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启林堂丨昔日筚路蓝缕扶贫志,今朝百年航天大梦圆
看历史,我们要历史地看。
1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1995年4月7日 《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并发表题为《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社论。1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开展向孔繁森学习活动的通知。29日,江泽民发出号召:“孔繁森同志是我们全党的楷模。我们要像当年学习焦裕禄、学习雷锋一样,大力开展学习孔繁森同志事迹的活动。”
孔繁森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优秀领导干部中杰出代表。他有着非常坚定的党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数次放弃优越的环境和舒适的工作,主动到最艰苦的西藏高原工作。孔繁森对待同志像一盆火,他把爱人民作为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他把藏族老人看作自己的父母,随时随地给他们送去温暖,为了抚养两个藏族孤儿,他竟三次偷偷地去卖血。他随身带的那个小药箱,带去了一个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情和爱。孔繁森是个出名的大孝子,每逢元宵节,总要亲自用地排车拉着老母看花灯,在回内地办事的间隙,也不忘亲自为老母梳头、洗脚、洗衣服,可亲可敬。然而由于工作的需要,他却把自己最看重的孝道毫不保留地献给了西藏人民。孔繁森清正廉洁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尤其令人称道。作为一个地委书记,他的遗物竟只有8元六角钱和几个盛书籍、衣物的纸箱子。他的工资并不低,但他却把自己的工资都拿出去资助别人。孔繁森把自己的命运与西藏的兴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了阿里地区的经济发展,他呕心沥血,忙碌奔波,最后的绝笔仍是关于发展阿里地区经济的12条建议。
他把自己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西藏高原,献给了党的事业,他的精神已内化为共和国的集体记忆,成为一个民族的骄傲,他身上集中体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崇高人格,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动力。
2
胡锦涛与越共总书记农德孟在北京举行会谈
2003年4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与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农德孟举行会谈。双方在亲切、友好、诚挚的气氛中,就两党、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广泛共识。
胡锦涛首先代表中共中央对农德孟总书记及其他越南领导同志访华表示热烈欢迎。胡锦涛高度评价了中越两党两国关系,他说,近年来,在双方的共同推动下,中越友好合作关系全面深入地向前发展。两国有关部门认真落实2001年和2002年两党总书记互访时达成的重要共识,做了许多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我们赞赏越南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国统一大业的立场。
胡锦涛指出,中越友谊是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是双方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要十分珍惜。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继续加强和发展中越传统友谊和全面友好合作关系是双方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我们愿与越南同志一道,继承和发扬两党两国高层领导人经常互访的优良传统。加强双方治党治国经验的交流,深入探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本着“平等互利、注重实效、优势互补、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切实措施,推动两国经贸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坚持不懈地用中越世代友好的精神教育两国人民,共同搞好民间交流,尤其是两国青少年的交流,着力培养中越友好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努力把两国边界建设成为永久和平、稳定、友好的纽带。
胡锦涛表示,中国党和政府愿同越方共同努力,进一步充实和丰富“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16字指导方针的内涵,把中越睦邻友好、全面合作关系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使两国和两国人民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
两党领导人相互通报了各自国内情况。胡锦涛积极评价越共九大以来越南在革新开放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说,在农德孟总书记的领导下,越南党和人民坚决贯彻越共九大精神,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一定能够把越南建设成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胡锦涛向农德孟等越南客人介绍了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工作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要情况。
两党领导人还就当前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胡锦涛阐述了中方在伊拉克问题和朝鲜核问题上的一贯立场。他说,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加强交流,谋求合作,促进发展,推动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存互补的潮流不可逆转。胡锦涛强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不懈的努力。
3
中国首次成功发射商用卫星
1990年4月7日,中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这是中国首次成功地运用自己的运载火箭完成为国外用户发射商用卫星的服务。
“亚洲一号”卫星的前身是美国休斯飞机公司为美国西部联盟通信公司(Western Union)设计制造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1984年2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计划携带该卫星一起进入太空。不过,由于卫星上的近地点发动机没有按预定计划点火,因而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发射失败。所幸的是,卫星的状况良好,可以被回收利用。1988年2月24日,亚洲卫星公司决定购买这台卫星,并将其重新命名为“亚洲一号”。
1990年4月7日北京时间21时3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卫星。火箭发射升空后,一、二级火箭先后脱落成功,三级火箭相继两次点火,载着“亚洲一号”卫星在太空飞行。三级火箭工作16分钟以后,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近地点距地球200公里、远地点距地球36000多公里的大椭圆轨道,从而成功地把我国首次承揽发射的第一颗外国卫星送上太空。亚洲一号卫星对亚洲各国、各地区的广播电视和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亚洲地区卫星通信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同时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欢迎点赞转发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今日早训丨感恩母亲节丨心理剧大赛
监制:曲宣怡 童睿真 唐玉倩封面:马玉双图片:来源于网络供稿:林学院团委社会实践兼素质拓展中心 孟令桐 崔文凯 陆政龙 白一帆
编辑:周柯儿 刘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