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周小结:分歧上升,行情未完
上周市场外资流入趋缓,市场转为震荡,结构偏向成长、小盘与主题。
我们与机构沟通,相对节前市场乐观预期有所下修,代表性观点有:
1. 从目前看政策并没有强刺激,地产周期也起不来,消费修复已经基本price in,市场已进入类似春季躁动模式,但后续微观流动性并不强劲,市场后续空间有限,只不过短期还不至于有利空,市场还可以在一些短期不能证伪的方向上演绎。
2. 今年类似弱版19或弱版09,弱复苏行情还没有走完,今年两会后还是会推动新一轮政策,届时市场还会进一步走高,但再后面某个时候市场可能会担心工资上涨甚至通胀问题。
陈果汇报观点如下:
1. 我们认为今年市场好于去年,但全年还是会存在较大波动。
2. 今年基本面环境是复杂的,疤痕效应整体存在,但在各个板块和阶段会有不同。部分高端人群可能在收入上并没有显著受损和疤痕效应,我们相信消费的的恢复大概率是分化的,高端消费的恢复很可能更坚挺。
3. 疤痕效应在房地产市场也显著存在。如果没有对一线地产的强刺激,市场很难从需求端预期地产周期启动,对比14年,即使利率大幅下行且对一线强放松,全国地产周期启动也要到16年。另一条逻辑是有效新房供给不断收缩,最后价格稳住乃至开始上涨再推动地产周期,但这需要时间。
4. 海外环境现在处于全年甜蜜点,我们很难预期通胀持续回落但经济维持稳定。我认为我们需要准备好,接下去某个时点我们发现美国通胀数据下行受阻,且联储表态鹰牌,美股估值收缩。由于中国股市已经从低位有所上涨,因此届时超预期的通胀和利率水平是利空。
5. 我认为综合看本轮行情的幅度也并未演绎到极致,上证指数底部上涨幅度12%,远不及熊转牛的第一波行情幅度,即使作为一个躁动行情,目前高度离去年7月初也还有距离。且目前今年的政策组合还并未兑现,其存在将市场再推高一线的可能。如果地产不出现强刺激,那么类似16、17年显著偏向价值的环境很难出现,市场在结构上还是会去寻找新方向,但在上半年基本面不明朗时可能需要接受比较大的波动。偏成长的行业,我们分为三类,中期比较稳妥的一个方向是医药,弹性方向是新技术主题、电子、计算机,最后一类属于在预期低迷时可以考虑逢低参与,例如新能源车。偏价值的行业,我们主要关注有色和券商。
——陈果
材料收集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直接后台联系删除
添加微信:jiyaosx,免费领投研框架&会议录音
——END——
长按扫码解锁知识星球!送65折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