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坛回顾 | 第56期 郝堂 · 乡村复兴讲坛

乡建院 乡建院
2024-08-29

新春伊始,信阳市平桥区中国乡建院郝堂村基地迎来了第56期乡村复兴讲坛。来自天津、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的县乡干部、企业带头人、合作社带头人、在校大学生等相聚郝堂村,共同探讨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

走进郝堂

初春的郝堂伴有一丝寒气,但不乏生机。别具风格的民居、夕阳红合作社、村庄图书馆、污水处理系统、街道上村民的小买卖、一个个农家乐、民宿、观音莲塘……初到郝堂的人们对这里充满好奇,乡建院在地同事朱腊梅带领大家走进郝堂,初步了解郝堂村。

郝堂夜话

乡建院战略委员会禹明善2009年起开始陪伴郝堂村的发展,他以协作者和操盘手的双向视角向与会人员介绍郝堂村与乡建院的渊源及郝堂村的发展历程及过程中的关键人、关键事和关键点。以郝堂的发展点出乡村发展过程中政府的统筹引领、村庄的自主能动性、外来协作者的专业指导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郝堂村乡村振兴实践

郝堂村原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胡静以当局者的角度分享郝堂村十余年前作为区试点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心路历程。在各级干部的关注支持下、村干部扎实努力下、社会组织的积极协助下,郝堂村通过改善村庄环境、内置金融组织村民、统筹村庄发展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乡村教育等举措,实现空心村到“网红村”的蝶变。

乡村建设的适用之道

乡建院副院长、适用建筑工作室主持设计师孙久强介绍组织乡村、建设乡村、经营乡村的系统性路径。他分享到,无论是建设乡村还是经营乡村,都要以组织乡村作为基础,乡建院以内置金融为基础的“一社四部”村社联合社体系是组织乡村的好方法。同时,建设乡村的工作方法和理念很重要,乡建院通常采用陪伴式工作方法建设乡村,过程中充分尊重在地传统文化和村民意愿,尊重本土生活模式,去旅游化、去景区化会有更意想不到的效果。

乡建院的十年探索

乡建院创始人李昌平介绍乡建院十年探索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乡建院经过十余年探索,总结出乡村发展需要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建村社主体性的乡村振兴——以内置金融为切入的村社主体性重建与自主综合发展,要理清村庄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庄社会组织的职能,完善各部分的架构,要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整合村庄资源的作用,以村庄的组织力提升主体性。

第二阶段:村社联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一二三四五的树林召模式探索。一个体系:村投公司+一社N部村社联合社体系,核心部门:信用、土地、房宅、购销;两个平台:线下平台(产权交易和统一购销)、线上平台(乡建院乡村壹家服务平台及未来村统一购销服务平台);三个突破:国土空间规划、集体经济发展权利、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四个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城乡融合、三治融合、四生融合;五个升级:产业升级、小镇和中心村升级、生态升级、服务和治理升级、科技智能化升级。

第三阶段:系统性解决方案的乡村振兴:组织乡村、规划与建设乡村、经营乡村、治理乡村。

第四阶段:联盟合作探索阶段:组团进入,产权运营和产业运营主体前置。

此次论坛的参会者中有一群来自灵宝市罗家村的干部(罗家村通过村集体领办合作社,以文化和信用为切入促进村庄综合发展,为村民提供信用合作、土地合作、生态种养殖、养老等综合性服务),他们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碰到一些具体问题,论坛结束后罗家村一行积极请乡建院把脉问诊,李昌平、禹明善等与罗家村干部共同梳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思路。

乡村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因而乡村振兴的切入点也具有多元性,乡建院郝堂乡村复兴讲坛将以不同的主题、视角持续开展,乡建院也将以自身十余年协作乡村工作的经验抛砖引玉,助力全国各地的乡村振兴。

图 / 乡建院

文 / 共同缔造工作室

编校 / 品牌策划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乡建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