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9岁诺贝尔奖得主被维基百科否决:谁让你是女的!

西瓜季节 橙雨伞 2019-07-11

 

打着“全球最大的自由百科全书”、“人人可编辑”旗号的维基百科,并没想象中的公允。


加拿大约克大学教授唐·巴泽利(Dawn Bazely)就在组织年度维基百科编辑马拉松工作时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一位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科学家,曾因“缺乏知名度”这个可笑的理由,被维基百科拒绝设立个人页面。


她叫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副教授,还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历史上第 3 位获此殊荣的女性。


△唐娜·斯特里克兰

图/搜狐


直到她拿奖一个半小时后,英文维基百科的专属条目才建立起来,讽刺的是,与她分享诺奖的男性科学家,早在2005年就拥有了个人界面。


一时间我陷入了极大的困惑当中:


现在这个时代,没有流量和知名度,竟然都“不配”当一名女科学家???


这种“好事”,怎么就没有发生在男科学家身上呢?



被男性垄断的维基百科


在针对此事的文章中,巴泽利讨论了维基百科对“知名度”的要求,以及维基百科编辑权限由男性把控的事实:


根据学者指导原则,判断一个学者是否有名的标准并不高,“但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里,女人的成就总是被低估、被漠视。”


△巴泽利发表在华盛顿邮报上的文章:

“为什么诺贝尔得主唐娜没有维基百科页面?”

 

巴泽利认为,不论学生的实际学历,男学生更可能被同学认为知识渊博,而女学生更容易被轻视。


并且,在各个学科中,男性比女性更经常地引用自己的研究,这利于他们寻找合作者,获得比女性学者更高的团队工作信誉。

 

学术界之外,新闻媒体引用的男性声音多于女性声音,而名气与媒体报道紧密相连。


记得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一段时间后,网上就有讨论说:


与莫言相比,关于屠呦呦的宣传是不是太少了点?


如果屠呦呦是男性,她的知名度会比现在高吗?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屠呦呦

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图/WikiPeaceWomen


这些问题叠加起来,才会发生唐娜的这起啼笑皆非的闹剧。

 

除此之外,男性把持着编辑权。

 

调查显示,只有9%到16%的维基百科贡献者是女性。


明尼苏达大学2011年的一项研究则发现,新女性编辑的编辑内容更容易被撤销,甚至被无限期封锁。因此,一年内,新编辑的修改中,由女性所做的只有9%,编辑量超过500的贡献者中,女性只占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维基媒体基金会

发起#wiki4women 的活动,

号召每个人花上一点时间,

完善维基百科上的女性人物词条

图/Cultural Diplomacy Platform

作为世界最频繁被访问网页之一,维基百科的人物词条中,只有 17 %是关于女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


由此可以推断,整个互联网都缺少关于女性学者的记忆。

 

这令人不得不悲观,依赖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即使有再发达的搜索引擎,囿于零散、稀少的资讯,也难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女性榜样的经验和人生。



被历史漠视的女科学家们 

 

历史是history,而非herstory。


被忽视的女性科学家,远不止唐娜一位。


最近我知道了一个冷门知识,金星上有一个叫“Wangzhenyi”的陨石坑。

 

Wang zhen yi——这个拼音,到底是谁的名字?


感谢搜索引擎:王贞仪,清朝女科学家。同多数天才一样,她的一生虽短暂、但成就惊人。


图/新浪

 

她的生命轨迹跟那时代的女性很不同:


16 岁跟随父亲各地游历,18岁开始专注于天文学和数学等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婚事推迟到 25 岁,结婚4 年后病逝。在临死前,她将手稿托付给至交,后经人整理成著述 56 卷。

 

读完维基百科上的短短几行生平,眼前已然浮现出一位聪颖、刻苦、有主见的女科学家形象。

 

贞仪最重要的成就在天文方面,她提出了关于“地圆说”和“日月食”的解释。据载,贞仪不满张衡中对月食成因的记载,冥思苦想,后来通过灯、镜子、圆桌成功模拟日月食形成过程,这是世上第一份完备的日月食成因的解释,这时她 20 岁。

 

△贞仪解释“天圆地方”:

人居地上,各以所居之方为正,

遥观异地皆斜立,其人立处皆当倾斜,

而今不然,岂非首戴皆天,足履皆地

图/新浪

 

了解这些之后,我看贞仪仿佛看穿越人士。怎么这么厉害?同时也遗憾,历史书上有张衡和他的地动仪,轮到贞仪,却查无此人。

 

写贞仪的文章里,都少不了她那两句诗,一句是“丈夫之志才子胸,谁言女儿不英雄”,另一句是,“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


女性规矩一大堆的清朝,贞仪应该会被旁人觉得过于狂妄吧,但我好喜欢,生活中有太多迷之自信的男性,习惯性贬低自己的女性了。


图/搜狐

 

袁枚评价贞仪的诗词,说她“俱有奇杰之气,不类女流”。暂且抛开话里包含的歧视,贞仪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了——一个聪颖、刻苦、有主见、豪气万丈、壮志凌云的大姐大。

 

难免意难平,一个在女性处处受限的时代,尚能取得如此成就的优秀女性,为什么不为人所知呢?



被抹掉痕迹的女孩们

 

事实就是,女性的存在和成就总是容易被忽视。 


科学史上甚至有个名词来描述这一现象,叫做玛蒂尔达效应。


△科学里消失的女主角

图/Medium


它由美国科学史家罗西特(Margaret W. Rossiter)在1993年提出,指的是女性的科学成就在她们所在的时代被贬低、被忽视,或被错误地归功于男性身上,以至于在后来的历史中被除名的倾向与现象。

 

好不好笑?女性成就被忽视的具体事例太多,以至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效应,被赋予专属名词;而随着往事逐渐明朗,新的论据又被源源不断地纳入门下。

 

核物理学家莉泽·迈特纳(Lise Meitner)的事例就相当典型。


△莉泽·迈特纳

图/Revista Galileu

 

1938年,她长达三十余年的工作伙伴,化学家奥托·哈恩(Otto Hahn)写信告诉她说,自己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破裂”的现象。

 

基于后者的观察,1939年,迈特纳和她的外甥一同发表了一份名为《中子导致的铀的裂体:一种新的核反应》的文章。在这份论文里,她们首次提出物理学上的新概念——核裂变,并提出了背后的理论基础,为今后原子弹和原子能的发展铺下康庄大道。

 

而在1944年,诺贝尔委员会仅将化学奖授给哈恩一人,以表彰他“发现了重原子核的裂变”,完完全全忽视了创造出“裂变”这个词的迈特纳


甚至在哈恩的相关论文里,也从未出现她的名字。


△迈特纳与哈恩

图/Inverse

 

在后来的历史记载中,迈特纳也一度被描写成哈恩的助手。

 

“尽管(哈恩)的发现让我在个人上及科学上都为他高兴,但这里的许多人都认为我对此毫无贡献——对此我感到沮丧。”


如今,我们尚能通过详实的史料还原事情的真相,为迈特纳平反,把属于她的荣誉还给她。


可还有多少献身科学的女性,正看着自己的成就被埋灭、被夺走,只能忍气吞声。

 

 

被扼杀在襁褓中的女科学家们

 

时至今日,当我们提问为什么女科学家如此稀缺时,也许脑海里会浮现若干答案:

 

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导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更少,比起男性,她们往往得不到足够的社会与家庭的支持;


又或者是,根据之前的研究,社会上的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着女性的职业选择,这一影响从六岁时就开始体现了


△点击上图,

了解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的影响


再或者,在物理、化学、机械这些男性主导的职业领域里,女性想要出头,需要付出远超男性的努力,等等。

 

现在又多了一个答案:不是女科学家少,而是她们没有被看见。

 

历史长河中,女性在科学上的成就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忽视,其中的“有意”,是男性科学家想要突出自己的成就,刻意抹去女性的奉献;“无意”则是因为科学家及科学史家习惯性地认为,能做出突出科学贡献的肯定是男性。


图/《隐藏人物》

 

于是女性的努力与心血,都变成了长篇巨著中的一个小注脚,成了无人知晓的史诗;


女性,也都成为人们口中“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或者更残忍,只是伟大的男性科学家在攀上顶峰途中踩过的一块垫脚石罢了。

 

如果男性掌控话语权的现状不发生改变,女性的成就想要被看见,就会有千般阻拦万般遮掩。

 

不过也有好的事情发生,越来越多女性在职业上取得的突破被媒体大肆报道了出来,从最近的NASA宣布2024年送女航天员登天,到第一位获得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阿贝尔奖的女性出现,再到亚洲田联出现首位女性副主席,都引起广泛热议与一片看好。


图/微博


但也有质疑声,认为这样把女性的成就拎出来夸赞,是媒体的大惊小怪,更是一种“过犹不及的性别歧视”。


结合上文,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出,这样的报道是有意义的,它让女性的成就被看见、被鼓舞,也让更多的女性拥有了新的职业选择。

 

我也由衷地希望,今后这样的报道越来越多。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


西瓜季节


国家一级磨洋工运动员


👇点击视频

观看公益短片

《你经历过的痛,我们都懂》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你点了好看

才是真的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