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棵树|紫薇(18)
这周四是立夏节气,立夏一过暑热天气也即将开始。不过青岛这周的最高温度才刚到20℃,仍然凉爽宜人,是“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的最美时节。
这周因为特殊原因没去中山公园看紫薇,只在家附近的贮水山公园转了一圈。
进入5月所有的紫薇都在忙着同一件事,即快速长出叶片,快速抽生枝条,让树叶铺展出庞大的空间结构,以便制造更多的能量,为开花结果做好准备。
紫薇的新叶整齐有序地排列在幼茎上。相邻的叶片之间错开一定的角度,互不重叠遮挡,这样可以让每片叶子最大限度地接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这种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的方式排列而不重叠的现象称为叶镶嵌。
紫薇的镶嵌叶,截图自黄凤云老师的PPT课件▼
一片叶子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这样的叶子叫完全叶,有些植物的叶片没有托叶,称为不完全叶。
完全叶,截图自黄凤云老师的PPT课件▼
电子版《中国植物志》对紫薇属叶片的的描述是“托叶极小,圆锥状,脱落” 。在新长出来的紫薇叶片上,我始终没找到它的圆锥状托叶在哪儿,也不知道它是何时脱落的。
电子版《中国植物志》截图▼
紫薇叶片▼
紫薇的叶片尽管看起来都非常相似,但每片叶子都是一系列独特细胞分裂和扩张的产物,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它们每一片都是独特的存在。
虽然在外形上每片叶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它们都有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表皮在叶的最外层,是覆盖在叶片上下表面的一层或多层细胞,有保护作用,表皮上有气孔,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也是水汽蒸腾的通道。
叶肉在上下表皮之间,内含丰富的叶绿体,有制造和贮藏养料的作用;叶片的两面因受光不同,内部结构也不同,近上表皮部位的细胞长柱形,呈栅栏状,称为栅栏组织。近下表皮的细胞排列不整齐,疏松,有很多间隙,称为海绵组织。海绵组织中叶绿体数目也较少,因此叶片的上表面比下表面更绿。
叶脉是埋在叶肉中的维管组织,有输导和支撑作用。
紫薇新枝的腋芽已长出▼
叶片将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糖类,然后糖类为植物的生长提供燃料,同时也为所有的动物,包括我们人类提供食物来源。
贮水山脚下的紫薇刚长出嫩叶就引来了一些植食性昆虫。我在紫薇叶片上发现了紫薇长斑蚜小若虫以及夜蛾幼虫等。
紫薇长斑蚜小若虫▼
紫薇长斑蚜是一种专门危害紫薇的蚜虫,对紫薇具有一定的专一性,主要分布在紫薇叶片的背面。一年可以发生十几代。被紫薇长斑蚜吸食的叶片往往会扭曲、皱缩。
紫薇叶片上的夜蛾幼虫通体碧绿,趴在叶片上啃噬叶肉。
某夜蛾幼虫▼
夜蛾是鳞翅目夜蛾科的通称。全世界约2万种,中国约1600种。被夜蛾幼虫啃食的叶片有残缺的孔洞。
一只大蚊落在紫薇叶片上▼
大蚊属双翅目,大蚊科,体细长似蚊,足长,飞行慢,常见于水边或植物丛中,不叮咬人或牲畜。
某种蜘蛛也开始在紫薇叶片上巡视▼
紫薇叶上另一种不知道名字的小白蛾▼
螳螂也在紫薇树上搭起了房子,在一棵紫薇上看到了两个螳螂卵鞘▼
在未修剪的几棵紫薇上,部分叶片卷曲,外被白粉,是生了一种由真菌感染的白粉病。紫薇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并且嫩叶比老叶更容易被侵染,该病也危害花芽。
感染白粉病的枝条▼
不止是在紫薇上,其它植物上也看到了一些昆虫。
桂花树上有一只美国白蛾雌成虫,叶片上还有大片淡绿色的虫卵。
美国白蛾雌成虫及卵▼
在二月兰的叶片上,也看到了很多蜿蜒的虫道,是某种潜叶昆虫取食留下的痕迹。幼虫潜入叶片当中,只取食叶肉组织,不破坏上下表皮,在叶片上留下一条条宛如“迷宫”的虫道。
二月兰叶片上某潜叶昆虫留下的蜿蜒虫道▼
五一假期出门做核酸,在小区的紫藤上拍到了一只点蜂缘蝽。点蜂缘蝽是半翅目,缘蝽科。
点蜂缘蝽▼
紫藤开得繁盛,引来不少大个头的黄胸木蜂。黄胸木蜂体型大,飞行时发出巨大的嗡嗡声。
黄胸木蜂▼
另外,上周拍的不知名虫巢被群主夏老师找到了确切答案,原来是臭椿皮蛾的巢。
臭椿皮蛾巢▼
这周关于的紫薇的观察记录就是这些了。
最后发几张窗外的风景,暂时禁足在教堂对面的这栋楼上,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