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9年6月2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直言:17岁男孩自杀背后,隐藏着互联网的巨大黑洞

者:罗培新教授

来源:上海市司法局(shanghaishisifaju)



“永远不要责怪他们。在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之时,他们的内心,究竟有多么的痛苦,生者永远不会理解。


我们要反思的是,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我们应当如何做,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本文作者罗培新教授,是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曾任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国际金融法律学院院长。他说,消灭了交流场景,看似便捷,实则为社会的一剂毒药。


“创造而不是消灭场景,让人们相见相识相交,是生活的首要意义。


2019年4月17日晚10时许,卢浦大桥。一位17岁的在校学生,纵身一跃,青春还来不及绽放,就这样瞬间凋零。短短5秒,留给那位追之不及的母亲的,或许是终生的悔恨。


互联网上,除了痛惜,还有如期而至的一片骂声,孩子不负责任,母亲脾气太差……孩子如此绝决,自杀尚不足惧,这些骂声,又有何用?


其实,种种令人心痛的记忆,我们远未褪去。


2018年9月27日凌晨3时许,南方某大学一男生发了一条朋友圈,向全世界告别后,纵身一跃,从此天人两隔,给家人留下无尽的伤痛。这是该大学9月份开学以来发生的第2起学生跳楼事件。


数据显示,学生自杀事件,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原因不一而足:


有因未完成假期作业担心遭到批评者,有因失恋而感情受挫者,有因高手扎堆自己再无法出类拔萃者……


而其中,一个最令人瞠目的事件是:一女生上课迟到,教授批评了几句,言辞相当温和。不期想,这位同学一言不发,扭头离开教室,径自独上六楼。六楼窗户紧闭,她冷静地折返至一楼,换另外一栋教室楼,直上八楼,推开窗户,撒手人寰……


永远不要责怪他们。在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之时,他们的内心,究竟有多么的痛苦,生者永远不会理解。


我们要反思的是,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我们应当如何做,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消灭了交流场景,看似便捷,实则为社会的一剂毒药


自杀率不降反升,这一切,与互联网的便捷消解了人际交流,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沟通障碍息息相关。


遁入互联网世界,学生会发现,它比现实世界容易得多。在那里可以我行我素,没有人会批评其言行举止,一旦沉迷于网络游戏,他们甚至还以为找到了安全的避难所。


在家里,他们饿了,可以通过订餐平台,送餐上门;日常用品,经由淘宝,随叫随到……甚至连校园生活方式,也被彻底改变。


很多大学生,整天宅在宿舍,天气太热了不去食堂,太冷了也不去食堂,考好了奖励自己点些外卖,考砸了无心去食堂也点外卖!


原来的教室、食堂与宿舍三点成面,衍化为教室到宿舍两点成线,食堂的交流、分享和舒缓心情功能,弱化、萎缩甚至荡然无存!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宿舍,学生甚至可以数日足不出户,由此滋生了虚幻的掌控意识,以为生活是如此简单,不须他人教导,一切尽在掌握。


他们不理解《三体》所说的“文明的第一要义是生存”,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然而,回到现实世界,面对人生必须经历的失败与忧伤,他们已然丧失了享受挫折、沉淀人生智慧的能力,一旦虚拟网络构造的心理平衡被打破,痛苦将被迅速放大,极端情形之下,他们甚至会选择以“便捷”的方式寻求解脱,以了却痛苦。


其实,走出去,在风霜雪雨中探索未知,历经痛苦与磨难,是生活的应有之义。



2017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John G. Roberts Jr)在其孩子的毕业典礼上,以“我祝你不幸”(I Wish You Bad Luck)为题发表演讲,他没有祝福毕业生们拥有美好的未来,却祝愿他们遭遇“不公、不幸、孤独、被忽视、背叛”,字字珠矶,发人深省。


“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我祝福你时常感到孤独,唯有如此,你才不会把良朋益友视为人生中的理所当然;我祝你有机会感受足够的痛楚,唯有如此,才能让你感同身受,从而对别人有同情的理解……


无论我怎么想,这些都将在生命中必然发生。而你能否从中获益,取决于你是否能从你的不幸中领悟到想要传递给你的信息。”


“不祝你前程似锦,唯愿你一路坎坷”,貌似无情,实则是阅尽人世沧桑后送出的最真诚的祝愿:不经历风雨,无以见彩虹。


互联网带来的便捷生活,对于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恰似一帖毒药,正在解构他们认知自然、体验社会的方式,全社会都应当警醒。


便捷,或许正在摧毁生活的品质


前段时间,中国大妈怒怼“无人超市”的段子刷屏。



大妈的话语朴实无华,却道出了一个深层次的命题:什么是人?什么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生活?我们应当拥抱怎样的变化?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缔结种种社会关系的过程,就是人与人之间不断相见相识和相交的过程,这本身是一个人文的过程,一个温暖和被温暖的过程……


即便是被认为“最物质化”的物权法,在本质上,调整的也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围绕着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而发生的关系。人们要经常相见,生活才有意义。


例如,路边街头的便利店里,店员正在悉心打理。你走进去,买一杯咖啡,店员热情地招呼到“小伙子,今天穿得很精神嘛”,然后是一个温情的微笑,或许你就会觉得阳光格外灿烂。


孩子考试不理想,进入小店,买一个面包,正在理货的大爷说“小朋友,别泄气,继续努力,下回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的”,或许就可以驱散小朋友心头的阴霾……



而一旦无人超市消灭了这些传统的超市所有的交易都自主扫码完成,没有问候,没有交流,甚至也没有调侃,只有冷冰冰的人机互动,这确定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同样地,酒店入住,前台服务人员问候一声“您好!欢迎光临!”离开时,他们再送上祝福“祝您一路平安”!这是多么温馨的场景,为什么要搞无人酒店,为什么要消灭这些人际互动的场景?


消灭你,与你无关。在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的今天,商业地产,正在经历一场文明的屠杀。越来越多的商店关门,原来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区,只剩下餐饮、房产中介和培育机构,许多路段甚至形成了无人街区。


现在,电商平台又把眼光瞄准了小菜场。


通过大数据,他们了解了消费者的家庭结构和消费偏好,进行精准推送,配送门店附近3公里范围内,蔬菜海鲜30分钟送货上门。不难想见,不久的将来,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小菜场也将大量关闭。


日益凋敝的街区,不复昔日的繁荣,道路上穿行的,是大量的外卖车辆,这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互联网发轫于美国,欧美国家的网络基础设施,未必不如中国,他们为什么没有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在这些国家,商业街区,依然人流如织。


英国一位爵士称,中国允许电商如此快速地发展,这是社会经济管理的严重失误。


他说,英国政府和企业家不是傻瓜,它们建几个电商平台易如反掌,但为什么不做?是价值判断使然。英国政府知道,一个商业小店铺,背后就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摧毁了它们的生存环境,那是社会的灾难。


这位爵士说,商业有其基本规律,它的作用不只是买卖商品,而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把人、公众吸引到大街上去。当他们一家、两家店铺寻找,以购买一件满意衣服的时候,他们很可能发生远超过一件衣服价值的“随机消费”。


比如,夫妻两个人逛街,可能产生餐饮消费,可能一起看一次电影,如果有孩子,他们还可能为孩子买些“过去根本没想去买的东西”。而且,市民这样的逛街行为,使得一个城市产生了巨大的活力,它是城市的重要景观,也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政府和社会而言,消灭你,不再与你我无关,它关乎的是就业与社会稳定,关乎的是生活品质的定义与追求。



价值判断与社会文明


我国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在总则里旗帜鲜明地倡扬社会责任,几乎是全球公司法的通例。


资本总是带有原罪,需要科以社会责任以衡平和矫正。


然而,缺乏价值观的引领,资本裹挟之下的社会责任,却经常沦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此时,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这个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年代,终极追问是,如何处理人类与技术的关系?


卢梭在《论人类平等的起源》中提出的经典命题是,科技发展必然伴生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吗?


卢梭给了一个逆向的结论,认为人类应当对技术进步抱以积极而谨慎的态度,因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人伦社会,是一个伦理意义上的存在。


当下,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正在催生能够分析人类并跟人类展开交流的算法,这些算法的执行能力,将很快超越人类医生、司机、士兵与银行家,最终将数亿人挤出就业市场。


正当人们普遍担心失业问题时,苹果公司的CEO库克却更担心人们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没有价值观,没有同情心,没有对结果的敬畏之心。


“科技本身是不够的,一定要让科技与文化、人文结合起来,才可以让它理智。”已故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


无论技术如何进步,都不能以消灭人际交流为目的。


在资金与技术裹挟着商业利益一路狂奔的路上,一个最本源的问题是价值判断,即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否应当大面积、全方位地向生活消费领域渗透?


我们是否应当向欧美国家学习,将新技术更多地用于生产与制造领域?而在生活领域,慢,或许才是生命的本质。


生活的脚步,无须步履匆匆,紧赶慢赶,也赶不上地老天荒!




荐稿团招募



中国经济学人矩阵公众号(中国经济学人、经济深观察、经济学杂谈)组建荐稿团了!
 
如果您:

1.对中国宏观经济有浓厚兴趣
2.每天浏览大量优质经济类公众号文章
3.喜欢分享、交流经济类信息及观点

欢迎您加入我们核心的荐稿团,为我们遴选推送优质文章,一旦您推送的文章被录用,我们会在文章中标识您做出的贡献,我们每月会对选送录用最多的前3位朋友送上薄酬,以表感谢。

加入荐稿团,选送优质财经好文,起影响万千中产阶层的阅读品味和思想格局!


加入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好备注"荐稿“)



扫描二维码进入经济学人网站

快速方便地阅读中国经济学人矩阵的所有文章和往期精彩文章。


丨近期热文丨


在鹤岗,中国楼市的信仰被击碎了

天津首富跑了!他到底听到了什么风声

未来中国将经历一次至关重要的周期

中国穷人的孩子,正在被手机废掉

张五常:深圳会成为整个地球的经济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