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感觉的逻辑”,40余名艺术家以图像生成感知的空间
艺术家的当代影像协奏曲
以图像生成感知的空间
“感觉的逻辑——第五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南山区平行展”将于本周五(11月19日)在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开展。
本次展览由杨勇担任策展人,呼应主展场主题“城市·活力”,邀请来自国内外40余名艺术家,从自然、城市、技术、情感、日常生活等不同维度展示以摄影为媒介的艺术作品110多件。
“感觉的逻辑”在艺术家的理性判断和感性想象下,建构出一个复杂而多元的共生图景,使得观者从中感受到涌动着生命活力的当代社会。
韩磊,《南京》,摄影,2017
Han Lei, Nanjing, Photography, 2017
照片是艺术家韩磊的主要日常消耗品,它们是各种情感类型的集散地,维持着艺术家和被摄体之间始终存在的某种阻滞和保持对强烈形象的好奇心。
克里斯托弗·科尔维尔,《空隙》,选自《龄期》系列,摄影,2008-2011
Christopher Colville, Lacuna, The Instar Series, Photograhy, 2008-2011
克里斯托弗·科尔维尔的《龄期》系列把世界当作神秘之物去体验,他将沙漠的严酷环境与人的极端情感联系在一起,探索荒野与当代城市的碰撞。
玛丽安·穆勒,《潜穴》,包含158张摄影的幻灯片、声音,18分50秒
Marianne Mueller, Dive_Cave, Slideshow with 158 photographs, Sound, 18'50''
玛丽安·穆勒用18分50秒的录像作品《潜穴》构建出了一种宛如置身洞穴的体验。录像插入了出自《Diver》专辑中的一段音乐,该专辑是小提琴家托拜厄斯·帕雷西格的作品,它给予了画面一种空间感,让观者在远古地质建造和主题的当代性之间摆荡。
蒋志,《无色之三》,摄影,2017
Jiang Zhi, No Form No. 3, Photography, 2017
蒋志在《无色》系列中探讨任何事物和材料都有形成风景的可能。
严佳林,《白夜》,摄影,2018-2020
Yan Jialin, White Night, Photography, 2018-2020
严佳林通过图像探索亲密关系和自我意识,《白夜》系列以日常角度思考年轻人之间的情感记忆。
梁嘉欣,《无题》,《荔枝树下》系列,摄影,2020
Liang Jiaxin, Untitled, The Under the Lychee Tree Series, Photography, 2020
梁嘉欣对东南沿海地区民间神话和传说的重新解读和探索,在系列作品《荔枝树下》系列连接历史景观和物件的既定符号,触及记忆、悲伤和轮回循环的命题。
马六明,《芬·马六明》,摄影,1993
Ma Liuming, Fen-Ma Liuming, Photography, 1993
在永不停息的身体探索中寻找潜在的思考维度,马六明穿着女装塑造行为中的表象。
胡为一,《侵蚀——玉龙雪山No:5》,摄影、综合媒介,2021
Hu Weiyi, Erosion—Yulong Snow Mountain No. 5, Photography, Mixed media, 2021
胡为一采用自身的胃液处理胶片,香格里拉的景观被覆盖在浑浊的液体下,《侵蚀》系列作品既是胡为一对自然图景的复制,也是其个人与自己的映射的对象的相遇。
钱儒雅,《易碎品》,摄影,2019至今
Qian Ruya, Fragile, Photography, from 2019 to present
钱儒雅在长期项目《易碎品》中,身穿缝着软镜子的衣服与人互动,映照周围环境的衣服显现个体和群体之间矛盾的关系。
贾克琳·莱特,《重新利用的树皮》,选自《手工艺品》系列,摄影,2013
Jaclyn Wright, Repurposed Tree Bark, The Artifacts Series, Photography, 2013
贾克琳·莱特在物理迁移中展示研究者的思考路径,《手工艺品》对不同文化的养护思路作出了回应,模拟了研究者对信息进行的存储、分类和记录过程。
马司亮,《自我管理的问题》,摄影,2018
Ma Siliang, Problems on Self-censorship, Photography, 2018
从日常叙事中把视觉符号分离出来,马司亮的《自我管理的问题》通过修改、挪用和重新排列使之陌生化,最终指向对意义本身的怀疑。以图像作为指引,观者能通过艺术家的身体思考现实的命题。
王宁德,《无名NO.42》,摄影,2017
Wang Ningde, No Name NO.42, Photography, 2017
王宁德没有让照片成为时间的容器,他用摄影的方式从不同城市的墙壁上收集了大量覆盖小广告的痕迹,这些笔触记录了两种人群的对抗和矛盾。
刘思麟, I’m everywhere-Andy Warhol&Celine Liu,摄影,2014
Liu Silin, I’m everywhere-Andy Warhol&Celine Liu, Photography, 2014
刘思麟以虚构的形象Celine Liu穿越在不同的场景,在 I'm everywhere (《我无处不在》) 系列作品中保持对时间、空间及存在的怀疑与思考。
吴雨航,《舛误幻影》系列,摄影、混合媒介,2018-2019
Wu Yuhang, The Wrong Phantom Series, Photography, Mixed media, 2018-2019
吴雨航的议题则对准成像的媒介,过期的撕拉片相纸成像《舛误幻影》将撕扯的观感融进画面中,形成新的视觉语言。
阿米莉亚·科诺,《沙子和静电》,选自《银色空间》系列,数字图像、明胶银印,2017
Amelia Konow, Sand and Static, The Silver Space Series, Digital image, Gelatin silver print and dye, 2017
阿米莉亚·科诺使用天文学数据库中的数字图像作为起点,她在暗室中使用实验技术在老式明胶银纸上打印出《银色空间》系列。
姚明峰,《并置#8d4a16》,数字图像,2021
Yao Mingfeng, Juxtaposition #8d4a16, Digital image, 2021
姚明峰提取图像中的颜色和其所对应的十六进制代码,并将其按数字图像中颜色分布的机制来排列,和去色的图像拼接在一起形成《并置》系列,探讨数字时代的真实。
(按首字母顺序排列)
阿米莉亚·科诺(Amelia Konow)| 美国
邓启鹏|中国,深圳
韩磊 |中国,郑州
胡为一|中国,上海
蒋志 |中国,北京
贾克琳·莱特(Jaclyn Wright)|美国
克里斯托弗·科尔维尔(Christopher Colville )| 美国
赖雨青|中国,深圳
李俊 |中国,成都
李是竞|中国,深圳
厉槟源|中国,北京
梁浩 |中国,北京
梁嘉欣|中国,深圳
梁荣 |中国,深圳
刘思麟|中国,北京
刘应力|中国,深圳
罗永进|中国,上海
LILY SHU|中国,哈尔滨
迈克尔·博登曼(Michael Bodenmann)|瑞士
玛丽安·穆勒(Marianne Mueller)|瑞士
马镝 | 中国,北京
马灵丽| 中国,北京
马六明| 中国,北京
马司亮| 中国,北京
缪晓春| 中国,北京
鸟头 | 中国,上海
钱儒雅| 中国,上海
商怡然| 中国,广州
史建 | 中国,深圳
谭荔洁| 中国,深圳
庹宾 | 中国,深圳
王菲雨| 中国,杭州
王宁德| 中国,北京
王苡沫| 中国,重庆
王友身| 中国,北京
吴雨航| 中国,重庆
徐子薇| 中国,深圳
严佳林| 中国,福州
姚明峰| 中国,深圳
张永基| 中国,北京
感觉的逻辑——第五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南山区平行展
展期:2021年11月19日至12月15日
每日10:00至18:00(逢周一闭馆,节假日等特殊时期开放时间根据公告而定)
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
交通:地铁二号线侨城北B出口,步行684米
主办: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
承办:深圳市摄影家协会/深圳市南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深圳市上启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鸣谢: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华侨城华南投资有限公司
场地支持:深圳华侨城创意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红树林画廊/TONG画廊+项目空间
(图片致谢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