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朋友圈都在吐槽,垃圾分类依然是件好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Vista看天下 Author 贾小凡
最近,上海人民之间的年龄阶级彻底被一件事抹平。
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可能站在垃圾桶面前一言不发、眉头紧锁,并在身旁大爷大妈灼灼逼人的目光中扭扭捏捏。
萦绕在他们心头的不是别的,不过是包着狗屎的报纸、还没喝完的酸奶、刚擦了鼻涕的卫生纸、还在沥拉汤的外卖饭盒、被嗦得一干二净的大棒骨……
到底该扔到哪个桶里啊!
1.背垃圾分类比高考还难
今年1月,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将于2019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最近已逐渐开始落实推广。
于是,为了不被罚款、不被居委会阿姨白眼、不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人,上海居民现在答题的答题,背教程的背教程,都在拼命学习垃圾分类到底怎么分。
其他城市居民不要笑——上海正在经历垃圾分类这场大考,而这或许只是在帮大家先研究正确答案呢。
前几天,朋友圈广泛传播垃圾的四种分类对应图。但那张图其实也有误,目前最值得信赖的是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发布的官方指南。
不用点开看大图也知道,对于毫无垃圾分类知识和经验的大家来说,其复杂程度只能让高考生宁愿再回去背两个政治知识点。
上海目前要求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对大众来说最难的一步莫过于“干湿分离”,主要是分不清到底哪些是以有机物为主的湿垃圾。
即便已经有了详细的对照,网友们小小的脑壳里依然装满了大大的疑问:
原来干果壳竟然是湿垃圾,湿纸巾是干垃圾?
据网上说龙虾头和龙虾壳竟然分属湿垃圾和干垃圾,为什么连做龙虾都有阶级差异?
一杯没喝干净的奶茶同时包括水、珍珠和塑料杯子,它们是否会在垃圾桶的注视下找不到自己的归宿?
以后的小朋友再问“妈妈我是垃圾桶捡来的吗”,妈妈是不是得思考一下,到底是干垃圾桶还是湿垃圾桶呢?(也可能是有害垃圾桶,误)
垃圾分类如此劳心劳力考验智商,以至于上海阿姨心目中的年轻人形象或将进行重新洗牌。
在垃圾桶跟前表现出色的,那绝对是脑子好使、办事利落、生活井井有条的优秀人才,将得到大爷大妈毫不吝啬的夸奖,就差恨不得立刻给你介绍对象。
而那些磨磨蹭蹭、晕晕乎乎的,用不着阿姨瞪你,自己直接在垃圾投放处找到归宿得了。
但也有许多整天吃外卖的肥宅可能终于迎来了转机:吃完外卖垃圾分类太复杂了,终于可以下定决心少吃点了。
为了拯救苦恼的居民,不知哪位归纳鬼才给出了一份简单粗暴版垃圾分类教程:以猪为本。
一夜之间,上海居民又开始站在猪的角度思考问题,每天站在垃圾桶前面仔细揣摩:
猪吃这个吗?猪真的不吃这个吗?猪吃这个真的不会死吗,这都不是有害垃圾?!
谁能料到,人与猪的关系竟然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华。
2.垃圾桶消失之后
不难料到,像上海这样落实的垃圾分类如果要坚持做下去,对大众的科普和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肯定是一场持久战。
但除了居民的知识储备之外,执行起来也有令人头疼的问题。
目前,上海的许多小区都撤掉了原有的垃圾桶,要求居民去新设立的分类垃圾桶定时投放垃圾。
这便引发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新垃圾投放点的容量。一些居住于上海的网友吐槽,原先每栋居民楼下都有2-4个垃圾桶,突然撤掉之后,有的小区只设置两个投放点,每个点不过4个垃圾桶。
和以前相比,扔垃圾不仅要走半天才能到,而且容量也很堪忧。
有网友晒出了自家小区的现状,垃圾投放点已经承受不来,好多垃圾随意堆放在桶外。
尤其是正值夏天,无法及时收纳的垃圾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给居民带来的体验反而适得其反。
第二个问题则是投放的时间。
每个小区规定的投放时间不一样,但基本上是早晚各1-2个小时,且令许多独居的上班族十分尴尬:
在平均通勤时间将近一小时的魔都,很有可能出门的时间是和垃圾投放的时间错开的;
就算早上能想办法克服一下,但对于动辄加班到八九点后的社畜来说,晚上想赶上投放时间基本不可能。
面对热火朝天的垃圾分类运动,加班族们只好自嘲:看来996的社畜不配扔垃圾了。
在这个复杂的执行过程中,有些环节更是节外生枝。
比如这个神奇的蝴蝶效应:不少上海网友发现,强制落实垃圾分类后,街上的狗屎似乎比以前多了。
但仔细想想就不难理解个中原因:因为铲屎官在小区里遛狗的时候,有可能压根找不到一个可以投放的垃圾桶。比起攥着狗屎不知所措,自然会有人选择干脆不管了。
以文明为目的设计的制度,没料到它一点点疏漏就可能激发人们不文明的冲动。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对此给出的回答是,狗粑粑不属于任何一种垃圾,应当带回家、冲入厕所,包裹狗粑粑的报纸等则归入干垃圾。
对于广大养狗人群来说,哪怕是从卫生习惯上来说,这突然的改变一时半会儿也难以适应。
由此可见,即便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此发达、居民素质普遍较高的上海,想扎扎实实地把这件事落实好,也并非发几本手册、换上新的垃圾桶就够了。
3.有价值才要吐槽它
力度如此之大的垃圾分类从实施开始,吐槽的声音的确不少。
但它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被质疑,恰恰说明这件事很重要,不能走偏。
前段时间看过最新一季《奔跑吧》和《极限挑战》的人或许已经注意到,两大国民综艺都在第一期选择以垃圾处理为主题,并非偶然。
迪丽热巴给小朋友讲垃圾分类知识
即便是轻松愉快的综艺节目,碰到这个话题也让人倍感沉重。
我们平常习惯了“垃圾扔掉就不存在了”的认知,真实的情况却触目惊心:以杭州为例,唯一一座垃圾填埋场已经埋了将近100米高。只要它停用一周,杭州就将被垃圾淹没。
让人头大的“干湿分离”之所以重要,也是为了垃圾源头的减量化,减少末端的垃圾处置量,提高焚烧湿垃圾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而目前的状况是,垃圾处理的流水线上需要工人从厨余垃圾中分拣出玻璃瓶、易拉罐、塑料、泡沫,等等可能损伤机器、降低焚烧效率的干垃圾。
不看不知道,厨余垃圾里竟然还能混着雨伞、卷发棒等等匪夷所思的东西。
而目前我国大城市的日产垃圾量已经巨大且增长速度快:上海2.6万吨,广州2.5万吨,北京的数据在2010年还是1.8万吨,2015年就已经增长到2.16万吨。
从大局和理论上讲,前端的垃圾分类有利于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无论是在大众中普及知识还是落实实践,本质上都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事实上,垃圾分类这个名词在普通人的生活中真的是新鲜事吗?当然不是。
在中国许多城市的小区里、街道边、商场里,我们其实早已习惯垃圾桶一分为二: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早在小学课堂里,垃圾要分类就被当作常识来教。
尽管新闻告诉我们全国有多少城市早已试点推广垃圾分类,但真实的情况,每个在城市中生活中的人都有所感受。
不止是扔垃圾的时候并不不走心,有的时候,反而是居民这一端做好的垃圾分类变成了无用功。
据过往报道,垃圾处理的过程中,力不从心的不止扔垃圾的人,垃圾收运系统也存在混乱与不足。
比如环卫系统的收运车辆只对接卫生填埋、焚烧等末端处置设施,所以常常出现前端垃圾分类后,到垃圾收运转运过程中再次混合在一起的状况。
再比如早在2011年,上海街头就曾经设置过将宠物粪便单独收集的垃圾桶,最终却因为后端无力处理而成为了摆设。
或者更无奈的是,从一开始所谓的垃圾分类就只是在掩耳盗铃。
渐渐地,大众不知道垃圾处理线上的确有分类的必要,而是习惯了“垃圾分类无用”、“垃圾分类就是做做样子”。
但是这种观念本身就应该矫正。
当整个上海为垃圾分类头疼的样子被全国网友看到,并且率先落实强有力的管理和执行方式,这本该是推动共识和制度进步的好契机。
居民们吐槽它突然带来的不便和执行中的漏洞,深层的目的不过是希望有效的科普能更加普及和扎实,希望环环相扣的民生问题不要又沦落为想当然的面子工程,希望它长久地运行下去不能只靠居委会大爷大妈在垃圾桶旁边虎视眈眈。
上海已经是中国最发达先进的城市之一,也许我们是时候在这件事上取得真正扎实的进步和经验了。
来源:Vista看天下
往期推荐
3.住建部: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