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H&M疯了吧!竟然在衣服上印“我爱性别暴力”?

草木人 橙雨伞 2020-01-28


H&M又惹风波了。


最近,它上线了与意大利设计师Giambattista Valli出的合作款,顺便就把“I Love GBV”作为标语放到了帽子、项链、短裤上。

 


而这却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女权主义者们的愤怒。



时尚巨头们的伪善

 

为什么?


因为GBV的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含义,是“Gender-Based Violence”的缩写,中文是“基于性别的暴力”。



你能想象走进一家服装店,衣服上都印着“我爱性别暴力”吗?对那些遭受着歧视和不公的人来说,这是不是一种伤害?对致力于反性别暴力的人来说,这不是一种轻视?

 

而H&M表示这只是个没有其它含义的缩写,不痛不痒地的道了个歉,将部分商品下架了。

 

但在instagram上,现在还有用户晒出印有这些标志的商品:

 


这些衣服饰品是怎么经过层层品控,堂而皇之进入市场的?整个制作过程中难道没有一个人发现吗?还是发现了却没被重视,甚至可能这就是他们的营销方式?


否定自己犯了错误,否认错误的严重性,忽视错误带来的后果。这样的态度怎能不让人生气?

 

很讽刺的是,H&M的“性别暴力史”可不止如此。


《卫报》曾披露,H&M在亚洲设有大量血汗工厂,仅印度就有235家。在这些血汗工厂工作的女性不得不常年忍受着暴力、虐待、性骚扰等。



当然,H&M也不是时尚品牌中的独一例。在血汗工厂谴责榜单上跟H&M并驾齐驱的还有GAP,在采访中,这些女工是这样描述自己所受的非人待遇的:


“当我正在使用缝纫机工作,监工把我拉下椅子、再把跌坐在地上的我拉起来,重新推倒在地;他对我拳打脚踢,包括我的胸部。”


全球劳工正义(GLJ)的Jennifer Rosenbaum表示:这些基于性别而生的暴力正是全球供应链结构造成的结果。


△“我不想为了时尚去死”

 

而H&M对此是怎么回应的呢?

 

“我们谴责任何形式的暴力,作为一家价值驱动的公司,我们相信一个包容和平等的社会。”并强调,“任何形式的虐待和骚扰都违背H&M的立场。”

 

对比今日的“I Love GBV”事件,不禁深深感觉到这些时尚巨头在面对性别问题时的伪善。

 

是不是道歉太容易,所以他们才对这些越界行为表现得那样无所谓?



时尚和性别的营销


2018年,香港的分销时装品牌佐丹奴发布的“TeamFamily系列”服装上,孩子们被安上“CRY(哭)”和“PLAY(玩)”的字样,而爸爸的赫然写着“WORK(工作)”,妈妈的则写着“COOK(烹饪)”。



这个广告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本地居民都在脸书上将这件事称为“女权主义的一大跃退”,并用“#notmyfamily”(不是我的家庭)标签提出反对。


并且,在这些反对的声音中,有很多来自孩子。


“男人负责赚钱、女人负责家务”,“男主外、女主内” 的观念已经陈腐得不用多说,所以也有人合理地怀疑,这是品牌博取眼球的方式,“人们会忘记他们做的事,但对这个品牌的名字却会一直留有印象。”

 

而佐丹奴公司对此的声明是:“……我们同意此产品能有更好的表达方法,而这只是向家人表达爱意的其中一种呈现方式……”

 

然而这样给父母生硬的职能分配,实在看不出“爱意”,只有品牌满满的心机。

 

类似的把女性固化为“传统形象”的广告还有很多,比如以橄榄球运动为背景的法式休闲品牌Eden Park在2014年曾经出过一款广告:



虽然和佐丹奴一样,都是把家务事安在女性头上,但Eden Park显然“要求”更高了:


她们做家务;她们有显而易见的美貌;她们还非常乐意为您服务。


这是不是暗示着,传统女性的职责是提供养育价值,而新时代的女性不仅要提供养育价值,还要提供情绪价值?

 

在一整个世纪以来,都为女性平权和针对妇女歧视禁令而不懈努力的法国,却直到今天,网络上还有投票要求撤回这项广告和争取道歉的声音。此外,我没有看到品牌方给予强有力的回应。


△海报上的红字:女人不是仆人!

 

与佐丹奴事件相同的是,不少人认为这些广告主题是刻意为之,为的是收获愤怒的声讨带来的广告热度。

 

有法国媒体的文章干脆说,这就是一场“时尚和性别的营销”:


这些广告中有着不可否认的目的感,这些年轻的男性目标客户因为渴望品牌提供的这种有阶级感的绅士形象而去消费,这些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就被包含在某种“家庭理想”的愿景中——年轻、新鲜、漂亮的女孩,带着微笑为“你”熨烫衬衫。


相比佐丹奴,Eden Park的广告似乎要多花一点时间,才会体会到其中的歧视意味。的确有女性选择用这个方式来表达对伴侣的爱意,这本没有任何问题,但这种方式不该成为一种可供利用的标签,乃至枷锁。


American Apparel这个喜欢在广告中使用“软色情”的美国服饰品牌,受到的性别歧视批评也一直没断。比如同样是展示衬衣,男模就包得严严实实,女模就无比暴露。



或者将女性塑造成用性的方式取悦男人的样子:




为什么“大多数有女性出现的广告都以展现女性的身体线条为主,而男性则是充分体现其知识、思想与头脑”(注1)?这样刻板的性别印象使男女双方都不自由。


AA(品牌缩写)还故意招聘变性人来做模特,简直是把性别的噱头玩到极致。但综合看下来就会发现,被利用得最多的元素还是女人的身体:


“把女性的整个身体作为“物体”切割成不相连的散乱碎片。作为个人的人,女性已经消失了,只作为被切割的“零件”,活在男性文化所主宰的审美活动中。” (注2)

 

△美国摄影师用男性模特来模仿AA的广告


商业社会对利益之外的东西一贯漠视,但当反对性别歧视、争取平等权益的声音日渐鼎沸的时候,资本则选择了立即收编。


这些品牌在事后表达出的歉意,种种冠冕堂皇的宣言,以及毫无底线的利用,都呈现出一种深深的不尊重。


值得高兴的是,大家都认为AA的没落是因为,新一代的女性已经不想再用这种形象来表达自己了。


女人不是家中勤快的妻子,不是照顾男人的工具,也不是情欲的对象。她们是她们自己,她们的价值并不依附家庭和男人而存在。



一些性别平等的声音

 

当然时尚圈也不全是这样的故事,也有品牌作出性别平等的努力,比如英国的时尚品牌John Lewis在17年首个推出了中性童装,取消了“男孩”“女孩”的标签:



这一举动也引起了左派、右派和中间派的巨大争议。有人认为男童和女童生理上的客观差异不容忽视;有人则认为突破“女孩粉色、男孩蓝色/女孩芭比、男孩汽车”的性别定式能给孩童带来更大的心理自由。


但无论如何,这样的尝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同时,时尚界也有更激烈的声音,比如这个叫MEUF的法国品牌,服饰的主题干脆就是:女性权利。


比如推出校园文化衫,上书:“反对性别歧视学院”。



或者使用更大胆的元素,比如饰有隐私部位小图片的T恤,有种“阴道独白”式的坦荡:


△ Meuf品牌“下流的阴户”

 

△Meuf品牌,从左到右:
“你会跟你妈这么说吗?
“我的身体不需要你的看法”
“不”

 

但这些印着强烈标签的衣服,也不能完全掩盖“这会不会也变成一种营销手段呢?”的担忧。


此外,用在衣服上印标语的方式来表达权利,也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虚弱,但想想那些大型时尚品牌的做法,便又觉得更大声的呼喊都还远远不够。

 



注1:《欢乐诗学: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与文化嬗变》)
注2:卜卫:《解读〈女友〉杂志的性别论述》,《中国女性文化》(NO.1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https://www.globallaborjustice.org/handm-action/

https://www.arabnews.com/node/1582686/media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8_06_06_459083.shtml

https://www.bcbay.com/news/2018/06/10/580102.html

https://secure.avaaz.org/fr/community_petitions/Franck_Mesnel_PDG_dEden_Park_Retrait_des_pubs_sexistes_dEden_Park_For_youguys_et_excuses_du_PDG/

https://www.mariefrance.fr/equilibre/psycho/parlons-en/eden-park-leur-nouvelle-campagne-de-pub-misogyne-86115.html#item=1

https://www.jianjiaobuluo.com/content/12099

http://www.oushinet.com/news/europe/france/20150723/200213.html

https://blogs.lexpress.fr/styles/le-boulevardier/2014/06/02/eden-park-les-femmes-et-le-marketing-pour-le-rugby-on-repassera/


作者


草木人


旅法自由撰稿人,关注女性自我实现



☟点击下图,阅读更多


点过在看的你

会让伞君更努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