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岛•故事 | 不忘初心,迎难而上的杨村党支部书记
引言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的谋划,乡村兴旺离不开“人”的参与。在各方资源集中扎堆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的当下,乡村中分布在不同岗位、承担不同职责的“人”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乡村振兴的成败更与之相关、紧密相连。本期《乡村振兴》系列介绍的是一位基层干部,他是微山岛镇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殷昭祥。他在13年时顶着村情复杂、家人不理解不支持的压力下,临危受命,辞去工作,回村任职,坚持党建引领,带领村两委班子为老百姓干实事,把杨村打造成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殷书记采访视频
杨村是革命老村,曾是铁道游击队、微湖大队、运河支队等抗日武装的根据地,曾经是岛上的先进村。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杨村渐渐的落后了,产业项目几乎没有,2010年前后杨村一度陷入人心散、矛盾多、环境差的混乱局面,甚至成为了在全县能挂上号的后进村。
▲杨村历史名人故事
“一个村子好,关键要有好支部。”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成为当务之急。2013年6月,微山岛镇党委找到了时任微山岛轮渡公司副经理的殷昭祥。“当时,接过这个‘烫手山芋’,我也有些举棋不定,但我是革命后代,红色基因我要传承下去,红色精神我要发扬光大”,殷昭祥回忆说,他的父母都是老革命,父亲是抗战时期杨村第一个党小组组长,母亲是上世纪80年代杨村的党支部书记、“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获得者。“父亲母亲那一代人,脑袋别在裤腰上干革命,解放后带领群众搞生产。现在和平年代没那么艰苦了,但我也想为父老乡亲做点事,改变杨村面貌”。正是因为殷昭祥的这个“初心”,他顶着村情复杂、家人不理解不支持的压力,临危受命,辞去工作,回村任职!
殷昭祥带领杨村“两委”班子,把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作为立足点,不断调研走访、听取老干部老党员意见建议,落实党员划片定岗联户、设岗定责制度,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政策宣讲、环境整治、扶贫济困等活动,解决了党员队伍散、心不齐的难题。新建规范化党群服务中心,夯实了组织阵地。坚持“走好程序、守好规矩”,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通过“立约、传约、践约”,修订完善《杨村村规民约》,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意识。同时,党支部领导成立了“乡贤理事会”,在矛盾调处、敬老爱老、扶贫济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系列的举措,在短时间内使党员干部重新拧成了一股绳,党支部又重新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2016年6月杨村在乡建院的协助下成立了微山县第一家内置金融合作社—鑫缘旅游专业合作社,坚持“资金互助促发展、利息收入敬老人”的理念,截止2019年底共吸纳社员139人(其中乡贤社员57人,长者社员57人,其他社员25人),入股资金181万元,并累计为社员贷款85笔,累计贷款总额达700余万元;按照合作社章程规定,每年优先拿出收益的40%用于孝敬老人,为入社的长者社员分红,近几年累计分红近15万元。其中2019年每位老人获得现金分红1200元,大米一袋,食用油1桶。建立合作社之后不仅组织了群众,还利用合作社产生的经济效益服务了村民,建设了净水站,安装了路灯,并且弘扬了孝道文化、敬老文化。
▲杨村19年分红大会现场
▲领到分红的老人
盘活闲置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合作社还引导村民将闲置的房屋、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再打包对外招商经营。以“村集体+公司+农户”的独特发展模式,与深圳大舍小瓦公司合作,打造了“游红色渔乡、赏大湖风光、体验绿岛生态”微时代乡村体验空间项目。杨村共有闲置的房屋和宅基地100多余处,先期打包给深圳大舍小瓦公司经营微时代乡村体验空间项目等20多套,收益由村集体、公司、农户共享,实现村集体有产业,群众有收益,项目有发展的多方共赢。现在已经有村民从合作社贷款对自己的老房老院进行装修维护,自主运营民宿。杨村的特色民宿供不应求,备受游客青睐,2019年实现项目总收入300余万元,其中增加合作社收入约15万元,增加群众收入约15万元。
▲杨村航拍
红色是杨村不变的底色,绿色是杨村天然的资源。一个依托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打造的“红色乡村休闲旅游”模式已经初具模型。近几年杨村先后被评为“微山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项目村”“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被确定为“首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省级联系点”。革命老村焕然一新,村民收入持续增长,我们相信在杨村党支部一班人一心一意带领村民促发展,扎扎实实为村民办实事下,杨村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