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受周总理邀请访华的老奶奶,竟发表过这样的“荡妇宣言”?

西瓜季节 橙雨伞 2019-07-12



2019年3月29日,一位酷女孩去世了。


她叫阿涅斯·瓦尔达,享年九十岁。


身具摄影师、导演、装置艺术家多重身份、被称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祖母”的她,听上去自带几分庄重与威严,实则大错特错,在粉丝心中,她分明是个超绝可爱的老太太!


△眼镜超炫!求同款!

图/豆瓣


 

头顶冰淇淋的老顽童


提起瓦尔达,也许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她的哪部作品,反而是她的发型:


蘑菇头,银色和栗色界限分明,又像冰淇淋,又像富士山。


19岁时,她把一个碗罩在头顶,对理发师说:“沿着它剪!”一下子就留了几十年。


图/豆瓣


她的为人处世因此有了很好的注解:


既特立独行,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又永葆初心,几十年一如既往,最后,还透露出了浑然天成的古怪劲儿。


12岁那年,为躲避战乱,瓦尔达随父母来到法国南部的海港城市生活,在海边的惬意时光让她对这片蓝色天地深深着迷,之后也多次出现在她的镜头下。


图/豆瓣《阿涅斯的海滩》


之后她前往巴黎,一边学习艺术史一边学习摄影,并在五十年代成为了优秀的摄影师,在整个欧洲都享有盛名。


1954年,瓦尔达突然对电影艺术产生了兴趣,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自编自导了第一部短片《短角情事》,其自由的镜头和节奏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从而开启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序幕。


而戴稳“新浪潮祖母”帽子的瓦尔达呢,对此只淡淡一句:


“早晨醒来,听到一只小鸟在唱歌,一个小时后,已经有25只鸟了。”


△《短角情事》里被诸多导演借鉴的经典构图

图/豆瓣


2000年,瓦尔达拍出了纪录片《拾穗者》,对电影形式又展开了新探索。


她第一次走到镜头前,和那些随处可见的拾荒者对话,甚至自己也成为其中一员,捡来一些心形的土豆、没有指针的钟表等,热忱得像个小孩。


她也确实就是个老顽童。


和土豆的缘分不止于此,在2003年的威尼斯双人展上,她就把自己打扮成了一只“会说话的土豆”,还声明,要是她有时不在场,就会在土豆套装上放上自己的头像卡片。


图/豆瓣


对瓦尔达来说,越是年迈,越是可爱。


2017年的纪录片《脸庞,村庄》里,她和街头艺术家JR开着小货车穿越法国的村庄,一路上,他们拍下遇到的人物,然后把照片放大打印出来,贴在房子或工厂的墙上,形成奇特的视觉景观。


彼时88岁的瓦尔达,虽然身体有恙,但依旧玩得不亦乐乎,要么躺在草地上摆pose拍照,要么在卢浮宫里坐在轮椅上飞奔,天真与幽默都自然发散。


图/豆瓣《脸庞,村庄》


虽然这部纪录片与当年的奥斯卡失之交臂,但瓦尔达却成为了当届奥斯卡终生成就奖的获得者。


值得一提的是,她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


 

愤慨的女性主义者


也许你还记得去年戛纳红毯上发生的故事。


当时,电影节评审团主席凯特·布兰切特率领82为女性电影工作者走上红毯,为电影行业男女性别失衡问题发出抗议。


其中站在凯特身边的,就是瓦尔达奶奶。


△“我们这个行业的的阶梯应该对所有人敞开。

让我们往上爬吧。”

图/新浪时尚


是的,当谈及瓦尔达时,最不可或缺的正是她女性主义者的身份。


她曾提到,她在19岁时便已是一名女性主义者,而无论从她的摄影作品、电影短片乃至社会活动中,都身体力行地证明着这一点。


△年轻时的“哇”尔达

图/豆瓣


在瓦尔达的电影里,她习惯性地将镜头对准边缘人物与女性,真实呈现着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处境与困难:


比如,1971年她拍摄了《女人之声: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性》,为女性争取自己的身体权益做出了贡献;


1977年拍摄的《一个唱一个不唱》则将话题直指当时最受争议的女性话题——选择是否生育的权利;


以及1985年,她拍摄的《流浪女》对底层女性个体自由和人格尊严的可能性提出了质疑。


图/豆瓣《一个唱一个不唱》


而在现实中,瓦尔达走的更远。


40年前,堕胎在欧洲诸国均为非法,每年都有数百万的女性冒着生命危险到生命危险到黑诊所求助。


1971年,法国343名女性公众人物联合发表《343荡妇宣言》,公开自己的“荡妇经历”,来推进堕胎合法化,瓦尔达就是那343名女性中的一员。


不仅如此,她甚至出租自己“迷人的粉色小屋”用以帮助堕胎手术的实施,在自己大着肚子的时候,也跑去参加争取堕胎权和生育自主权的游行。


△如今,粉色小屋前放满人们悼念的花束

图/Twitter


瓦尔达说:“我想当个快乐的女性主义者,但我实在很愤慨。”


在她和她们的努力下,1975年法国颁布相关法律,允许女性堕胎。


 

爱喝热水的西方人


2012年时,这位法国老太太曾到中国来开摄影展。


而这并不是她头一次来。


早在1957年,瓦尔达和团队就受到周总理的邀请来华,她“像个骡子一样”背着摄影器材,去了沈阳、北京、上海、武汉、广州、云南等地,记录下许多不复存在的景象。


△在天安门前的合影

图/豆瓣


作为一名外国游人,她看到了还没有无数高楼大厦做背景的故宫,看到了正在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看到许多苏联工业给中国留下的痕迹,而当时统一的蓝制服被她看作是“政治体制之下的时髦”


此外,中国人的封闭、羞涩、好奇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时我去过的有些地方,可能从来没有外国人去过。


但所有人对外国人都很友好,他们对我的鼻子很感兴趣,有的人甚至会来戳我的鼻子。”


△瓦尔达镜头下的中国

图/Pinterest


离开时,瓦尔达也带了不少土特产回去。


她买了个很大的箱子,把美猴王的剪纸、小猫图片、石膏动物雕塑、《封神榜》的连环画、抓背后的“老头乐”等东西一股脑装进去,它们在海上漂流了四个月才送到她手里。


谁能想到,这些小玩意还被她宝贝一般珍藏着,直到55年后重返中国,她甚至特意开辟展厅的一隅,来“炫耀”这些历史弥久的战利品。


△瓦尔达在长江大桥工地

图/豆瓣


对瓦尔达来说,过去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始终让她充满好奇心。


在17年的采访中,她爽快地提到:


“从1957年中国回来后,我就和中国人一样,每天早上起来都喝热水,一大杯水,越热越好。”


算得上半个“中国通”的瓦尔达,还曾帮一个导演的纪录片《北京的星期天》做了片头字幕,只不过错字频出,现在看起来倒是乐趣十足。


△《北京的星其匀曰》是什么鬼啦

图/Pinterest


有人说:瓦尔达在帮中国人把记忆捡回来。


可老奶奶不吃这套,反问道:“你可曾问问自己的爷爷奶奶关于他们的故事?”


是啊,她从来不是趾高气扬的外来人,躲在镜头背后的记录者。


她总是以朋友、以亲邻的姿态,对人世间的种种,热情参与,温柔书写。

 


再见,瓦尔达


瓦尔达的逝世,无疑在电影届引起了地震。


拍过《禁闭岛》的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悼念说:


“她和她的相机在地图上标记了属于自己的路线,并走过了每一步。


我想告诉所有年轻的电影人们啊:你们需要看看阿涅斯·瓦尔达的电影。

 

合作过《脸庞,村庄》的艺术家JR也发文说:“致我的流星,不论你在何方……”


在今年二月份的柏林电影节上,瓦尔达带去了她的新作《阿涅斯论瓦尔达》,当时她说“我确实要准备说再见了”。


图/豆瓣《阿涅斯论瓦尔达》


想不到真的就是永别。


对于死亡,她的态度何其温柔。


作为一位不折不扣的猫奴,瓦尔达在自己的爱猫Zgougou去世后,把它埋在自己的院子里,并为它建造了一个覆盖着彩色指画和贝壳的坟墓,斑斓得仿佛梦境。

 

图/微博


如今,这位可爱的老顽童、走在边缘的酷女孩,也终于走进了恬静的梦乡。


晚安,瓦尔达。


再见,瓦尔达。


图/豆瓣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http://www.lifeweek.com.cn/2012/0322/36756_2.shtml

https://news.artron.net/20120328/n227208_1.html

https://kuaibao.qq.com/s/20180516G1C44V00?refer=spider

http://www.artsbj.com/Html/movie/mh/93904.html

http://money.163.com/12/0427/17/804546BG00253B0H.html

http://cinephilia.net/70723/

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19/mar/29/agnes-varda-obituary

http://art.ifeng.com/2016/0718/2980764.shtml

作者


西瓜季节


生活有趣细节的发现者,温柔善行。


👇点击下图或“阅读原文”

观看中国首部反家暴VR视频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你点了好看

才是真的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