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种饮料已致多人猝死?很多人对此毫不知情…

关心你的 健康襄阳 2020-02-21


下午犯困或是熬夜加班

不少人都会饮用功能饮料

不仅解渴,还能提神醒脑



但最近
网上有文章称
功能饮料在国外已开始禁止
且多人因它猝死



14岁女孩为了给复习提神,喝下了两罐超市里、便利店里随处可见的功能饮料,随后突然倒地抽搐,出现心血管功能紊乱症状。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
近几年来
美国发生了好几起
消费者饮用能量饮料
死亡的案例
也有一些喝进医院的情况

事实真的如此可怕吗?
以后功能饮料还能不能喝?
赶紧来看


功能饮料是指哪类饮料?


功能饮料,就是指那些通过调整饮料中各种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饮料。


目前,广义的功能饮料主要包括运动饮料、能量饮料以及其他保健作用的饮料三大类。



一般功能饮料的主要作用是抗疲劳和补充能量


现在,功能饮料也越来越多受到我国年轻人欢迎,我国也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消费大国。



根据国际运动营养学会对能量饮料的定义:能量饮料是指成分除了水、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蔗糖、麦芽糊精等)、维生素、矿物质等一般营养素以外,还包括其他特殊物质(常见的有咖啡因、牛磺酸、氨基酸、瓜拉那、葡萄糖醛酸内酯、肌糖、烟酸、泛醇、人参、银杏萃取液等)的一种饮料。


为什么喝功能饮料会出现不适?



医生表示:功能饮料中含有牛磺酸和咖啡因,这些成分是提高人们的注意力和反应力的主要有效成分。


每天适量的咖啡因可以提神醒脑、振奋精神。根据推荐摄入量,咖啡因每天的安全摄入量不得超过300毫克


如果摄入太多,反而容易导致咖啡因中毒,引起失眠、头痛、易怒、暴躁、肠胃不适、心悸和肌肉颤动等不适症状,严重的话甚至威胁生命。



我们平时喝一罐功能饮料,一般来说达不到引起咖啡因中毒的量,但如果每天都喝,或者一次喝得太多,就可能引起不适的症状。


另外,也不能说咖啡因是功能饮料带来威胁的唯一原因,除了咖啡因,一般的能量饮料中还含有很多其它的成分,据报道,对这些成分安全性的研究目前还不够。


功能饮料还能不能喝?


目前来看,虽然有一些负面案例,但大多都是过量饮用功能饮料而引起的。


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平时不要经常喝功能饮料,特殊时期每天最多喝一瓶如有不适应该尽快就医,避免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另外,16周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如果喝功能饮料,过量补充这些成分,反而会使孩子身体调节紊乱。


同理,孕妇、哺乳期妇女再加上对咖啡因敏感的人也尽量不要饮用。



很多功能饮料都会宣称自己各种各样的功能,这让很多人都以为它们很好、很有料。


但实际上,功能饮料是为了满足某些特殊人群的需要的,比如运动饮料、电解质饮料通常是为了给运动员和一些高体力劳动者及时补充能量和电解质的,普通人就没有必要喝;提神醒脑通常是给那些高强度工作的人们的,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完全没有必要。



如何科学系统地补水和补盐?


运动前补水


运动前检查机体水合状态,因为机体对补液需求存在个体差异。运动前补水
  • 在运动前至少4个小时,喝450~600毫升的水或运动饮料。
  • 在运动前10~15分钟,喝200~350毫升水。摄入适量的饮料、钠(盐)或点心有助于刺激机体对水的需求,使机体保持水分。
运动中补水
  • 运动低于1小时,每运动15~20分钟,喝100~200 毫升的水。
  • 运动超过1小时,每运动15~20分钟,喝100~200毫升运动饮料(含5%~8%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同时,每小时摄入量不超过1 升。
运动后补水
  • 对比运动前后体重和检查尿液颜色来估计体液流失情况。一般情况,运动后2小时内须及时补充水分。
  • 体重每降低500克,喝550~700毫升水或运动饮料。

襄小卫提醒
如果不是实在需要
还是尽量少喝或不喝功能饮料




来源:科普中国、百度百科、这里是咕咚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杰杰果果

责编:龚良杰

审核:刘明浩

点“在看”,小编工资涨5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