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文即学习做人,考试等于拷问生命 | 写在三和书院医道传承第四届招生之际

赵江滨 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2022-09-24

日前,在深圳参加基金会五周年双论坛——首届青年中医成长论坛&第二届黄帝内针(全国)论坛,忙碌之余翻看同有三和宣传册时候,在三和书院页面,开篇第一句话“三和书院的方向和使命是医道传承,这也是基金会最根本的宗旨。”三和书院医道传承四届宣传单张夹在其中,“荷担文化家业,传承中医之美”映入眼帘,在上述两个论坛中分别担任分享嘉宾和主持人的我,油然想起来一段亲身经历的久违的故事,希望对有志于报考四届的同学有所参考和借鉴。


广西中医学院中医经典研究所成立仪式(2005年10月25日)


1

2010年报考刘力红老师的研究生后,发现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还安排了一场特殊的入学考试,那就是要写一篇文章。于是,当年报考的十多人聚集在一起,完成了一次大家久违的命题作文,我还记得题目是“《尚书•洪范》中提到了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请你结合所学,写一篇文字。”

其实说是一次考试,但更像一次认知生命的教育。“五福临门”是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祝福语,但我们很少能深入思考其意义,中国人追求的幸福除了身体的健康(寿),还有心灵的安宁(康宁),除了物质的富足(富),还有道德的养成(攸好德),最后幸福还有一个盖棺定论,就是此生是否完成了生命境界的提升(考终命)。

当医者从整体上感受到了人生幸福的构成元素和评价指数,那么不管是经营自己,还是引领病人,他都会给出相对清晰的方向,这是日趋专业化和应试化的教育难以完成的精神指导,但却来自于中国文化最浅显易懂的一句问候语。

第14期同有三和中医经典课程(2016年5月)

2

自从有了第一次写作业的经历,之后类似的情况越来越多,颇有点科举取士的感觉,研究所的有些专业课比如《医经导读》、《儒学选读》、《道学选读》、《中国性命哲学》等,都需要写心得感受,而且每一篇作业刘老师都会亲自批改,撰写评语。

而老师每次的批改都会认真得让人面红心跳,因为作为一个研究生,还会被老师指出文字里面的错字错句,甚至是错误的标点符号,能不心生惭愧吗?

但类似的错漏仍然时有发生,这可能与写作习惯和阅读习惯有些关系,但更与用心有关。老师是个天生的读书人,每一字每一句都要读过去,所以慧眼如炬,很容易就发现了那些我们检查不出来的错误

所以3年的研究生下来,我发现自己也练就了类似的能力,就是可以逐字逐句地品读一篇文章了。

刘力红老师伏案工作中(2016年12月)

3

对于医者来说,用心是处处在在的,老师经常说,你写的文章你自己读过吗?我们肯定会说看过,但确实没好好读过,如果心粗气浮,连文字中的错漏都发现不了,更何况临床上纷繁复杂的病机呢?

再者说,文章除了文字,还需要考虑语句是否通顺,文辞是否流畅,用中医的术语来说,就是气机是否通畅,一篇流畅的文字读下来,读文章的人是非常享受的,甚至于旧书不厌百回读。老师很推荐《古文观止》,并建议我们选读至少20篇古文,反复吟咏,找到一些语感,那么自己写文章时就会流畅得多。

所以有时候反复品读,仍然感觉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那就是语感差了,需要读好的文章熏染一下。其实除了《古文观止》,《论语》、《系辞》、《老子》都是极美的文字。

首届青年中医成长论坛刘力红老师点评赵江滨医师发言(2019年12月6日)

4

当然,文章更重要的是需要扣住主题以阐发义理,要有内在的东西,如何写出好的文章呢?“打铁不离砧,讲道不离身”,写文章、讲道理,要不离乎自己的感受,要写出感动自己的地方,老师的教诲是:“你讲出来的东西都没有打动自己,那么就不能打动别人,你写出来的东西也是一样。真实的流露、内在的坦白是最珍贵的,写着写着便会接近真实,只有真了,才能更靠近善与美,这就是“直心便是道场”吧。当老师谈到《思考中医》的创作过程时也曾透露,有少部分引文并不是有意去读的,而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无意之间接触到的,一接触便觉得很相应,就用上了。我想这就是有了真,善和美自然就跟随而来了,如果没有了真,再好的善与美也是空中楼阁,没有了力量。所以文字功夫还是要落到内功上面,反思一下我们的内心究竟真诚了几分呢?尾声

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目前已经连续推动了三届,四届的招生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不管是招生与笔试的部分,还是每次大课的作业也好,我们可能都会涉及到文章,写文章就是抒写自己,我们该怎么面对人生的这篇主题文章呢?我想那就需要从当下做起,用心写好今天,那么一天天串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了。(完)


作者简介

  赵江滨,男,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跟随知名中医学者刘力红教授学习工作十余年,致力于中医扶阳流派与黄帝内针的理论研究、临床实践。现任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医疗部主任、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三届同有班南宁班与西安班班主任。

编发:老才图片:TYSH审稿:赵江滨


 相关阅读
修订版丨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第四届同有班招生简章教育的真谛:左手掌握渊博的知识,右手依止具格的师长
赵江滨 | 中医之路,同行者与目的地缺一不可




(版权声明:本文由赵江滨医师授权发表,为保持作品完整性与一致性,请勿随意转载,感谢合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