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客观丨袁隆平究竟养活了多少人?

维罗阳光 2021-10-0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维舟 Author 维舟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l 微信公众号“维舟”

ID l weizhousw

作者 l 维舟

袁隆平(1930-2021)(图片来源:人民网)


0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日前辞世,在国内激起了广泛哀悼。一个专攻自己领域的科学家获得这么多公众的关注,这并不寻常。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形象早已突破了学术研究的小圈子,而成为一个道德楷模,甚至是一个象征。



在网上铺天盖地对他的报道中,通常都突出两个重点:一是他不为名利,生活简朴,他说“我没有入团,更没有入党,我不懂政治”,生活中只穿用便宜的衣物,说这样下田不担心弄脏;二是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让中国人不再担心挨饿。



换言之,他是一个“对人民有大功”,但却不图名利的人,正可衬托如今世风日下,就像有些文章标题说的,“袁隆平养活了几亿人口,他的收入,明星看后都不敢见人!”



这或许意味着,在他身上寄托着中国人对传统“国士”的敬意:“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道德抱负,以及随之而来他的一生事业所产生的社会影响(“造福于民”)。虽然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经历了激烈的反传统思潮,但现实又一次表明,这种孕育自中国社会深层的人格特质,仍然具有打动无数人的强大力量。



在此,人们关心的并不是他的科研成就,报道中也极少提及其研究在何等程度上处于学术前沿。倒是也有人留意到,袁隆平早已是美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了,但他却一直不曾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恐怕也与他的社会抱负有关:他所致力的并非学术理论上的探索,而主要是在技术方面。


图片来源:知乎


确实,他一直想的是如何让中国人不挨饿,学术探究对此最多是手段而非目的本身;然而,对于他究竟养活了多少人,媒体上的报道也相当模糊随意:有说他“养活了14亿人”的,还有一种类似的说法称他“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意味着全中国人),有些说是“10亿”,也有些含糊其辞说是“数亿”或“几亿”,最夸张的则说“养活了几十亿人”。



这一点,袁隆平本人应该最清楚。他在“2017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黄岛论坛”上曾说过↓↓



全世界有50%的稻田在推广我们的杂交稻,全世界有稻田1.5亿公顷。一半种植杂交稻,每公顷增产2吨粮食,生产的1.5亿吨粮食,可多养活4亿到5亿人口。



那么中国稻田面积有多少?



2018年,中国稻田面积4.53亿亩(3019万公顷),其中杂交水稻约占一半,但产量占了58%。换言之,按袁老自己给出的数字推算,中国杂交水稻大致能每年增长3000万吨粮食,可多养活8000万至1亿人。



在他去世后,新华社发布的通稿里,也称他的杂交水稻所带来的增产,多养活了8000万人,这应该是最权威的口径。这和袁隆平生前曾说过的话暗合:近几年来,他在多个场合曾说过,要推广“海水稻”,“再多养活8000万人”,而据说“他唯一的遗愿就是希望为中国增加1亿亩良田,多养活8千万人口”。



这么说,恐怕也是因为,他自己估算过杂交水稻此前推广带来的效果,又鉴于稻田面积不可能无限扩展,所以才想到去海外推广、又或在海水中种植,将自己已达成的目标再翻一倍。



当然,这样较真并不是说要否定他的成就,毕竟他本人认定的看来也是8000万人这个数字,何况多养活8000万人也已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而是想说:中国人在论述自己观点时,往往都并不求严谨。



更具误导性的是,有时看起来是数字,但其实只是为了突出强调自己的观点——就像说袁老培育的杂交水稻“养活了14亿人”,并不是精确估算的结果,而只是想表达自己对他无与伦比的崇敬之情。



实际上,细想一下就能明白,中国人不可能只靠袁隆平一人之力养活。国内开始大范围推广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在1976年,当时中国就已有近10亿人,他们之前可也没吃到过一口杂交水稻种出来的大米。何况他研究的毕竟只是杂交水稻,且不说全国稻田并非全都种杂交稻品种,中国人也并不都吃白米饭。



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14亿吨,其中稻米2.1亿吨,约占三分之一,小麦1.34亿吨,最多的倒是玉米(2.6亿吨),剩下还有豆类、薯类。在稻米中,也只有约82%是供食用的,剩下还须用作饲料等用途。



不难推想,袁隆平的设想其实也基于早年的饥荒记忆,并且是基于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这一基本前提,而不像欧美日那样转向进口粮食。他推算增产1.5亿吨可以多养活4-5亿人,也就是说,他估算每人年食用稻米高达300-375公斤,但现在人们其实根本吃不下这么多。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几乎不变的规律是:人们对主食会吃得越来越少,对食物越来越精致,摄入的营养也更讲究多元均衡。



台湾1967年的人均年稻米消费量高峰时也才141公斤,但1981年却缩减为97公斤,1994年进一步降到60公斤,2004年仅剩49公斤。




02




在关于“杂交稻”的讨论中,似乎国内媒体都聚焦于“让更多人吃饱”这一点上,却极少见到“让人吃好”。这固然也是因为杂交稻最大的优势就是产量高,但也可见我们这个社会脱离饥饿未远,关心的点还是不离“吃饱饭”。



在水稻新品种的审定时,除了产量外,还要看米质、抗性。一般来说,“好吃”的大米,往往产量就较低,“稻花香”口感极好,但产量却仅及普通水稻的八成;袁隆平培育的“湘两优900”杂交稻,亩产远超常规水稻,但有夸张的说法是“味同嚼蜡”。2009年广东省农业主导水稻品种,8个常规稻品种的米质、外观品质全部达到国标或省级标准,而15个杂交稻品种,只有6个品种达到相关标准。



虽然在这方面还有争议,袁隆平生前也致力于产量、米质、抗性均高的“超级稻”,但假以时日,中国人的生活水准日渐提升,那么很有可能的一个趋势是要“吃好”,到头来,仅仅产量高,恐怕不足以保证这种稻米新品种在市场上胜出。看到网上甚至有人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全国的种植面积已缩小到8.542%,已退出了主要稻米品种行列。



客观地评价袁隆平的成就,有助于中国实现粮食自给,让中国人哪怕在极端条件下也能摆脱祖祖辈辈以来对饥荒的恐惧,但过分夸大乃至神化,恐怕反而是对他的不尊重。



更进一步说,国人对他的敬意,也正因为他是“我们自己人”。很多人都自豪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也推广到非洲等地,造福全人类,但鲜为人知的是,培育出“金米”(golden rice)的瑞士科学家Ingo Potrykus,也想救助无数贫困人口,多次提出把稻种和技术免费给中国,却一直未能实现。试想下,如果一个外国专家哪怕做了和袁隆平一样的事,但是否还能赢得这样广泛的尊重,这想必就敏感微妙多了吧。


喜欢本文,请点击”分享“,”点赞“, ”在看“, 给个三连,非常感谢。


好文推荐↓↓


愚蠢的人掌权后会有什么表现?


纪念袁隆平丨如何理解袁隆平的实际贡献?

我敬重袁隆平,因为我敬重所有“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人

一亿个“一路走好”,也不如每个人像袁隆平那样做一件实事儿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相信美国已经衰败,而且衰败得如此之快?









感谢点亮“在看”,欢迎转发分享!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