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哲学研究》2020年第11期目录及重点文章摘要

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 2021-09-22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


目录


摘要 


以哲学把握经济的基本方式


韩庆祥

[摘要]理解“经济哲学”的一个原点,就是阐释“经济哲学”概念,我国经济哲学研究就始于对这个原点的理解。哲学界对“经济哲学”的研究作出了学术贡献,在实践上也自觉将其意义彰显出来。这体现在不断反思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超越经济活动的“局限性”,矫正经济活动的“偏执性”,规制我国经济活动的正确方向,也发挥经济哲学的“猫头鹰”“雄鸡”“啄木鸟”功能,展现“哲学”、尤其是“经济哲学”的本质。这集中体现在对经济活动的本体论理解、认识论分析、辩证法阐释、价值观解读和人学追问。这五个维度实际上是哲学把握经济的基本方式。

[关键词]经济哲学  哲学维度  基本方式

[中图分类号]A81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经学何以入哲学?——兼与赵汀阳先生商榷


吴飞

[摘要]本文是讨论经学与哲学关系之作,并尝试对赵汀阳先生《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一文中的说法作出回应。赵先生文中主张哲学应该讨论本源问题,中国传统思想不乏对本源问题的讨论,但由于经学传统与心学传统的相继兴起而丧失。笔者非常同意,哲学应该讨论本源问题,但并不认为本源问题指的就是逻辑-语言的本源问题,而应该是生活经验的本源问题。无论在中西文明中,经学都不止是回答本源问题的范例,而且构成了生活经验的骨架。笔者将经典分为原始经典与创作经典两类,认为原始经典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往往溢出理论的解释;创作经典虽是理论体系的建构,却基于原始经典。《荷马史诗》《旧约全书》《诗》《书》都是原始经典,对它们的不断回归与诠释,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哲学创造力,且深刻地塑造着当下的生活。在与西方哲学传统的对话中,我们会以哲学的方式对六经重新发问,发掘其中更深的本源哲学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追求逻辑-语言问题。

[关键词]经学  本源问题  生活经验  原始经典  创作经典

[中图分类号]B01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作为“学问”和“思想”的西方哲学研究——从《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一文谈起


王齐

[摘要]赵汀阳在《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一文中对当前汉语西方哲学研究提出了较多“复述”、较少“意义续篇”书写的批评。在接受这个批评并承认书写“意义续篇”是汉语西方哲学研究的最终旨归的前提下,本文尝试论证,考虑到西方哲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批量引入中国且研究时间较短、与本源文化差距较大等现实因素,尤其考虑到赵汀阳提出的“当代性”概念,在当代中国哲学知识体系建设当中,作为“学问”的西方哲学研究仍有其不可忽视的建设性意义,在西方哲学著作的文本转化、基础研究、正本清源等方面,学界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作为“学问”的西方哲学建设是书写“意义续篇”的前提,更是中西哲学在未来共同创制一种“新概念的哲学”的保证。本文对赵汀阳对哲学史概念的质疑和“哲学之城”的构想也做了简要回应。

[关键词]汉语西方哲学  哲学史  学问  思想  当代性

[中图分类号]B01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郑玄易学中的天道与政教


谷继明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易学最主要的是郑玄、王弼两家。李鼎祚评骘两家说:“郑则多参天象,王乃全释人事。”此语颇嫌武断,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郑玄所谓的“天象”及“天道”。有别于王弼抽象化的天道论述,郑玄将天道与天象紧密关联,建立了具体而形上的天道论述。相比于以体用模式以及按照时间生成顺序来理解形上-形下结构,基于空间的意象来理解其实更符合其本义。形而上之天道,便是人被造之来源;形而下之器具,便是人展现自身创造性、参天地化育之结果。在这样一种空间意识的理解中,“形上-形下”之分不是抽象与具体之别,而是本源与生成之分。天道因此在郑玄那里成为其“政教”的本原,而以二十八宿、干支等体系来解释或理解具体的天道,是郑玄“爻辰说”这一象数体例的形上学来源和政治学目的。以此对照王弼的言象意理路,有助于揭示六朝时期郑王两家此消彼长的思想实质。

[关键词]郑玄  天道  政教  爻辰  形上形下

[中图分类号]B234.93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内在与超越:奥古斯丁的宇宙目的论


吴功青

[摘要]奥古斯丁在对《创世记》的解释中,逐步发展出一套基督教的宇宙目的论。受柏拉图《蒂迈欧篇》以及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奥古斯丁主张宇宙的秩序根源于上帝对质料的赋形。“赋形说”并不意味着奥古斯丁的宇宙论仅仅是“外在主义”的:一方面,奥古斯丁理解的质料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有着朝向形式的主动潜能;另一方面,奥古斯丁对“种子理式”的论述,表明宇宙具有合乎理性的内在秩序。同时,他的宇宙目的论亦始终无法脱离外在主义的危险。这表现在,无论质料具有多大的主动性,它都对外在的形式有抵抗的冲动(恶);万物虽然具有“种子理式”,但保存和维持这一形式的力量仍在上帝自身。奥古斯丁宇宙目的论的内在性和外在性,从根子上源自上帝的内在性和超越性。内在性和超越性的张力,不仅困扰着奥古斯丁,而且潜伏于基督教思想深处,成为困扰中世纪哲学和现代哲学的难题。

[关键词]宇宙目的论  赋形  种子理式  内在与超越  神意

[中图分类号]B503.14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刊

微信号 : zhexueyj

微信编辑:李颂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