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垮骆驼的不是稻草
谁压垮了骆驼?
安阳 郭山
作者声明:本文欢迎个人转载。因大量公众号涉嫌抄袭本公号部分文章,本文拒绝各类公众号违规转载,尤其是隐去作者姓名,文章来源的转发。谢谢。
(一)又见骆驼行凶
2017年11月12日下午,湖南再爆弑师案。
网易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7/1113/15/D34PIEH90001899N.html
http://news.163.com/17/1114/01/D35RS3KR000187VI.html
一声叹息。
天地君亲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弑师,不仅是刑事案件,也是人伦悲剧。
弑师,不但是教育悲剧,更是社会悲剧。
网络时代,人们的关注焦点常常转移。
相比于大洋彼岸赌城的惊天qiang击案,此岸的小案件显得微不足道。
几天的愤怒、震惊、咒骂后,必然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毕竟,世界这么大,从来不缺乏新的热点来刺激眼球。
毕竟,死者很普通,普通到似乎未曾在世界上存在过。
时间照旧流逝,街市依然太平。
只是,
一位少年从学子沦陷为囚犯,一个高三女生失去了父亲;一位身罹癌症的母亲失去了丈夫;几十个少年目睹了一幕人间惨剧。
不知道,他们将如何化解这疼痛,不知道,他们将怎么回报这世界。
我猜,这答案也许不会是宽恕和原谅。
我想,这答案可能是传说中的“负能量”。
这样的未来让人艰于呼吸视听。
要压垮师生关系,究竟需要多少根稻草?
要让骆驼被压垮,到底该不该责备稻草?
小概率事件的偶然,背后常有大概率的必然。
(二)行凶骆驼的不完全画像
历史的悲剧常有惊人的相似。弑师案不是第一例,可能也不会是最后一例。
情感的宣泄固然必须,但冷静客观的理性分析更具价值。
分析样本是极有价值的,样本中间有答案;回顾细节是极有意义的,魔鬼蕴藏于细节之中。
查找原因背后的原因,不仅是为告慰死者,也是为警醒生者。
将此案和近几年的相似案件对比归类分析,也许能梳理出一些端倪。
案例 | 湖南沅江案 | 湖南邵东案 | 江西临川案 | 山西朔州案 |
时间 | 2017年11月 | 2015年12月 | 2013年9月 | 2008年10月 |
所在地区 | 县级市 | 县 | 县级市 | 地级市 |
所在学校 | 县级中学 | 民办中学 | 临川某中学 | 民办中学 |
死者年龄身份 | 鲍某,男,47岁,班主任,该校优秀教师,深受学生好评。 | 腾某,男,49岁,班主任,尽心负责,学生称呼他为“腾妈妈”。 | 孙某,32岁,班主任,敬业爱生,辅导化学奥赛省一等奖。 | 郝某,年仅23岁,刚入职一月的优秀年轻老师,班主任。 |
凶手年龄年级 | 罗某(化名),16岁,高三学生,学习成绩班级第一名,年级前十名。 | 刘某(化名),18岁,高三学生,学习成绩从优秀到突然下降。 | 雷某,未满18岁。高三学生,成绩一般。 | 李某,16岁,高一学生,成绩很差。 |
凶手家庭情况 | 村镇开诊所,条件尚可。罗某生活非常节俭。 | 父亲长期在外打工,母照料刘某读书。 | 父在外打工,母陪读,案发前雷某一人居住。 | 父工头,父母经常吵架。 |
案件直接起因 | 班主任让大家看励志视频,要求同学们写完读后感再放假,罗某想外出买东西,坚持不写,两人因此发生争执。在鲍某给罗某家长打电话的瞬间,罗某从背后行凶。 | 因刘某成绩直线下降,班主任腾某约谈刘某母亲,在刘某母亲刚进办公室时,刘某当着母亲的面,掏刀刺向老师。 | 雷某上课玩手机,被孙老师没收,并要求其叫家长;次日上午雷某为此向校长反映;临近中午,雷某进入教室办公室将批改作业的孙某杀害。 | 开学仅一个月,晚自习期间,李某在教室吸烟,郝某制止李某吸烟。李某在教室直接拿出准备好的弹簧刀当众行凶。 |
部分值得注意的细节 | 该校高三每月休息一次,放两天假;每周日下午3:50-6:50放三小时的假。 罗某长期携带刀具,在一次语文课上用刀刻字。 罗某与受害老师的女儿同班,行凶后回班对她说:“我把你爸杀了”,然后再次返回办公室补刀。 | 刘某长期阅读玄幻小说,觉得班主任妨碍自己看小说。“杀他的念头越来越多地冒出来”;“我从来没把他的命放在心上”,“我不认识腾老师的家人,为什么要感到抱歉?”“你不要按住我的收,我要玩手机”。 | 死者女儿9月大; 死者仅30岁出头,头发已经花白; 罗某长期在校园违规使用手机,并多次因手机问题和多名老师起过冲突。 | 李某一本“死亡笔记”,记录了自己的想法:“我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不光是老师,父母也不尊重我,同学也是”“我的心灵渐渐扭曲,我采取了这种最极端的方法,不会后悔。”“我恨老师,学校,社会。” |
以上信息摘录自新华社、新浪网、网易、凤凰等公开报道,如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减。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分析:
不完整归纳的非科学模拟画像:不发达地区,封闭式县级中学,高三,男生,住校生或独自租房居住,来自于城乡结合部或留守家庭,父母关系不和睦,亲子沟通障碍,手机、游戏或网络小说依赖症患者,相对沉默寡言,缺乏朋友圈交际。
1、从发生地区和学校分析:
案件均发生于内地县城或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经济欠发达,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生存和升学竞争激烈,是所谓“县中模式”的重灾区。其中两所是市县级中学,两所是当地口碑较好民办中学。尽管四所学校性质不同,但都具备几点共性:办学规模较大;集中封闭式管理;学生大多住宿;学生时间、纪律和身体管理比较严格。
思考:集中封闭的教学模式,对于规范学生行为和减少管理成本来说有其合理之处,是目前大多数市县级中学的普遍选择。但封闭管理中蕴含的管理风险和师生摩擦风险,值得教育者探讨。
2、从案件双方身份分析:
四起案件的受害者均为男性、班主任。说明在师生矛盾中,学生和班主任的矛盾最尖锐最集中。这不难理解,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为频繁,承担的各种管理责任最繁琐,对学生的人身干预程度最深,来自学校、家庭、升学、排名的各种压力主要通过班主任传导给学生。当学生感到各种压力难以承受,精神濒临崩溃,产生各种非理性的极端行为时,往往直接发生和班主任的冲突。
思考:班主任承担的管理责任日益“无限化”,学习、排名、收费、安全、生活、纪律、卫生、就寝、人际关系……。客观上激化了师生摩擦的频率,也把教育管理的风险几乎全部加之于班主任肩膀。
四起案件的行凶者都是高中男生,三例是高三,一例是高一。与初中相比,高中学生的身体已基本成熟,但心智并未成熟,自我情绪控制能力仍有限。遇到外界压力时,初中生往往选择内向自我压制,而高中生由于自我意识增强,有很强的外向反弹倾向。尤其是高三,学习成绩的压力和焦虑激增,出现心理疾患和行为应激失控的概率相应提升。相对而言,受制于性别和角色定位,女生对教师采取暴力应激的可能性较小。
思考: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不良情绪和心理疾患的发生率同步上升。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情绪管控,建立不良情绪宣泄引导机制,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课题。由于当下基础教育心理教育的缺失,使一些学生的心理疾患未能及时发现,最终酿成恶性事件。
3、从案犯的家庭环境看:
几乎所有的暴力罪犯,背后都有一个不够和谐的原生家庭环境。四件案例中,学生的成长环境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不仅父母关系存在问题,且家长与孩子缺乏深度情感交流,甚至打骂就是基本的交流方式。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子女一生最深刻的规定性。缺乏温暖的家庭环境,是孩子产生暴力倾向的内在根源。
思考:社会有病,学校吃药,家长有病,老师遭殃。完整的教育包括家庭、学校、社会、自我四方面的合力。道理说起来都懂,可在教育实践中,绝大多数的家长不承认自己才是教育的第一推动力,不接受父母才是孩子问题的第一来源,常把所有的责任和负担都推给学校和老师。
4、从案件的直接诱因看:
压垮骆驼的可能不是稻草,也绝非是最后一根稻草,但研究最后一根稻草还是有意义的。四起案件的直接诱因,两起是因为学习成绩引起,两起和手机相关,三起和约谈家长相关,四起都和学生受到班主任的约束(均属于正当约束)有关,四起案件都和情绪管理失控有关。除朔州案外,其余三案在案发前,学生和班主任都发生过争执,应该都伴随着负面情绪的碰撞。
思考: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学习成绩一度较好的同学来说,最难堪的处罚可能不是体罚,可能不是停课,可能不是公开批评,而是“约谈家长”。对于大部分学生,在父母面前暴露出自己“不堪”的一面,与其说是纪律处分,不如说是一种人情的伤害。正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最恐惧“叫家长”,所以很多老师到常常祭出这把“杀手锏”。可叹的是,“杀手锏”不但能伤害对方,往往也会误伤自己。
思考: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应该是教师的重要职业技能。遗憾的是,大多数教师缺乏专业的心理技术培训,在工作中和学生产生摩擦时,往往无法管控自己的情绪,可能一句稍微尖锐的话,却激发了学生的强烈反弹。教师应具备四种管理情绪的能力:感知自己情绪的能力、控制疏导自己情绪的能力、感知学生情绪的能力、影响疏导学生情绪的能力。这其中以第四种能力最为难能可贵。
5、从案件细节看:
四起案件尽管都发生在瞬间,貌似很突然,其实都有不断的酝酿过程。从四则案件看,案犯具备以下共同的心理特征:长期不良情绪的集聚、缺乏宣泄和转移渠道、不良情绪已有明显外漏(已经有不少同学和老师注意到他们的不良情绪和危险状态)。可叹的是,在压垮骆驼的无数根稻草中,却屡屡欠缺危机干预机制。
思考:在以往的学校心理教育中,学校的关注点往往仅停留于心理咨询和疏导,采取的是坐诊咨询和授课疏导,缺乏对重度心理疾患学生的甄别、防范、矫正机制。这方面,班干部、班主任、心理老师、家长等都有责任防患于未燃,建立校园危险行为的多重防波堤。
(三)、不堪重负的骆驼
学生弑师案频发,尽管有深层次的社会、心理、人格根源,但毋庸置疑,过度恶性竞争导致的教育生态恶化难辞其咎。在以前的推送中,本人曾以“剧场效应”为喻对教育生态的恶化进行过完整分析,具体请参考本文末尾链接。
以下内容不针对上述案件的学校、老师、个人,指的是当下教育中的部分现象。请勿对号入座。
1、过度管控的成长。
毫无疑问,到学校受教育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约束和管控。但,这种管控和约束在当下的中国学校,是否已经太过分太过度了?
进入应试体制的传统学校,尤其是市县封闭式集中管理的学校,意味着全方位的人身管控,从作息时间、吃喝拉撒、上课姿势、水杯摆放、发型、服装、语言等方面无孔不入。管控的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所有精力投入应试,把可能影响学习的各种干扰降到最低。管控的理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这些管控不但种类日益增多,而且全部以数字量化的方式与班级考评挂钩。无数的管控自然增加了师生冲突的可能,尤其是当这些管控的方式也日趋简单粗暴时,因管控而产生的冲突几乎不可避免。
越来越多的管控导致学生只能以规定的方式存在,他们不但完全被剥夺了自由选择权,甚至也被剥夺了按自己方式提升自己学习成绩的可能。吊诡的是,教育者一方面豪无节制地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管制,另一面却又批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许多老师一方面禁止任何课外书在教室出现(这些所谓的课外书,其中不乏一些世界名著,甚至连作文素材也被一些老师列为“课外书”。),另一方面却又哀叹学生知识面越来越狭隘不爱读书。
管控本身有其合理的一面,但管控的前提是:征得被管控对象的认可和真心支持;为管控提供实现的充足服务空间。比如,你要管控学生的吃饭时间,就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便捷的就餐环境和全面的饮食选择;你要管控学生不践踏草坪,前提就应该是校园道路的设计科学通畅。指望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来实现管控的目的,不但异常困难,而且成本会高到不可思议。
尤其悲哀的是,教师自身也沦为被全面管控的对象,尤其班主任老师,他们的工作时间被无限延长,早已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和空间。当下教师的工作内容、方式也被限定为统一的标准,美其名曰为“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以公司化的业绩考核来约束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很难想象,如此被严格管控的班主任,能传递给学生的究竟是僵硬的统一指令,还是人性化的灵活沟通。
人人都被逼迫,然后把逼迫传递给学生。
悲剧的是,这种高强度的管控,不但管理成本日益攀升,管理风险日益失控,而且也未必能提升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学习能力。值得探讨的是,在中学校园,那些以管理而著称的学校,其教学成绩是否总是最好?当高中生在升入大学后,又是如何报复性放纵自己人生的呢?
教育者都懂得:真正的管控是自我管控,真正的成长是自我成长,真正的教育是自我选择,真正的人生是自我实现。当自我被无限制约束后,自我要么是内向压制,其后果就是自卑、自残甚至是自杀;要么是外向反弹,其后果就是破坏纪律,校园欺凌,甚至是违法犯罪。
2、单向度的人生。
人生应该丰富,教育应该多元。
社会的选择日益多元,而教育的选择仍日益逼仄。
学习、考试、读书,未必适合所有人。讲道理谁都明白,情绪上谁都不接受。
让别人家孩子去过丰富的人生吧,俺孩子要上重点高中考名牌大学;让别人家孩子多元发展吧,俺没钱没势没背景,孩子只能苦读苦熬苦拼上大学考公务员。
家长们这样想,孩子们未必能这么做。老师们这样想,孩子们未必肯这么干。
这个时代父母的教育焦虑愈演愈烈,食物链顶端的成功人士担心自己子女“富不过三代”;中产白领阶层担心自己子女跌入社会底层;而为生活奔波的普通民众在期盼子女能通过考试实现阶层的逆袭,摆脱父母一代人窘迫的生存焦虑。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不安全感,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朝不保夕。每个人都停不下来,奋斗,成功,学习,做强,做大,提升……,超过别人,超越自己……
大部分家长都对教育寄托了过分的期望。据某项调查:超过85%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班内成绩位于前十名;超过70%的高一家长希望孩子升入211以上高校。这不仅悲哀,而且荒诞。不可思议不可理喻。
为了孩子的未来,只能牺牲他们的现在。
可你牺牲了现在,却未必能赢得到未来。
奇怪,社会的物质不是比几十年前大大丰富了吗?社会提供就业创业机会不是更加丰富开放了吗?
可是,人的欲望膨胀的更快啊。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依然是现实。
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却早已松动。
教育作为承担阶层分化和阶层筛选的工具,早已经远远没有过去那么大的威力了。70后,80后的家长老师们不妨回忆一下自己所参加的同学会,当年班内的学霸是否现在依然是事业比拼中的佼佼者?当年的“学渣”是否现在依然是一事无成的loser?
恐怕未必。
考试成功未必就是成功,给成功更多一些定义,给教育更多的评价维度。
真正的成功是过自己想要而且能要的人生。
“爱别离”是佛家所说人生八苦之一。字面意思是喜欢的东西得不到,实际意思是想做的事做不成。
“怨憎会”也是佛说的八苦之一,字面意思是讨厌的东西无法摆脱,实际意思就是不想做的事情又必须要去做。
当下的教育,就是集中了这两大痛苦。当下的孩子,就是承担了这两大苦难。
不想考试,又必须考试;想做其他事情,又不让去做;或者是,愿意考试,但考试太繁重;想做一些事,又不知道该做什么事。
家长:你必须上大学,你只能上大学。
学校:我就只会考试,我只能搞应试。
悲剧的发生不可避免。
因为,总有不愿考试,不会考试的人。
3、应试教育错过了什么。
不可否认,应试是当下教育的核心所在。
应试不是错,错的是只搞应试,而且是很低级的那种应试。只有应试的教育不但不是好的教育,甚至也不是好的应试教育。为了更好的应试,不能只做应试这一件事。
因为,做好考试这件事,需要好多考试以外的条件支撑。
显然,很多事情,看似和考试无关,其实与考试息息相关。
只搞考试,是层次很低的应试。即便应试,也要搞高级的应试。
更何况,有些东西,本来就比应试的意义重要几个数量级。不把这些东西做好,应试也是得不到持续提升的应试。
比如:生命教育,价值教育,感恩教育,同伴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情绪教育,公民教育,体验活动。
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扩张生命的容量,透视生命的未来,实现生命的包容……,应该是教育始终如一的主旨。弑师案博得了更多的关注,其实是源于这种极端案件的稀缺性;而更可怕的则是中小学生的自杀案。就在湖南案件发生的当天,2017年11月12日,周日下午的四点(几乎是和湖南同一个时间点),在河南信阳固始某小区,发生痛心一幕。两位中学生,一个年仅11岁,一个年仅12岁,分别是固始某中学的学生,两人系小学同学,从某小区楼顶坠落。留有遗书,内容是压力大,作业太多。每一次教师生命被伤害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十倍、几十倍、几百倍的学生对自己生命的自我戕害。一个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学生,恐怕也难以做好应试这件事,一个懂得了珍爱生命的学生,会更懂得认真学习的意义。懂得了珍惜自己的生命,也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再发生校园暴力冲突的可能性,是否会有所减少呢?
价值教育不能忽略。价值,就是因为坚信而愿意追求并自觉捍卫的一种抽象,它本来就是形而上的精神范畴,本来就应该功利主义的对立面。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一种价值,为人类和平而学习也是一种价值,为公平正义而思考当然更是价值。学校,本来就应该是一种反功利主义的场所;读书,本来就该多少具有象牙塔的理想主义色彩;学习,本来,就应该向一切经典崇高的价值致敬。然而,今天的校园,教育者和家长们唯功利主义是求,唯成功主义取向,分数排名成为当下校园的唯一正确性。一所学校等=升学率高的学校;严格管理出成绩的老师=好老师。很难想象,浸透在这样的恶俗成长环境下,学生的精神领域能滋生出多少真善美。你给他们吞下狼性的毒草,还指望他们生长出骆驼的憨厚,这必然是南辕北辙的异想天开。种下跳蚤的人们,收获的不会是龙种,生长出来的只能是大批魔鬼。我想,那些懂得思考人生意义的学生,也会把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付之一笑。
感恩教育需要行动。这些年,不少学校倡导感恩教育,一些学校还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感恩,本来很朴素的情感,回报,本来是很自然的本能。可在长期的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并不错,错的是卑劣的低级功利主义。)毒害中,在长期包办管控的人生中国,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未被真正唤醒,感恩教育流于说教,其效果也流于表面。
同伴教育应该拓荒。考量上述凶案,案犯几乎没有可以倾诉交流的好朋友;至于同学,尽管有同学已经发现他们有暴力行为的信号,却未曾从同伴的角度加以劝说制止;更没有学生向老师反馈这些信号。过来人都明白,中学时代的好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力是巨大的,班级里学生领袖的号召力也是巨大的,这种同学之间的健康交际圈一旦形成,能在极大程度上转移学生产生的负面情绪,也是维护校园安全,避免生生、师生冲突恶化的缓冲剂。可叹的是,由于时间管控过于精细,课业压力过于繁重,学生的朋友圈联系比以前松散多了,学生们之间的关系呈现高度离散的“原子化”状态。这种孤独成长的滋味并不好过,这种没有挚友(即便是狐朋狗友)的青春很危险。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研究员王玉凤研究结果显示:中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达到21.6%至32.0%。本文所引的四例恶性案件中,四位学生显然早就显现出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是精神问题。然而,由于家庭监管荒芜,同伴教育缺位,教师又将精力关注在他们成绩的起伏上,最终能够化解的心理疾患终于恶化为暴力人伦惨剧。不能不提醒教育者,尤其是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和心理专制老师,如何甄别学生中的严重心理疾患病人,防范恶性的人身伤害。
体验教育不可或缺。谈到教育,就是学校,谈到学习,就是知识学习。其实,学校远远不是教育的唯一场所,学习知识教育的一种形式。将角色体验引入学校教育,可能是矫正当下教育弊端的重要手段。比如,让学生体验一天囚犯的生活,一天教师的生活,一天工人的生活,他也许会更理解教师,更理解法律,更理解父母,反过来可能会更珍惜自己学生的身份和学习的机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还有学生学军、学农活动,还有半工半读的半日制学校。可是现在,学生别说参加社会实践了,连传统的郊游都被屡屡叫停,理由是不安全。更有甚者,有的学校甚至取消运动会、歌咏比赛、元旦晚会、体育课。试问,没有任何体验活动的校园,学生的负面情绪如何转移,如何宣泄?
至于法制教育、公民教育,都是老生常谈;情绪管控前文已经提及。在此,均不再赘述。毕竟,这篇文章的篇幅已经够长了。
4、负责任的好老师
遗憾的是,本文涉及的四起凶案,受害老师都是负责任的好老师。吊诡的是,在学校和学生发生冲突的老师,往往是大多数学生、家长、同事、领导心目中的优秀老师。因为优秀,他们负责,因为负责,他们严格要求,结果反而激化了和学生的矛盾,结果反而受到来自学生的伤害。
能不让人心寒吗?能不让人愤慨吗?
老师一腔热血,换来的却是学生的屠刀相向。
老师无私付出,得到的却是学生的暴力伤害。
这是怎样一种悲剧!这是怎样的一种绝望!
难怪有不少老师纷纷表示:感谢学生多年的不杀之恩!
难怪有不少老师纷纷
曾经有这么一位家长给我发来短信:“老师,请严格要求我的孩子,您对他越苛刻,我们越高兴,我们无条件支持您的举措。您对他要求的再苛刻我绝对不会怪老师只会感谢。”
收到短信,不由哭笑不得。只得尴尬的回复:贵家长,我会严格要求,但不会苛刻对待。请您放心。
受伤害的往往是负责任的好老师,问题出在哪儿?
答案很简单。
我不光要你为我好,我还要你对我好。
我不光要你目的对,我还要你有技巧。
我不光要你成绩高,我还要你套路高。
这是考验教师职业智慧的重要时刻,也是从“好老师”迈向“卓越老师”的重要分水岭。大部分老师,穷其一生,也没能跨出这关键一步。
这一步,需要自我反思,需要不断倾听,需要终身学习。
悲催的时代和逼仄的校园,逼迫着教师不断升级自己的生存技能。
这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自我保护。
5、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家长。
养而不育。包办代替。
问题学生的背后是问题家长。
世界上有一种职业,不需要培训就能上岗,那就是父母。
世界上有一种工作,不需要学习就能上班,那就是家长。
世界上有一种产品,只能消费且不能退货,那就是亲人。
家庭,即是孩子杨帆的起点,又是孩子回归的终点,更是孩子歇脚的港湾。
港湾,就是可以避风,可以加油,可以娱乐,可以休憩的地方。
留守学生是一种,亲情的疏离,沟通的障碍,使家有名无实。
城市学生是一种,过高的期望,过多的关注,使家如同枷锁。
如果家庭不能吸收孩子的负面情绪,反而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精神压力。
那时,骆驼也会行凶。
6、动荡的青春。
谁不曾经过动荡的中学岁月?
谁不曾有过暴虐的少年时光?
在那奇特、珍贵、崇高,同时也疯狂、郁闷、沮丧的六年里,无数的狂风暴雨在灵魂中激荡,无数的念头在头脑中碰撞、裂变、聚变。有时候伟岸崇高到一尘不染,有时却卑鄙下流到无法直视;有时候要拯救世界维护和平,有时候又得过且过随波逐流;有时候正义爆棚,有时候却自私透顶。
套用狄更斯的话:这是最好的时光,又是最糟的年代。光明与黑暗,沉静与喧嚣,时刻在少年的情绪中碰撞。
时刻动荡不安,时刻易走极端。
外表可能沉静如水,内心其实早已天崩地裂。
可是,很多成人对此却视而不见。好似成人从来未曾经过青春。
扪心自问,每个人的青春岁月,是否都曾经一度有过可怕的想法?
王朔在一篇小说里说过:打架,最可怕的不是碰见经验丰富的街头霸王,而往往是那些没经历过打架的“半吊子”初高中学生,他们出手没有轻重,不计后果。往往更容易造成悲剧性局面。
青春是极端危险的。
可能是不惜代价的奋斗,也可能是不计后果的崩溃。
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可能是激发成长的猛药,也可能是引发爆炸的火药。
尤其,被无限管控的青春,更为易碎。
有的时候,保持距离恰恰是最好的教育。
有的时候,视而不见比事必躬亲更有效。
小心,青春容易脱缰。
(四)骆驼,不是被稻草压垮的
从前,有一只小骆驼,在草原上愉快的溜达,饿了啃青草,渴了饮溪水。
有一天,来了几只老骆驼,他们给小骆驼带上镣铐,牵到一个叫“骆驼学校”的地方,让它背无数的骆驼课本,写无数的骆驼作业,有时候还让他熬夜,告诉它这样做是为了它好,所有的骆驼都应该这样活,只要努力,将来它就可以进入一个叫“985骆驼大学”的地方。
小骆驼不再能自由奔跑,因为那样不安全。
小骆驼不再能啃食稻草,因为那样不卫生。
小骆驼不堪忍受,终于找机会逃离了骆驼学校。
可是,长期的折磨禁锢下,它又瘦又小,软弱无力,标志性的驼峰也萎缩了。
于是,它被命名为一个新的亚种:羊驼。
(五)题外:救治两只受伤的骆驼
两个月前,笔者所在学校的一位高三女生,在上学路上不幸遭遇车祸,颅骨骨折。幸亏年轻,经过多次手术,从深度昏迷到有了一些轻度知觉,可视神经仍被血肿压迫,视力仍未恢复,从上海订制的两片合金颅骨仍需要多次手术植入。
手术费已创下天文数字。
肇事者只是垫付了一小部分费用就推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执意要等治疗结束才肯理赔。可肇事车辆上的所有保险理赔金额上限也只是40万。
当下的治疗费早已突破了这一数字,后续康复费用更是难以想象。
祸不单行。
女孩有个弟弟上初二。
罹患癌症,正在北京化疗。
家中早已兵荒马乱,房子早已变现。
父母一人照料一个孩子,早已陷入崩溃之中。
这不是故事,这是身边的灾难。
本人以人格担保以上全部事实。
本文打赏将全部捐献给女孩姐弟俩。
随后将公布具体数额和捐款收据和证据。
欢迎转发。
愿天下平安,人人安康。
愿每个生命都被温柔照看。
祝每个灵魂都能安然入眠。
我的其他文章,请关注: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