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为什么不一定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
为小贩设计逃跑路线的建筑师,
可能误读了一些因果关系。
最近,跟踪小贩并为其设计逃跑路线的何志森火了。批评何志森这种思考方式的林现也火了。何志森在一席上的演讲,主张建筑系学生和设计师需要观察普通人的生活,并为其设计出“更为包容有人性的设计”。两天后,林现在《澎湃》上发文,指出“设计师对问题的简化很可能将空间矛盾掩盖”,并滥用了“反精英主义”等价值观。
何志森的演讲得到了许多建筑圈内和圈外人士的关注和赞誉。林现的文章则使得许多专业人士进行了反思和降温。但我认为,何志森的演讲以及其中所提倡的研究和实践模式,其实暴露出了当下建筑学科中一些更为基本的问题,何志森自己也不能幸免。这些问题可继续深入挖掘和批判。
传统的建筑教育是职业导向,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非常关注实践。课堂上的木片模型和“纸上谈兵”,可以指导建筑师对现实世界进行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造。建筑的这种实践属性,也常常使得学习建筑的人有着参与空间建设并以此改变世界的抱负。
然而建筑教育和行业有着一个很大的弊端,那便是对因果关系的误读。有些建筑师会认为:空间形态可以直接决定社会形态,即设计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于是,当他们看见一些“坏”的建筑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社会矛盾时,就开始探索并试图创造另外一种设计方式,以此改善人们的生活。有很多以建筑作为老本行、长期学习建筑并以此为职业的人,难免会或主动或不自觉地认为建筑和人们的生活之间存在着清晰可见的线性关系,仿佛空间形态通过一个箭头就指向了人们的生活状况。
然而真实的社会现象比这个箭头要复杂的多。建筑和人们的生活之间的联系,有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导致的。比方说,一个社会中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可能既决定了当地的空间形态,又决定了其社会形态。当地政府的一些政策偏好,可能会鼓励开发商大量建设某种形态的房屋,这些政策同时也会从经济结构和社会福利层面导致当地社会的一些问题。在这个例子中,社会问题和房屋形态很可能本无内在联系,两者之所以看起来有相关性,是因为它们都是由政府的政策偏好导致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师无论如何改善房屋形态,现有的社会问题都不会消失。
还有时候,房屋形态和政策因素确实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然而如果建筑的影响远远小于政策的影响的话,那么建筑师单方面在空间上的改造,可能无法真真正正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切实、可见的作用。诚然,建筑和空间形态在一些情况下确实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是建筑和生活之间看似联系紧密、实则是受到了混淆变量的影响的例子也有许多,在此就不一一阐述了。
何志森在演讲中表明: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有着“看不见的秩序”,即存在着因果关系,且设计师需要“去理解这个秩序,把它破译出来”。这个目标固然是好的,然而,学者们只有通过严谨的分析和客观的论证,才能真正了解社会现象中复杂的因果关系。想要解释小贩为何会选择其惯有的行走路线,就需要进行深度访谈等定性分析;想要确定街巷的宽窄对人群之间互信程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就需要控制性别、收入、年龄等因素后,对大样本做定量分析。探讨完一个案例之后,若想要确定其中的机制能否推广到其他地点、时间和人群,研究者就需要针对样本的代表性进行讨论。
然而,建筑师的职业培训本身并不包括对这些研究方法的探讨与学习。许多高校的建筑系尝试着让建筑这门学科更加“学术化”,并积极推广建筑和社会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让学生们认为建筑师的职责不仅仅只是“造房子”而已。可是,这些动作的结果往往也只是让建筑系的学者和学生们接触到了“城市化”、“空间正义”等社会前沿课题、并以此作为自己新的研究对象而已。建筑师们并没有因此掌握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式。建筑系最终拥有并推崇的,仍然是以方案输出为导向的“设计研究(Design Research)”。然而,仅仅将观察到的现象以分析图、地图或信息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研究不足以支撑因果推论。如果一个建筑师没有真正理解社会中各个因素是如何互相产生作用的话,他不应该坚定地认为其创造出来的设计可以如他所想的那样去改变人们的生活。
建筑教育往往给了学生、建筑师和建筑学者许多解决问题、改变世界的抱负,但这门学科并没有教会或鼓励他们去用严谨的、客观的方法来研究他们所关注的社会话题。当许多建筑师在探讨空间和其他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时,他们往往会误读了因果关系,并想当然地下了结论。(在中国,以建筑为主导的城市规划学科也会遇到相似的问题,这里暂不展开。)何志森在讲座中反复强调的“同理心”以及林现在其文章中反复质问的“反精英主意”等思想,其实正是当代建筑师的现世抱负的一种。这种抱负是一种新的思潮,且非常有感染力。其对大众、尤其是建筑系之外的人在情感层面的影响,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改变世界的方式。但是建筑师往往希望将这种抱负转化为设计,并希望自己的设计可以形成一个“媒介”,对现实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可是,一个建筑师如果真想要探讨城市、社会以及人们的生活这些话题,并希望能用设计来改变世界的话,就必须认识到因果关系的确定需要严谨、客观的实证研究,决不能想当然。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老师,由无数人组成的复杂社会是一门大课。学生们上课时不应该只凭直觉。
文:罗雨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