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Nature!DNBSEQ平台助力绿色农业:更少的氮肥,也有望达到相同水稻产量!
全球粮食产量自上世纪60年代初起持续增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截至2018年末,以小麦、水稻、玉米计的全球粮食年总产量达26.6亿吨,是1961年的3.6倍。然而在全球耕地面积仅增加15.5%的条件下,粮食不断增产的主要推动力是化肥的大量施用,其中绝大部分是氮肥。
2018年我国年化肥用量超过全世界化肥总消耗量的33%,氮肥利用效率只有30%左右,不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半。推动水稻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矮秆育种,使之在大量施用化肥情况下,植株不会过高而造成倒伏,从而获得较高产量。化肥的过量施用,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且长期高肥下的育种导致一些重要基因资源的丢失,以致主栽水稻品种肥料利用效率普遍较低。对于未来的可持续农业而言,提高作物的氮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针对上述问题,2021年1月7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储成才团队在Nature发表题为“Genomic basis of geographical adaptation to soil nitrogen in rice”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氮素调控水稻分蘖发育过程的分子基础,使得在水稻生产中,使用更少的化肥,也能达到相同的产量成为可能。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中的转录组测序是基于DNBSEQ平台,并用华大自主研发的Dr. Tom多组学数据挖掘系统交付。
研究团队对过去100年间收集于全球不同地理区域52个国家(地区)的110份早期水稻农家种进行了全面的农艺性状鉴定,发现不同氮肥条件下,在众多农艺性状中,水稻分蘖(分枝)氮响应能力与氮肥利用效率变异间存在高度关联。研究组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鉴定到一个水稻氮高效基因OsTCP19,其作为转录因子调控水稻分蘖。
进一步研究发现,OsTCP19上游调控区一小段核酸片段(29-bp)的缺失与否是不同水稻品种分蘖氮响应差异的主要原因。氮高效品种OsTCP19调控区缺失该29-bp核酸序列,氮响应负调控因子LBD蛋白可以高效结合在该位点附近并抑制OsTCP19转录表达。进一步基于DNBSEQ平台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发现,OsTCP19作为转录因子抑制分蘖促进基因DLT的表达,进而实现对水稻分蘖发育的调控。这项研究成果揭示了氮素调控水稻分蘖发育过程的分子基础。
这一关键氮高效基因的鉴定依赖于一个多样性的“农家种”水稻群体资源。这些农家种是在现代高产水稻品种推广之前,也就是氮肥大量施用之前,世界各地农家种植的本地品种。世界各地气候土质的巨大差异造就了农家品种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人员通过对水稻种子库中这些“古早”的水稻品种进行基因遗传分析,最终定位了基因组上这一关键变异。有意思的是,通过对世界水稻种植区土壤氮含量数据分析,研究团队发现,土壤越贫瘠的地方,OsTCP19氮高效变异越常见,并随着土壤氮含量的增加,氮高效类型品种逐步减少,而我国现代水稻品种中这一氮高效变异几乎全部丢失。将这一氮高效变异重新引入现代水稻品种,在氮素减少的条件下,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可提高20-30%,也就是说,在水稻生产中,使用更少的化肥,也能达到相同产量。
图1 OsTCP19-H在低氮和中氮下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a, OsTCP19-H基因型频率与土壤含氮量呈显著负相关;b,越光和含OsTCP19-H基因型近等基因系的田间表现;c-d,越光和近等基因系在低氮和中氮大田条件下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除了氮肥施用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氮肥生产本身也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统计表明,生产1吨氮肥需2.8吨优质煤及1600度电能,造成2.5 吨碳排放。我国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农业领域的节能减排,特别是减少化肥的施用至关重要,本项成果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刘永强博士和汪鸿儒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储成才研究员和胡斌青年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华大DNBSEQ平台近年来已助力多篇作物成果荣登顶级期刊CNS的主刊,以下做简单回顾:
Science 封面:揭示水稻赤霉素在氮素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文章标题:Enhanced sustainable green revolution yield via nitrogen-responsive chromatin modulation in rice
发表时间:2020年2月
发表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牛津大学等
Nature:解析作物生长、氮素利用相关GRF4-DELLA的平衡调控机制
文章标题:Modulating plant growth-metabolism coordination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发表时间:2018年8月
发表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牛津大学等
华大DNBSEQ转录组测序产品,拥有自主平台的独特优势 —— 准确度和敏感度高、Dup率超低、无index hopping担忧。加之Dr. Tom多组学数据挖掘系统,一次测序即可获得mRNA、lncRNA、circRNA及关联数据分析结果,0基础也能轻松完成生信分析,深度解决科研用户个性化分析的痛点!从建库、测序到分析全方位优势,华大为您带来可信赖的高质量RNA测序服务!
更多服务详情欢迎咨询当地销售。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03091-w
近期热文
年终盘点 | 30篇动植物基因组文章发表后,这些高分经验总结别再错过!
登完Nature,又上Science封面,科研界也有神仙“CP”!
“华大科技服务”服务号已开通,下方扫码即可关注~
科技君将持续为您提供精彩内容
如有问题,欢迎后台留言~~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华大转录组测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