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因为我,妈妈就不会被打了” | 知识库
主人公是一名遭遇来自父亲体罚和目睹父母间家庭暴力的儿童(即家暴目睹儿),成年之后,她为自己年少无心与父亲的共谋感到深深的自责。
然而,这并不是她的错,她和母亲一样,都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怎么可能忤逆“崇高权威”的父亲呢?
当“至高无上”的父亲对自己的行为毫无反思用拳头解决一切“问题”时,一个认命的觉得难以走出暴力的母亲诞生了,而主人公我则自觉地背起了十字架,认为母亲遭遇暴力的经历都是自己的错。
在家庭暴力领域,研究人员发现:遭受暴力对儿童会造成深远的影响,家长越是对子女实施家庭暴力,子女越容易出现情绪性问题行为。
另一方面,那些自身并未遭遇过暴力对待的孩子,目睹父母之间的冲突后,更可能出现神经症性的行为问题(比如对很多人和事情都采取无视的态度,但内心又渴望被认同/被关注);而那些自身曾遭遇暴力对待的孩子,目睹父母之间的冲突后,则更可能出现违纪行为或者反社会性的行为。
总体而言,无论自身是否遭受过暴力对待, 只要目睹父母之间的冲突, 就有可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具体表现如下:
1. 生理方面:头痛、胃痛、容易疲倦、抵抗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挑食或嗜吃等饮食问题、发育迟缓,包括智力、语言或身体发展。
2. 心理方面:自我价值感低、自卑、感到自责、罪恶感、羞耻、无助、对施暴者有敌意与恨意、伴随精神疾病,如焦虑等。
3. 情绪方面:压抑、害怕、出现严重分离焦虑、恐慌、愤怒、哭泣。
4. 行为方面:尿床、吸吮手指等退化行为、做恶梦、过度表现讨好、用暴力解决事情或表达、破坏性行为、自我伤害、逃学逃家等。
5. 其他:人际关系不佳、学业成就低或异常用功、过于早熟等。
暴力的代际传递
研究发现,成年男性严重躯体施暴行为与儿童期受虐有着密切关系,正如暴力代际传递理论指出的一样:
生长在暴力家庭中的人,通过习得的行为,可将暴力直接传递给下一代,由此形成一个暴力不断再生的循环。
有过施暴经历和倾向的人可能曾经在童年目睹过父母之间有暴力行为,或者曾经遭受其他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暴力。然而,一味强调代际传递,也会忽略每个个体有可能改变现状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曦影及其同事比较了十名施虐男性和十名性别平等男,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
虽然他们小时候都有过类似的目睹家庭暴力和遭遇体罚的经历,为什么一些人重蹈覆辙、成为施暴男性?有些人则能拨云见日,开启新的道路?
他们发现,这些男性如何认知过去经历的暴力对他们目前的行为有着直接导向性的作用:
如果他们认为暴力是父母“爱子心切,不打不成才”,他们很可能成为与父亲一样霸道的丈夫和父亲;
如果他们认识到父亲行为的危害,并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完全不同的新好男人,他则有可能成为性别平等男,走上不一样的道路。
如何帮助家暴目睹儿走出阴影?
首先,建立和谐的夫妻关系,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作为父母要有意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积极避免风险性因素的产生,如尽量避免当着孩子面争吵;同时,父母要关注儿童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情绪变化等比较隐蔽的方面。
其次,学校应当在学生心理诊断和辅导上有所重视和努力。
学校老师要对身边异常反应和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进行主动了解和报告,学校应该详细的学生档案,并且保持动态更新,与家长建立合作性的密切联系。
学校如发现儿童目睹或遭遇暴力,应依法向相关部门报告。
作者
文娜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