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玩具真的有性别吗?他们做了一个实验……

2017-10-17 黄婷婷 橙雨伞




我家孩子快四岁了,家里玩具无数:交通工具、毛绒玩偶、恐龙模型、球、拼图、串珠、过家家套装、工具台套装、医生套装、橡皮泥、音乐玩具……简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了。但奇怪的是,亲戚朋友们送她最多的还是娃娃和毛绒玩具,哪怕她最爱的其实是车和恐龙。

 

这是为什么?

 

你也许觉得我废话:“女孩子嘛,当然送小女生的玩具啦。要是男生我们肯定送车和枪,对吧?”

 

我能理解按照社会一般法则,那是最稳妥安全的选择,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法则给具打上性别标签?为什么女孩子适合玩娃娃和毛绒玩具而男孩子适合玩车和枪,反过来不行么?

 

玩具有性别么?

 

去玩具城走走,会看到“男孩玩具”区和“女孩玩具”区;在购物网站上瞅瞅,也能发现不少商家把自己的玩具标注成“男孩玩具”、“女孩玩具”。



在某宝随便一找就能发现不少贴着“性别标签”的玩具:枪、机器人、工具台都是男孩的,女孩负责过家家就好了

 

BBC拍摄了一部小短片《性别差异:男孩玩具vs女孩玩具》,它提出了一个问题:

 

“性别差异”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我们对待男孩和女孩的方式造成的?

 

他们因此设计了一个实验。



娃娃和毛绒玩具属于“女孩玩具”,而车和更具空间感的积木则是“男孩玩具”。是不是比较符合我们的一般认知?

 

实验本身的设定很有趣,实验人员找来几个小男孩和小女孩让他们互换衣服,让女孩Marnie变身成男孩Oliver,男孩Edward则成了Sophie(别说,换装后还真不太看得出来真实性别)。


她变成了“他”


而他变成了“她”

 

实验人员将孩子放在摆满各类玩具的毯子上,邀请成人志愿者陪孩子玩耍,观察他们之间的互动。



第一名志愿者很自然地给了“Sophie”(实际上为男孩Edward)娃娃,又陆续拿给“她”毛绒摇铃、河马和小猫。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当“Sophie”自己拿起机器人玩具时,志愿者仍坚定地用毛绒摇铃吸引“她”的注意,并换走了小机器人(很好奇在面对一个她眼中的男孩时,她是否还会这样做?)



整个过程中她都没给“Sophie”任何可以锻炼空间认知或肢体运动的玩具。陪玩结束后她很开心地告诉实验人员:“我觉得她特别喜欢那个粉色娃娃呢!”

 


当实验人员告诉她“Sophie”其实是“Edward”时,志愿者超级惊讶。

 

她承认当时的心态是:“我可能想着她是个小女孩,我得给她女孩子玩的东西。”——是不是跟我们大多数人的想法很类似?

 

片中展现的第二名志愿者是男性,但他的表现与之前的人没什么两样,毛绒玩具还是他陪女孩玩耍时的最重要道具。

 

第三位志愿者陪玩的对象是“Oliver”(实际上是被打扮成男孩的小女孩Marinie)。志愿者给了Oliver机器人玩具、绕珠(空间认知玩具)以及用来认识形状的积木。

 


实验人员问志愿者:“你选择的那些 45 33618 45 15262 0 0 1101 0 0:00:30 0:00:13 0:00:17 3206可以说是‘男孩玩具’吧?”

 

志愿者:“可能在我潜意识里是这样吧。我只是顺手从身边把这些玩具拿起了而已,但可能我的潜意识自动做了选择。”



而当实验人员告诉她“Oliver”的真实性别时,她马上意识到这一切都是性别刻板印象在作怪:“(我对孩子性别的判断)影响了我对待孩子的方式”。她同时承认自己的行为具有引导性。

 

第四名志愿者带着打扮成男孩的Marnie举高高、骑木马,陪她玩机器人、小车和拼图。

 

所有志愿者无论男女都表现出相似的性别偏见:给男孩机器人、小车,陪他们玩空间认知和体能锻炼的游戏;会给女孩选择娃娃和毛绒玩具,却不玩空间认知和体能锻炼的游戏。

 

短片问观众一个问题:

 

男性在数学、空间认知及肢体运动等领域都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这是由于男性天生更擅长这些事还是由于他们得到了更多培养?

 

每个女孩在成长过程中都听过“女孩理科不如男孩”的论断吧?前段时间谷歌爆出的“备忘录门”也说明偏见有多深。备忘录的始作俑者Damore先生竟然煞有介事地宣称女人由于生理、心理等因素,天生就不适合编程。

 

果真如此么?

 


如果有人告诉你,当孩子们经常玩空间认知类游戏时,他们的大脑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就会出现生理性变化时,你还坚持认为在这个方面男孩天生就比女孩强么?看看这些志愿者的反应就知道,女孩子有多难接触到这样的训练,而男孩子玩这类游戏却显得理所应当。

 


性别偏见带来的死循环


回到短片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

 

“性别差异”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我们对待男孩和女孩的方式造成的?

 

我认为这个小实验足以说明,性别偏见会导致人们以非常不同的方式养育男孩和女孩,比如选择不同的玩具和游戏,而这些差异化的选择会对孩子成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让男人和女人变得更为不同。

 

这是一个死循环。举个例子:

 

人们认为男孩空间感更好,因此带男孩玩空间认知游戏,游戏会对影响男孩生理结构让他们成长为空间感好的人,而这个结果又会被人们拿来证明“男孩空间感好”;

 

而女孩子由于很少接触有助于空间感形成的玩具和游戏,导致这部分潜能不能得到充分开发,长大后可能空间感差,从而强化了“女孩空间感不如男孩”的性别偏见。

 

最终,这些因社会建构造成的性别差异却成了人们口耳相传的“男女天生不同”的证据,刻板印象也随之固化。



实验后对志愿者们的采访也引人深思。志愿者们很快意识到刻板印象对自己影响有多深。



有志愿者表示以后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会更注意平等地对待男孩和女孩,给他们同等机会做自己。



最震惊是那些自认为思想开明,不会因对方性别而区别对待的人,结果发现性别刻板印象早已深深根植入自己的潜意识中。


但没想到自己还是这样做了,说明“男女有别”的social norm力量有多大

 

男权社会下的刻板印象


玩具和游戏没有性别。对它们进行分类只意味着锻炼的能力有所不同,跟玩它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没有任何关系。

 

那为什么会形成某些玩具属于男孩,另一些属于女孩,还有一些是偏中性的印象呢?



说来说去还是男权社会的锅。

 

玩耍的意义可不仅仅在于打发小朋友无聊的成长时光,更重要的是以有趣的方式锻炼Ta成人后所需的各项技能。

 

当女性的性别角色被限定在“主内”上,要求她们温柔贤淑,能干又顺从就显得非常自然,所以过家家、照顾娃娃和毛绒玩偶就是对女人日后生活的最好训练。而男性的社会角色要求他们变得勇猛,具有出色的体能和不错的方向感,因此枪、积木、运动类玩具成为“男孩专属”也似乎容易理解了。


商业社会进一步加深了这一刻板印象

 

就像“蓝色代表男孩,粉色代表女孩”是典型的营销策略的产物一样(是的,仅仅几十年前还认为应该用蓝色代表女孩,而用粉色代表男孩),商人们抓住大众对“正常性别”(gender normal)的认同心理,用带有“男孩玩具”/“女孩玩具”的标签吸引相应性别孩子的家长——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个正常的男(女)孩。

 

我们的孩子就在这些观念产物的压力下不断被形塑,不得不局限在简单粗暴的“性别的壳”里。

 

好在现代社会已经开始认识到这种情况的危害,像美国“玩具反斗城”2013年就在“Let Toys Be Toys”等团体的压力下取消了将门市玩具按男童或女童分类的做法,而只按适合年龄、品牌及品种划分。

 

玩具没有性别,请给我们的孩子同等的机会去选择。正如男孩可以温柔细心,女孩也能够勇敢无畏,男孩当然可以玩娃娃,女孩也自然可以舞刀弄枪。


性别不是阻碍他们做自己的理由,玩具也不是。



看到某品牌机器人玩具的广告宣传,感觉希望就在前方。


作者


黄婷婷

瑞典隆德大学人权法硕士,公号狗,关心“育儿中的人权”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新媒体实习生招聘:严肃活泼的女性公益项目欢迎你



好莱坞巨头涉性骚扰炸开锅!职场人必备的的7大应对干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