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这份指南,亲测有效!
“听一场交响乐要四十分钟,看一部电影要两个小时,但一件艺术品应该看多久,美术馆却让你自己决定。” 我是个超爱逛美术馆的人,所以一看到这本书,我就立马买了读了,看完只想说,这份指南,真的很对! 以下我结合自己的经验随便聊聊。
01
—
美术馆的眼睛
警卫是这样一种人,他们每日每夜地面对着别人需要专程前来欣赏的艺术品、以及欣赏着艺术品的人们,但似乎没有人需要他们发表意见,和他们的交流也仅限于问问卫生间或者某件艺术品在哪里。 可如果他们对艺术品的所在了如指掌的话,也许他们对于艺术品本身也是很有见解的。 我在Asia Society看镰仓时代的佛教艺术展时,站在门口的警卫三番五次的踱步到我这里,先是问我是否喜欢这里的展品,再是给我送来了放大镜,告诉我我正在看的这件雕塑要放大了看才能更好欣赏它精巧的结构和微妙的色彩,并和我分享了他最爱的一件展品,最后在我走出展览时,他告诉我,他来自非洲的一个小国,在那里他本科读的是数学,明年他想去读一个统计。人们常说,Art is a conversation,而他给我的,就是一段不同视角的艺术对谈。 就好像我坐在马桶上把洗面奶背后的文字读了一遍又一遍,警卫们整天对着一件又一件展品生发出的无限感慨,要是没有人去倾听一下,实在也太可惜。
02
—
艺术在哪里结束,世界从哪里开始
艺术品和这个世界真的有界限吗? 如果有的话,那就是画框了。 洛杉矶的Getty Museum举办过一个专门的画框展,让大家把目光投向这些从来没人注意到的框,如果说绘画的是艺术家,那为什么做框的只能叫工匠呢? 画家把他对事物的理解投射在画里,而做框的人则把他对于画的理解倾注在了框中,并没有简单的几个公式就可以概括的装裱定律,这是如假包换的艺术品。 那些对于生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仪式感的人,画框就是如虎添翼的道具了,它可以是记忆的收集罐,也可以是情感的放大器,艺术在这里开始,但世界绝对没有在这里结束。
Louis Style French Frames @ J. Paul Getty Museum
利用一个画框和Freda Kahlo成为Twins @ MoMA
03
—
震惊我一下
所有求职的年轻人都被告诫,要Walk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那么观赏艺术(或者世界上任何东西)又何尝不是这样?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视频,一个精品店内有几位顾客在浏览,当他们好奇地想拉开衣服或者皮包的时候,里面就是一片血淋淋的景象,就好像拉开了动物的皮肤,内脏、血管和脂肪直接暴露出来。 顾客们吓了一跳,我也被恶心到一下。 当然这件作品更多的是教育意义,但更多的以死亡、色情、暴力为主体的艺术,如果你不能接受它们的话,你不能接受的其实是面对着它们的惊恐的自我,你的反感,你的排斥,使你在第一时间拒绝了它们,然后继续活在“艺术品就是好看的装饰品”的自欺欺人之中。 这本书认为:“美术馆是少数可以让我们自由地、相对纯粹地去体验震惊的公共场所,而这可以带来无与伦比的启迪意义。让我们珍惜这种自由,试着主动去承受这种打击吧。最终,它会让你变得更强大。”这可以说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之一。
04
—
完美的解药
另一个收获就是来自这一章:“世界上最棒的美术馆导览员就是你的孩子。”比起不懂装懂的游客,孩子们深谙提问的艺术,他们的每一个疑问都可以让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一件作品,而他们对于作品古怪的看法看似幼稚,实则有可能更贴近艺术家的原意。 艺术家极有可能都是一辈子没长大的小孩,只有这样才能对世界永远好奇、对生活永远热情。 孩子们不会被作品中浓烈的情感吓倒,也不会轻易地因为看不懂就发表“这也算艺术?”的评论,他们可能还无法理解深奥的文学和电影,但对于美术馆里那些极度抽象的作品,搞不好理解更加深刻。
孩子们会如何理解Rothko的画呢? @ MoMA
05
—
赤裸裸地欣赏裸体
去年有一件在网上被热议的事,就是有家长投诉一本明明编写的很好的性教育读本尺度太大,结果导致其在许多学校被弃用。 这样的家长很明显不懂得欣赏裸体的意义,为什么连自己的身体都没有办法直视呢? 也许让他们多来美术馆体会一下裸体的美,就会从少见多怪变成见怪不怪了吧。 我见过的最美的(半)裸体作品,就是卢浮宫内的Cupid and Psyche,当时身边人来人往还有些拥挤,但我完全被这座雕塑给震住了。 那种神族和人类的联结,要是再裸一些就更贴切了, 而这完全是圣洁的、崇高的,因为这是我们最本真的模样,不带遮掩和欺骗,脱下羞耻,只剩下热爱。 后来我又在大都会博物馆见到了这个作品的石膏草稿,体量更小,质地也更加粗糙,可是依然让我感动到无以复加。 好多年前《Elle》杂志的中文版曾经做过两次摄影大片,《大地的孩子》和《地球花园》,模特们全部裸体出镜,似乎与时装毫无联系,但我想这确实是殊途同归,一样坦诚,一样美。
Cupid And Psyche @ Musée du Louvre
Cupid And Psyche 的草稿 @ Metropolitan
06
—
To shoot or not to shoot
这其实也是我平时思考过多次的主题,因为我就特爱拍照。 曾经一次在MOMA,我给一好友拍照,然后路过的一位游客大妈投来了嫌弃的眼神。 我本人耻力高强,对她翻了个白眼,因为显然她什么都不懂。 在美术馆内的照片,拍的是对于作品的感受和想法,可以说是再创作。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许多人终日忙碌,哪来的机会慢慢地画一幅画呢,又或者自己的水平造诣就是不够原创什么,那么为何不趁着自己在美术馆情感满怀时拍下几张相呢。 再有一种情况是,艺术本身就是靠作品和观众合力完成的,你的第一瞬间错愕和感动,就由照片来捕捉吧。伦敦Tate曾经有过一次Olafur Eliasson的展览,叫Weather Project,数百根黄色的灯管组成一轮巨大的太阳,高悬在馆内,散发出的温柔日光充满了美术馆内曾经苍白的角落。 观众们或站或坐或躺,仰望着太阳,是为百废待兴的世界而感动,还是为支离破碎的末世而默哀,如果没有照片记录下这一张群像,我们也许永远不会知道。
有些作品就是要参与进去才好 @ Singapore ArtScience Museum
错位的现实 @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洽和的影像 @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07
—
“自拍”二字出现以前
我曾在National Gallery of Art发现过这样一个秘密,那就是盯着画家的自画像,有和他本人对视的效果。 我和梵高面面相觑了十分钟,然后他告诉了我他耳朵的秘密;然后我和达利又互相盯了十分钟,他企图把我吞噬,但我带着未来的冷静不为所动。 书中提到王尔德曾说:“每幅用心创作的肖像画,描绘的都不是模特,而是艺术家自已。”这样看来,以后和艺术家交流的机会更多了,哪怕人家早已仙去几百年。
梵高自画像 @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08
—
有关艺术的问题,请尽管提问
很多匆匆而过的游客总是会有意无意地错过美术馆里的免费导览,有的人则是有时间也不愿参加。 可是好的美术馆导览并不是照本宣科的讲解,而是带着导览员个人经历视角的艺术讨论。 Frick Collection里有个老太太,打扮精致、友好健谈,发现到了时间也只有一两个人等着参加导览,就到花园里主动询问别人要不要加入,我就是这样被她拉进队伍的,其实我已经逛完一圈在坐着休息了。 她事无巨细的讲解让我重新理解了一遍这个屋子,它的历史,甚至它可能的未来。 大家以后不妨问问导览员他们的最爱的作品是什么,说不定有大相径庭的惊喜。
09
—
坐下看看
美术馆里的凳子,就放在艺术品前面的那些,很有可能不是给你休息用的,而是让你换个角度和心态观赏作品的。 很可惜,MOMA里睡莲前面的长椅上全是坐着玩手机的人。 再换个角度说,椅子本身也是家具中最艺术的那一个,因为它直接探讨了人的身体(和心)如何与这个空间相处。如果你对椅子本身感兴趣的话,不要忘了访问纽约的Cooper 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除了庭院中就摆放着的转转椅之外,里面也有大量的设计师椅子。
那时候流行葛优躺 @ MoMA
椅子 @ Whitney Museum
10
—
借景的学问
讲到这个话题,苏州有话要说。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登峰造极之作,站在倚虹亭中就可以望见远处的北寺塔,塔又和园中的景致相得益彰,堪称借景的模范之作。 而毗邻的苏州博物馆又享受着拙政园的风景,贝聿铭亲自挑选的石头草木全都继承了苏州园林的风韵,在粉墙黛瓦下与一墙之隔的园林一唱一和。 苏州园林特有的窗户们也是一绝,每一扇都不一样,给满目的绿色增添了几何的禅意。 大都会博物馆中有一个苏州园林的仿作,还是请苏州的工匠专门过去造的,可是这千篇一律的窗户显然没有领会到精髓,看来高仿最多也只是高仿。
@ 苏州博物馆
高仿苏州园林 @ Metropolitan
11
—
不能不逛的地方
纪念品商店也是我逛美术馆必须的行程,收藏那些买不起买不到的真迹就全靠它,另外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衍生品,越看越喜欢,而且在这里给朋友买礼物也是最好的了。 京都的建仁寺藏有日本国宝——表屋宗达的《风神雷神图》,可相关纪念品可真是不多。 巧的是,我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又看到了尾形光琳临摹的版本,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店里买了框好的印刷品,现在就在我的书桌上,我正在打字的电脑旁,一抬眼就能又一次欣赏它,真是一种奇怪的幸福点。
風神雷神図屏風 @ 建仁寺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还想补充几点...
a
—
凑近一些,再近一些
远远地瞄一眼作品真的足够吗?我的建议是,凑近看,凑到警卫能允许的最大限度看。很多时候,作品的微观质感能让你产生生理层面的共鸣,比如说星月夜,梵高住院时候画的,它太有名了,每个人都在各种地方看到它无数遍了,可是当我没有真正站在MoMA的它跟前时,我不会想到它是那么具有蛊惑力。你知道画里的太阳是有厚度的吗?当我距离它只有20厘米的时候,每一道笔触都成了叩击灵魂的一阵风,从此我可以想象梵高是怎样肆意地完成这幅旷世杰作,星月夜对我而言,也不再是一团模糊的印象,而是真真切切地可以感受到的幻觉爆炸。
远眺Starry Night @ MoMA
近看又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这是画面中间偏左最大的那一颗星,Venus,像是一卷蓄势待发的能量 @ MoMA
b
—
常去常新
美术馆的展品们可不是十年如一日只有那些,其实每个馆都有着比展出作品多多了的藏品库,除了那些名震四海的作品可能一直在展出以外,其他展品很可能是会悄悄更换的,所以美术馆是个常去常新的地方,绝对不会因为你去年去过了今年再去就索然无味了。换展品届的翘楚就是Whitney Museum了,真的是三天两头就里外一新,稍微隔时间长一点再去就又像走迷宫一样。同时,美术馆们总有一些振奋人心的临时展览,比如大都会博物馆的科技与服饰展,或者MOMA的日本建筑师联展等等,数不胜数,可不要错过了。
某次临展上Iris van Herpen惊世骇俗的3D打印裙子 @ Metropolitan
c
—
饿了怎么办
很多人想不到的是,美术馆的餐厅也是研讨艺术的好地方,好多美术馆甚至不止一家餐厅。比如说Metropolitan,除了地下那个像学校食堂一样的餐厅不太推荐之外,其他几家不仅口味上佳,还可以一边饮茶一边观赏近在咫尺的艺术品,简直不能更惬意。而MoMA一层的The Modern更是米其林二星的Fine Dinning餐厅,落地窗外就是Sculpture Garden,在这里吃饭绝对赏心悦目。美术馆不仅餐厅厉害,本身的建筑也是一大看点,有的是名家设计独树一帜,比如说贝聿铭的National Gallery东馆,还有的是追求低调大隐隐于世,比如纽约的Morgan Library and Museum。如果在华盛顿特区最中央的大道上来来回回走一遭,你一定不会注意不到的就是Hirshhorn Museum,有点像一个腾空的烟灰缸,绕着这莫名其妙的造型散散步、吹吹风倒也是别地没有的体验。
凌空的一个圈 @ Hirshhorn Museum
这里曾经是运煤码头 @ 上海龙美术馆
最后要说的是,《如何参观美术馆》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小书,它的内容远远不止我提到的这些,比如说还有启发你如何欣赏静物、风景或者肖像画,探讨去美术馆的动机和认知,以及许多提升美术馆体验的小技巧等等,在此我就不剧透了。其实逛美术馆和欣赏艺术作品最重要是要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和体会自己的直觉和思考。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一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