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岩松 | MAD 的艺术作品

ZaomeDesign ZaomeDesign
2024-08-30


马岩松

MAD创始人、合伙人


出生于北京的马岩松,被誉为新一代建筑师中最重要的声音和代表,是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他致力于探寻建筑的未来之路,倡导把城市的密度、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起来,通过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走向一个全新的、以人的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文明时代。


从2002年设计浮游之岛开始,马岩松以“梦露大厦”、胡同泡泡32号、鄂尔多斯博物馆、中国木雕博物馆及假山等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实践着这一未来人居理想的宣言。同时,他还通过一系列国内外个展、出版物和艺术作品,与公众一起探讨城市与建筑的文化价值。



01大地之灯中国景德镇

马岩松受邀参加了第一届“艺术在浮梁2021--地方·发现”艺术节,并呈现装置作品《大地之灯》。

“艺术在浮梁” 是由瀚和文化发起,孙倩任总策划,大地艺术之父北川富朗担任项目顾问,通过艺术的力量挖掘本地魅力,助力乡村振兴,唤醒乡土和特色资源。

艺术节在景德镇浮梁县寒溪村举办,浮梁县除了具有世代传承的陶瓷文化,也是红茶的重要产地之一,这里丰富的陶土资源、便捷的水运及广袤的茶田,在历史上有着“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的景象。

茶田原貌,图片由“艺术在浮梁”项目组提供



装置作品位于寒溪村史子园地区。连绵起伏的山地,被广袤的茶田覆盖。山顶稀落生长的几棵针叶树,是这片区域制高点,从此处远眺,所见景色非常优美,却鲜有人登顶。

作品试图以最简单的方式对此进行回应,将茶田原本的自然曲线提取为装置的形态,使得被忽视的地景以一种新的方式漂浮于空中,成为显著的影像。在夜晚灯光亮起后,装置如灯塔般被茶山高高托起,从大地汲取能量,在最高点释放。不断生长的树木在其中形成动态剪影,生命的灵性与灯的热量融为一体。

《大地之灯》赋予原有的田野一个璀璨的顶点,一个目的地,唤起人们穿越茶田登顶的渴望,进一步探讨公共艺术的意义,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装置由一圈白色薄膜简单包围,作为新的媒介,天光、雾气、树丛、大地的光影变化是主体。周遭的环境透过薄膜呈现出虚实相映的景象,随观赏的方位和时间变化而不同。

迎光时作品本体凸显,如同茶田上漂浮的白云。背光时薄膜变成半透明,成为树影和远山的取景框。雾气中薄膜似透非透、影影绰绰,与田间升腾的水汽融为一体。夜晚装置变成一盏大地之灯,四种颜色缓缓变化,遥远呼应村庄灯火。装置底部铺设了观景平台,成为游客休憩、村民聚集和活动的公共空间。


《大地之灯》是马岩松继《光之隧道》之后的又一装置作品,目前正在“艺术在浮梁”展出,艺术节已于5月1日开幕,持续到6月1日。


02光之隧道日本越后妻有

2018年,由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参与了第七届日本“大地艺术祭—越后妻有三年展”,改造了一条有20多年历史的观光隧道,名为“光之隧道”。作品在展览中脱颖而出,成为艺术节上最具人气的项目。












“在马岩松的建筑里,建筑与自然无限靠近,其间仅隔一层‘皮膜’。日语里有个词叫‘虚实皮膜’,即为虚构与真实时常反转,分不清何为虚,何为实”。

——“越后妻有&濑户内海国际艺术祭”发起人北川富朗
“光之隧道”全长750米,由“天河”入口—隧道—观景台组成。隧道穿行于清津峡六方石构成的峡谷岩壁中,尽头处的“镜池”,水面、镜面、自然融合,映射出隧道外四季的风景,表现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美学意蕴。

▼天河(入口)


设计巧妙利用了隧道的长度和光线的递进感,营造出奇幻的空间视觉效果。

▼氤氲、昏暗的隧道灯光


▼观景台墙壁水滴状的镜子

▼隧道尽头豁然开朗的“镜池”

镜池的景象,是中国传统里“虚实相生”的意境,虚虚实实,亦真亦幻。一片水面将半圆的洞口反射成为完整的圆形镜面。光变成了画笔,水、阳光、天气的变幻变成了颜料,为自然增添诗意。










巧思







MAD首先在隧道入口处,新建了一座符合当地风貌的木屋,高耸的坡屋顶可以防止冬天的积雪。

▼ “天河”(纪念品商店&温泉足浴)
改造前 VS 改造后

建筑物一层是纪念品商店及咖啡厅,展示出售当地村民的手工艺品,也可短暂休憩。

▼入口吧台墙面绘制了隧道形态的图案

二层的温泉足浴池是一个暗空间,屋顶洞中的镜面巧妙地将建筑外的峡谷及水流反射至空中,成为了天上的河流。

▼二层温泉足浴

从入口径直走向隧道,昏暗灯光,配衬着层次丰富的玄妙轻音乐,气氛瞬时变得神秘、微妙,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心、想象力被无限放大。

▼隧道中不同色彩的昏暗空间


第二观景台中央的“泡泡”实际是一处卫生间,单面透视镜使得只有室内可看穿室外。“泡泡”内的使用者,就像是实现了无数人儿时当“隐形人”的愿望,不被人发现,看游人百态,静对自然。


▼“泡泡”卫生间

MAD在观景台墙壁上加装了多面像水滴形状的镜子,就像是在沉闷坚实的穹顶凿开一个个通往未知空间的洞,人们在现实与超现实两极之间,寻找自己的定位。

▼观景台墙壁上加装了多面水滴形状的镜子

▼观景台改造前

隧道的尽头——镜池是项目的高潮部分。

MAD将清津峡溪水引入形成镜面,将半圆的洞口反射成为一个完整的圆形的富有诗意的画面。洞顶墙壁铺设的磨砂不锈钢板将外面的山水天空的光线反射到隧道内部,内和外的边界模糊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也虚化了现实的天空和云。


▼一片水面将半圆的洞口反射成为一个完整的圆形的时光通道


▼光之隧道 | 清津峡隧道改造记录视频



03天镜意大利米兰


米兰老城一处来自十六世纪的历史建筑中

“天镜”从不同角度重新定义了空间的维度

仿若无物、“漂浮”在空中

仿佛四重界限之外,空间与天地间的“第五界限”。

庭院里的水景地面,犹如明镜般明亮。

现实与倒影虚实交替,让人分不清界限。





人在空间内行走,画面有情有景,

像是游走在水面上,又像是在云端漫步。



通过“天镜”从地观天,像是望向浩瀚无尽的宇宙

更加关注内心,以及与天地间的互动、对话。






04无际意大利米兰


2016年4月11日,受意大利媒体Interni邀请,MAD创作的公共空间装置作品“无际”在2016米兰设计周中展出。作品位于米兰大学Cortile d’Onore的中央庭院,在“打开边界”的展览命题下,尝试捕捉并诠释风和光线对环境造成的变化,创造出温暖、灵动、自由的新空间,带来开放、交流、对话的氛围,提出新的思路。



马岩松称:“建筑师一直热衷于讨论和定义‘边界’,让建筑划分空间和功能,区分自然和人工;而社会上也存在着各种有形无形的‘边界’。‘边界’区分并保护了差异性,但同时却可能阻挡了开放与交流。相对于打破这些边界,我想让边界变得更有活力、更有意思。所以我们决定在传统建筑严格定义的庭院空间和室内空间的边界做这样的尝试,创造一个模糊传统和当代、内和外的新型公共空间。边界可以不是一条线,区分内外。”


由ETFE材料制作而成的幕障从传统建筑拱券向庭院地面延展,形成一个新的三角形空间。空间随着阳光的透射和风的流动不断变化,成为人们日常休憩交流的公共场所。





05骨椅“Gu” Chair



MAD × Sawaya & Moroni


 “骨椅”参考了人体骨骼,仿佛自然的人体曲线。

像是正在呼吸生长的有机体,

同时也是一件生动的雕塑艺术品。



有机的形态,完美的线条,

配以重重打磨的木质,

落落大方、优雅简约。





06“平潭”灯"Pingtan" Lamp




MAD × Artemide


光,无论之于自然还是建筑,都启示着生机

MAD将曾经设计的平潭艺术博物馆重新演绎:

将大尺度的大地景观转化成小尺度的情景重现



平潭艺术博物馆:

大海、沙滩、绿洲、山坡平缓地变幻交接,

似是而非的空间关系,与远山借景、呼应。

“平潭”渐明渐暗、抽象但充满诗意的灯光,

即便在室内,

也可让人们想象身处在自然中的感官体验。


注:本文中资料内容以及图片均由MAD提供

未经授权,禁止以ZaomeDesign编辑版本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海口云洞图书馆参观记丨MAD


MAD嘉兴市民中心效果图惊艳发布,预计2023年底建成


绝美!MAD设计的“海口晓岛”正式启幕!


拒绝大拆大建!当地村民看到MAD「穹顶下的村庄」方案时,会心头一暖吧?


MAD新作:嘉兴“森林中的火车站”将于今年建成


MAD新作 | “雪山下的大帐篷”,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永久会址落成


将老北京“捧在手心”!MAD新作:乐成四合院幼儿园


MAD在欧洲的首个文化项目:荷兰Fenix移民博物馆开始施工!


水的力量!MAD公布2024巴黎奥运会水上运动中心竞赛设计方案


MAD新作 | “深圳湾文化广场”方案曝光!艺术与生活终将在顶峰相遇


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在看” | 把本号分享给你的朋友 | 欢迎留言投稿交流 | 微博@ZaomeDesig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ZaomeDesig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