要看运气了。”


兆惠听罢,喜出望外,立刻发动全军,在额敏和卓和霍集斯的指点下,在林子里东挖西刨,居然找到了上百处粮食,少则一两担,多则七八担甚至十几担,看来应付一两个月,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


就在兆惠满心欢喜的时候,忽然有侦察兵来报,穆斯林军正在河的上游筑坝,兆惠一听,脸立刻变得煞白……


再说兆惠率军南下以后,乾隆看到传回来的奏章,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很满意,觉得兆惠终于完全按照他的意图在行动,没有婆婆妈妈的和他讨价还价了。


可是再看一遍,他又忽然有点担心,兆惠南下才4000多人,这也太少了一点吧,是不是自己催的太急了一点?


乾隆不由得深思起来,越想越不安,他开始担心,自己之前会不会过分乐观了?是不是已经捅了一个大娄子了呢?万一兆惠真有一个三长两短,大小和卓完全有可能在南疆翻盘!


乾隆忽然感到后背有点发凉,冷汗直冒,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于是他马上提笔写信,给兆惠之前在伊犁的副手富德,让他立刻率兵南下,前往乌鲁木齐,相机待命。


信送出去了两天以后,乾隆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于是他又给富德写了一封信,让他可以自行判断局势,决定是否南下。

……


小和卓霍集占的水坝完工了,现在水位已经蓄得相当高了,小和卓霍集占站在坝顶上,最后欣赏了一下清军的营地,然后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他相信这一次不会再有什么意外了,这可是大自然的力量,是无可抗衡的。


他走下了水坝,从手下接过了火把,亲自点燃了导火索,心中暗想:“中原人,你们在南疆的冒险结束了,最后的胜利者,只能是我!”


一声轰响之后,水坝被炸出了一个缺口,涛涛的洪水涌向了清军的营地,这一次,真的一切都结束了吗?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如果觉得本文可读,请分享到朋友圈,谢谢大家。


晚清沧海事(上卷)


晚清沧海事 1:序,一个流传已久的谎言

晚清沧海事 2:各种洋鬼子们

晚清沧海事 3:耶和华和他的儿子们

晚清沧海事 4(上):心在麦加的中国人

晚清沧海事 4(下):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晚清沧海事(漫画彩蛋版一)

晚清沧海事 5(上):爱国者

晚清沧海事 5(下):那些年,那些事,那些被掩盖的真相!

晚清沧海事 6:潜伏,一个大阴谋是怎样炼成的?

晚清沧海事 7:一个改变历史走向的抉择

晚清沧海事 8:最后的满洲武士

晚清沧海事 9:富贵险中求,不拿命来换!

晚清沧海事 10:山雨欲来风满楼

晚清沧海事 11:西北大叛乱

晚清沧海事 12:大英雄

晚清沧海事 13:长壕之战

晚清沧海事 14:交口之战

晚清沧海事 15:甘宁叛乱

晚清沧海事 16:一个高干子弟,是怎样搞砸西北平叛的?!

晚清沧海事 17:西北崩盘

晚清沧海事 18:四面楚歌(上)

晚清沧海事 19:四面楚歌(下)

晚清沧海事 20:至暗时刻

晚清沧海事 21:乱世奇才

晚清沧海事 22:国士无双

晚清沧海事 23:大河九曲

晚清沧海事 24:小强之死

晚清沧海事 25:曾参杀人

晚清沧海事 26:两杆大烟枪(上)

晚清沧海事 27 :两杆大烟枪(下)

晚清沧海事 28 :蝴蝶效应

晚清沧海事 29:西北偏北

晚清沧海事 30:总得有人站出来!

晚清沧海事 31:艰难时刻

晚清沧海事 32:太阳照常升起

晚清沧海事 33:命运之神

晚清沧海事 34:历史的记忆

晚清沧海事 35:洮河血渡

晚清沧海事 36:兵伐古道

晚清沧海事 37:冰髅血沙

晚清沧海事 38:历史的轮回

晚清沧海事 39:鏖战河湟

晚清沧海事 40:霜血铁衣

晚清沧海事 41:二桃杀三士

晚清沧海事 42:战河西定关内,破教宦安穆民

晚清沧海事 后记一:史文献证明,同治事变是一小撮极端穆斯林挑起的!




晚清沧海事(下卷)


晚清沧海事 1:搞乱新疆的那个谎言,究竟说了些什么?

晚清沧海事 2:神棍,骗子和香妃

晚清沧海事 3:伟大的诗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为什么非杀不可?

晚清沧海事 4:为什么极少数的伊斯兰教精英,容易走向极端?

晚清沧海事 5:征服新疆(一)千里奇袭

晚清沧海事 6:征服新疆(二)孤胆英雄

    晚清沧海事 7:征服新疆(三)成事在天

    晚清沧海事 8:征服新疆(四)谋事在人

    晚清沧海事 9:征服新疆(五)纵虎归山

    晚清沧海事 10:征服新疆(六)魔高一尺

    晚清沧海事 11(上):征服新疆(七)道高一丈


·END·

灼识新维度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维度

带来全新观点,全新认知升级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 / 广告 /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及购买灼识熔接机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