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GQ Focus | 新生之旅:在山下学堂体验一次表演课

洪蔚琳 GQ报道 2019-04-10

自2017年10月创办山下学堂以来,陈坤和山下学堂的学员们一起走过了400多天。不少此前从未接受过正规表演训练的学员们来到这里,除了经受表演技能练习,还要经过一套针对内心的引导、一套针对美与感知的训练。他们愿意相信:先内心,后表演。
2019年3月17日,GQ Focus将联手山下学堂,举办第一次面向公众的表演训练观摩——新生之旅,邀请读者们来到山下学堂,亲身观摩体验一堂由姜若瑜老师带来的表演课。
无论你正在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何种人生状态,我们期待并相信,这次不同以往的GQ Focus,能在这个春天帮助你开启一次新生的旅程。




做了二十年演员,陈坤曾长期处于对自我身份的恐慌怀疑当中。他不断探索一条和解之路——与表演和解、与童年的创伤和解、与“残破”的自我和解。在此过程中,他创办山下学堂,招收学员进行为期一年的表演训练。他想让年轻人不再重复自己当年的弯路,“别再用十年才爱上表演。”


以下为陈坤的自述。



 爱不爱表演,十年之后才明白 


对于演员这个身份,我长期以来会有种隐隐的恐慌。


当初进这个行当,我就知道它有年龄上的制约,容易变成青春饭。但真做了演员,戏一部一部拍下来,你会慢慢忘了这件事情。


这样演了近十年,2008年那年,我32岁,有一天我忽然意识到,我怎么还在这么贪婪地争取,希望更有名、更有钱,忘了表演本身。演员这个工作其实有很多命运的赠与,有时你专业上没那么好,没有像匠人一样付出,那些也能凑巧得到。然而,名誉、财富、关注,这些附加的东西应该建立在专业好的基础上。


那一年我心理上怎么形容呢,“狼狈”。回顾我的表演之路,我猛然发现自己没做什么,但得到的财富和关注已经超过入行时想象的一切。愧疚,让我不快乐。我尝试把这些诚恳地讲出来,想影响那些有同样困惑的人,一起往正确的方向改变。但一些人觉得,陈坤你怎么这么矫情呢?你坦然接受不行吗?这个世界对你足够好了!


在我看来不行,当时的我德不配位,我做不到坦然接受。


陈坤在山下学堂2018新人班复选现场


从那时我开始思考,我对表演到底热爱到什么程度?小时候作为一个演员的陈坤,是一个绷得很紧的人,一个结果导向的人——他家里条件不好,想赚钱让家人过得体面一些,在表演上做对角色有用的练习,单纯为完成工作和角色需要而努力……这些并没让我真正有快速的进步。


现在我非常以演员这个职业为骄傲,但在当时我也并不觉得。就像有些人的爱情一样,只有当你重新正视那段情感,才知道曾经多么可贵,没有好好珍惜。那十年里,我拍时尚杂志从来不是珍惜的心态。年轻嘛,未来是无限的,这次不认真又怎样,状态好就拍好一点,不好也无所谓。拍戏我还算是认真,但心态上是有那种没有做到最好的样子那就想着下部戏再休整吧,没有那种纯粹投入、创造角色的快乐。现在回想,我浪费掉很多享受创作的可能。


我在当时发现了这些,惭愧了,就想解决表演上开窍的问题,到底该怎么做?我不想再头痛医头,就选了一个极端的方式:一年半里完全不看电影,不谈表演,回归普通生活。我去做了“行走的力量”,去山野行走,去真真实实感受我以前忙于工作时没有感受过的东西。不敢喝酒,喝醉一次我试试,看看会有什么样的东西。没熬过夜,我试试熬三天。这些尝试都滋养了我的成长。我没有那么局限在以前的框架里,贴给自己的标签里,越过这些,人由紧绷慢慢打开后,我有了不一样的观察和理解。


因为我自己经历了这个过程,现在做山下学堂,给孩子们一个平台去学表演,就是想做些对行业有价值的事。当初在电影学院读了四年,诚实的说我就一直把它当成职业和工具,我只是想养家糊口过的体面,十年之后才明白我是爱它的。那现在为什么不给孩子们创造好的条件,传递概念给他们,我真的有这个期待,希望他们在两年之后明白爱这件事情,不要重复我的纠结。



 ❷

 做不成自己,我能去演谁?


我在山下一直强调一点,表演当然应该有技术层面的基础学习,但该应该学内心的东西,强化对自己的觉察。你连自己都不能觉察,怎么能觉察到情感,并且用到角色里呢?如果你心里没那个力量,定不下来,到了现场,你很容易就被现在流行的表演方式带走了,你将没有个性。


表演的技法很重要,但表演的生存能力更重要。


所以在山下,我们设置了专业教表演的课程,同时也有很多心灵类的训练,比如瑜伽、太极,还有演员心理疏导。演员一辈子要面对的,就是自己跟自己的挣扎、跟外部名利的挣扎、跟外面别人的好坏、自己的嫉妒心和自私的挣扎。


如果你一辈子想去放风筝,却没有把那根线握在自己手上,你会很忧伤的。而所有的方法:禅定、瑜珈、太极,都是让人在安静下来的时候去觉察,哪些是真实的自己,哪些是从众的自己。如果根本没有发现自己,跟着别人跑,在这个基础上去演角色只是空中楼阁。当你找到了自己,才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喜怒哀乐。


2018新人班与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生交流


我不像周迅是天才型演员,但我是那种很笨的演员,要从零开始,经历一个不断自我进化、破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想如实呈现自己小时候的纠结和恐惧。《天盛长歌》里,我好像在演一个架空时代中我自己的心灵基础。我没法说自己100%就是宁弈,但我很感谢宁弈这个角色的丰富性。以前演真情实感,会对表达有所控制,我演宁弈的时候有一种肆无忌惮,会放大外部情绪来表达心里真正的感受。


我们小时候总不能自在表达,因为活在别人的观察里,倒推出一个“我是谁”。我要美,我要学会这样才像陈坤。我看过无数拍我的杂志拍出来都不是陈坤。谁是我?我那时候到底在用什么样的方式,在扮演一个我都不了解的自己?


但这也不是遗憾,没有那个时候,我就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样。


那天化妆师帮山下的孩子们化完妆,拍照发了条朋友圈,说这才是演员的样子,我看到就哭了。那句话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因为我一直想让他们先成为演员,再成为明星。这些孩子,最幸运是他们每个人都不装。曾经我看到他们装了,我会去跟他们说,你因为做过模特,特别知道摄影师在哪个角度好,就只拿这种行活儿出来,而我根本看不见你的心。难倒你在电影里只看角度和样子吗?这是一个空壳,没有灵魂,我要看的是你的灵魂啊,我要看到你心里的感受。因为,我小时候也做过这样的空壳,我走了这么多年弯路,我看到照片上那不是我,你们为什么要重复跟我一样的事儿呢?你们那么年轻,有大好时光可以浪,但不要浪费在这种行活儿上。这些道理,我们那时候没人说,没人敢跟我们这么说。


做演员像个数据库,我们在生活中感受情绪,记在心里,就像存入CPU。到了拍戏现场,所有的经历之于表演,会在不同层次上被使用。如果你能在生活中做到对自己足够坦然、放松,不总是想要做成别人喜欢的样子,那么你拿到剧本,也很容易成为另一个人。面对角色,你能专注于你的想象,你相信自己是那个角色,表达出的喜怒哀乐就是属于角色的,同时也是属于陈坤的。


但如果你生活中喜怒哀乐就特别局限,一定要这样才行,那个大笑我觉得不好看。那你到了演角色的时候也会规避自己,该爆发的东西出不来。演员的一切原点,来自于生活中够不够开放,不只是形象上不能局限,心态上也是。我总对山下的孩子们说,请告诉你们自己,你们是可以成为任何人的。


如果不能展现天性,我怎么可能是个演员?我这儿装一下,那儿装一下,回到我人生的原点,我能去演谁呢?你平时给自己的框架也会装在角色里。但角色本身的丰富性在于,没有一个角色是纯粹的阳光,也没有一个角色是纯粹的黑暗,它不是一个理想模型。



 活生生的我,没什么可耻的

从前有段时间,我特别喜欢把“正面的力量”挂在嘴边。小时候我否定了自己特别多,觉得自己特别黑暗、特别自卑,把这些负面看得很大,想成为更光明的自己,我特别喜欢“正能量”。


现在已经不喜欢别人夸我是个“正能量”的人了,我觉得这话很表面。而且“正能量”是个伪命题,没有黑夜就没有白天。一味地追求它,是从一个陷阱跳到另一个陷阱,都不是开放性地接纳自己。这件事我没法说得特别明白,有的人听了可能会说,以前你说过的话怎么现在又推翻了。但其实就是当你天天拍夜戏的时候,有段时间会特别想拍白天的戏。你拍了白天的戏又明白了,白天和黑夜你都要接受。


我依然在阶段性地了解自己是谁。以前我每天做瑜伽,这段时间在做另外的练习:完全放空,无所事事地待半个小时。我很在意这种小的仪式感,我就很笨啊,不像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上来就可以天马行空,我必须找一个外在的形式来帮我跳脱当下。但这些只是为了思考自己,我没有那么伟大地想解决众生,解决社会的进程。但也许当我解答了自己,这个案例可能对别人有用;也许我一辈子得不到一个真正通透的答案,那也没问题。


陈坤在乌尔善大师分享课现场


我也很在意人的体面,这个体面包括你勇敢接受自己,即使是肮脏的时刻,而不是隐藏,那还不够自信。如果有人到我家来,不熟的朋友我会准备好最好的菜,但最好的朋友来了,打开冰箱有什么就吃什么。我认为这样的朋友关系更体面,彼此都不累。我现在面对的世界,遇见的所有人,我都很希望跟他们建立这样的关系。我起码很勇敢真实地暴露优缺点给他们看,喜欢还是不喜欢,都是你的事儿,至少我落得很轻松。这有点孩子气,但我觉得不卑微。


我现在能接受自己更多,比如样子上,唯一后悔的是年轻时候没有好好健身,其实也没有特别后悔。我试过坚持健身,20多天就不行了。对于这种我不热爱的事情,真的不能勉力而为,不能用要跟别人一样优秀的口号捆绑自己。我就觉得我没有身材,那我脸加上才华和对自己的思考总可以吧。


但这是一个理念,我做不到永远坦然。去年《天盛长歌》播出,十年没拍电视剧了,播出了也没爆一下。我发了条微博,能看到文字是有情绪的。其实在发之前,我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但我不想隐藏这个东西。我就问自己,脑子里是哪根弦提醒我说不该发呢?这个提醒是基于陈坤的什么人设?我讨厌这种人设,我觉得就这样了,想发就任我发。这就是很真实的我自己啊,我无法假装豁达。


对于衰老也是,我也会害怕。但我不是要解决,我是在体验我的害怕。经常有朋友跟我讲,你不要怕衰老,你其实根本不老。但我脑子里有这个念头,为什么不去体会和享受这个念头呢?我享受害怕衰老带来的其他,我有时候会完全不洗脸不保养很长时间来体验衰老,这可能让我更认真、更珍惜、更自律、更疯狂。不用逃避,不用骗自己说本来还年轻。


任何事情都是双面的,你坦然接受自己害怕衰老,也会收到它带来的其他结果,就拥抱它呗,我不想去装作我不害怕。同样的,你不害怕过气吗?谁不害怕啊?但怎么解决呢,这是必然现实,那我就享受我提前知道这一点,然后能踏实地把当下每一刻过好。


一次我遇到一个人,他把我骂得乱七八糟,我特别难过。我也会看着这个难过,慢慢地它会给我答案,说陈坤你太自以为是了,陈坤你的优越感在哪里,凭什么别人这么说你,你就可以去排斥人家。这是我现在处理情绪的方法,不要马上转念头,看这个情绪有没有给你收获。


我享受有段时间特别自卑和黑暗,有段时间特别强烈地想寻找光明。到现在,我的修行面对的是,光明跟黑暗都可能在我身上存在,那我先坦然接受,大家就看我的心量到什么程度。可能它也会让我对角色不再是单一的表达、单一的理解。我还在探索这些,虽然对于20、30岁的自己来讲,40岁已经足够老了,但相比未来,我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去体会。


我到今天都觉得,自己是个很笨的人。我做不到表演云淡风清,四十不惑。我无法假装别人赞美我的时候不高兴,也无法做到别人乱骂我的时候不生气。但我看着我的杂念,5秒钟,一个声音说,你看,你好幼稚;同时另一个声音告诉我,我是在活生生地活着,我活生生地在摸索属于我自己的生活,这没什么可耻的。


我也愿意去接受做事情的各种结果。山下学堂的教室外种了一排枫树,叫山下之眼,我特别喜欢。它们到今天也没养活,养不活也是一个风景,枯萎了也很好。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如我所愿,你做就做了嘛,认认真真做,它最后是什么样子,你都接受就行了。



 一直带着生命力 


现在回想,当初和国富导演,和小迅一起决定做山下,也是基于我们共同的诉求,我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学习者。真正实施起来,谁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谁的长项是什么就去做什么。导演更多是从客观的角度把握我们的方向,迅姐是一个优秀的表演者,她就把她的感性和收获分享到我们教学的设计上。我自己两方面都有,国富导演给我的方向,我就会具体把它做出来。迅姐对表演有感悟,我就去找一些老师,把这些感悟实实在在地传递给到我们这儿来上学的弟弟妹妹。


我自己很喜欢看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哪怕磕磕绊绊我都是很享受。做山下就像看着一棵树一样,在土里埋种子,慢慢长出来,到现在长成小苗。我High的点在于,对于山下学堂,我在倾尽我所有的努力和关注。所以,我更多是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比如租房子、装修、设计、跟老师见面、邀请国外老师到我们这儿做交流、跟做一些讨论、开一些会、跟山下的老师们一起关注我们的孩子们。他们到我们山下学堂之后,他们每个人的个性是什么,分析他们在未来表演上,我们可以给予什么。我就做这种打杂的事情,我觉得挺开心的。


Christopher Bayes 大师工坊课堂现场


过去这一年,我常常是既兴奋又自责。兴奋来自于,我们可以得到那么多好的表演老师的帮助,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美好的课程,收获了很多学生的笑脸。但自责的是,虽然我们的发心是好的,但实际上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希望山下能长期走下去,就需要不断地去试错,去反省。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些上过第一次职业演员班的学员,又在我们大师工坊课程中出现了。我当时看见他们都笑了,我说你们怎么又回来了?他们说:我们觉得这儿很温暖,想回来再继续学习。我听了就特别自责。


你知道我为什么自责吗?因为我以为他们学了那九周的课程之后,我要再见他们应该是明年了,没想到他们紧接着就上了大师班。我发现我竟然还没理解到,他们其实这么信任我们,这么快就回来参加;也没想到原来我小看了他们,小看了他们对表演的尊重和敬畏,他们是真的想学习。因为这件事,我现在又有一点战战兢兢的心态,要找到最好的老师,才对得起他们的热情。


所以在我看来,山下学堂做到现在,我们整个团队在学习,我们谁都没做过这件事情啊,我们是在收获。我不觉得山下是一个每段时间可以做节点的地方,因为它一直在寻找想成为好演员的学生,同时自己也不断在学习,想成为一个更好的平台。我们一直带着生命力、进化的能力,希望山下学堂能够做下去。虽然这是第一年,我们还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要反省,要调整。但是我觉得,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来自GQ Focus×山下学堂的邀请 




自2017年10月创办山下学堂以来,陈坤和山下学堂的学员们一起走过了400多天。不少此前从未接受过正规表演训练的学员们来到这里,除了经受表演技能练习,还要经过一套针对内心的引导、一套针对美与感知的训练。他们愿意相信:先内心,后表演。


这不是一句口号。面对20岁出头的学员们,山下学堂需要在每一堂课的日常教学中,解决学员们所感知到的真实的困惑与疑问:


怎样才能真正提升表演技能?


自我和职业如何融通?


好的审美究竟意味着什么?


热爱表演和把表演当成工具,到底会导致怎样的区别?


所有的问题都无法在一朝一夕间得到完美的解答,更需要日常的浸润和自我的思考。山下学堂至少是一个屏蔽外界干扰、保证全情投入的地方,一个帮助你开启自我探索的地方。



2019年3月17日,GQ Focus将联手山下学堂,举办第一次面向公众的表演训练观摩——新生之旅。邀请《智族GQ》的读者们来到山下学堂,亲身观摩一堂由姜若瑜老师带来的表演课。幸运者还有机会和山下学堂2018新人班的学员们一起,亲自上台体验。


无论你正在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何种人生状态,我们期待并相信,这次不同以往的GQ Focus,能在这个春天帮助你开启一次新生的旅程。


3月17日14:00-17:00,山下学堂·山下剧场,等待你的到来。


点击进入小程序即可参与报名:



报名结果以短信形式通知,注意查收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智族GQ》所有



 彩蛋时刻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彩蛋,送你一个彩蛋


采访、撰文:洪蔚琳  

 编辑 :康路凯

图片由山下学堂提供 

运营编辑:佟通通     微信编辑尹维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