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真看不出来《花木兰》是2020年的电影

西瓜季节 橙雨伞 2020-11-05

 

刘亦菲主演的电影《花木兰》,顶着豆瓣4.7的评分上映了。
 
从确定选角时的全网期待,到眼下低星评价刷屏,口碑一泻千里,从海报到剧情到演技都被喷个狗血淋头,2020年的花木兰显然打了场败仗。
 
但这真的不冤枉。
 


木兰一出手,在场男人抖三抖

 
在当下翻拍真人版《花木兰》,迪士尼自有其考虑。
 
不难发现,随着近年来女性主义思潮席卷世界,各行各业的女性在积极发声,迪士尼中的公主也纷纷走上自我觉醒的道路。她们冒自己的险,闯自己的难关,开阔自己的精神世界,什么王子骑士,都拿着爱的号码牌靠边站。
 
其中,代父从军的花木兰,无疑是公主宇宙里最能凸显女性力量的一位角色,不拿出来翻拍一下,简直浪费资源好伐!

1998版动画中的花木兰

但是,怎么就偏偏把电影拍得这么过时呢?
 
抛去电影里那些花里胡哨的玄幻设定、特效场面,新版《花木兰》讲了一个普通到国内三流编剧都瞧不上的故事:
 
女子花木兰,生性顽皮好动,飞檐走壁不在话下。

爹娘期盼她越长大越贤淑,找个好男人嫁了完事,但她不肯,硬是在游牧民族入侵、朝廷广征男丁的时候,连夜溜出家,顶替老爹挺进兵营。
 
接着,花木兰用超凡的实力(或者按照电影里的说法,用“气”),打服战友,击溃敌军,在一场恶战中主动暴露女子身份,又凭借皇城中救君一事,成了英雄,不仅没因欺瞒而被惩罚,反而大受赏识,走上精忠报国的光荣道路。



如果花木兰是男的,那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实力超群的士兵杀敌救国,没了。
 
但花木兰不是啊!
 
从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到她在军营中想方设法隐瞒真身、获取信任,再到她找回自我、实现自我,这些本该细腻生动的情节,以及由其带来的对性别与身份的时代思考,或许更能彰显电影的价值所在。

可这些,都在电影中被轻描淡写地带过,被所谓的大场面、大制作给掩盖。
 
战场上的红装花木兰是“飒”,但飒得很没有灵魂。


电影的过时,不仅体现在剧情的老套僵硬,更体现在性别观上。
 
你也许发现了,这一次,在这部没有歌舞的公主电影里,迪士尼不想塑造公主,而是塑造英“雄”。
 
英雄什么样?按传统故事标准来看,首先得力量超群吧,玩小心机、小技巧的都是歪门邪道,真英雄要直面危险,用实力说话,最好在实力全开的时候升起恢弘大气的背景音乐。

其次,得有些家国大义吧,忠于孝道,救国救君,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让故事在平民百姓感激的泪水和如雷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这一套早被嚼烂的、以男性为中心的英雄主义叙事,却在新版《花木兰》里经典重现。

贯穿电影的“忠、勇、真”信条,最后还加上了“孝”字

电影里多的是这样的情节:
 
训练时,将军要求新兵蛋子打直双臂,把两桶盛满水的木桶提上山顶。任务艰巨,士兵们那叫一个苦不堪言,半路倒下的,偷偷倒水被抓包的,望而生怯的,都非常生动。

一片颓靡的气氛中,花木兰脱颖而出,看她咬紧牙关,稳健行进,几乎是把“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场的所有男的,都是垃圾”写在脸上,最终第一个走上山顶。
       

又有一幕,两军对战,敌方的首领们突然掉头就溜。花木兰一行人追上去,打到最后,她选择一人一马继续追赶敌军,全然不顾对方有上十人。
 
放在任何现实语境下看,这种行为都算不上勇敢,充其量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鲁莽(唯一的解释只能是,花木兰与编剧私底下有联系,得知自己力量过人,不会输的;就算输了,也死不了,反而能来个大彻大悟,绝地反击。)
       
在这场关乎性别的叙事中,花木兰被塑造成一位具备至高力量的角色。

当然,如果《花木兰》看作古装《神奇女侠》,那么这碾压众人的武力倒也无可指摘,看着其实也蛮爽的。


但我私心希望,脱胎于现实故事的花木兰,能展现出更“平凡”的一面。

她可以不是万里挑一的战场女英雄,她也有自己的身体局限性,但是,她能通过更勇敢的心、更机灵的想法,以及更独到的女性经验,去巧妙化解军营生活中的尴尬,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自如抗敌。

对我来说,花木兰的故事之所以鼓舞人,也许是因为忠孝道义(虽然“忠孝”一词在现实语境下相当可怕),也许是因为在当时性别歧视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的自我实现,但绝不会是因为她噼里啪啦一顿功夫打赢所有的男人。
 
如此设计下,花木兰的身份几乎脱离“女性”这一性别土壤,成为一种人为构想的产物。

她几乎无法代表任何现实意义上的女性,也很难让观众从中汲取力量,对一部力图凸显女性力量的电影而言,这无疑是致命打击。
 
也许编剧心知肚明上述缺陷的存在,所以在电影中加入“气”的设定,类似于一种只发生在女性身上的超能力。
 
但这个“气”的作用,可能更多是让观众们泄气。
 


“花木兰”已经过时了?

 
花木兰式“胜男”,放到当下的网络社交环境中看,正好对应着一种性别讨论中常见的“体力决定论”
 
虎扑有个热门贴,标题是“因为体力原因,我认为在几乎所有事情上女性注定不如男性”
 
发贴者拿围棋竞技举例:一场几个小时的比赛下来,棋手往往精疲力尽,这表示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其实也相当耗费体能。

由此他推出,在马拉松式的智力比拼上,女性“注定”没办法赢过男性,这也是上市公司CEO这种需要长时间工作、体力需求很大的重要职位,女性比男性少的根本原因。
              
虎扑另有一贴,呈现相同的论调:“理性讨论,有什么体育项目是女性明显强于男性的?”
 
“众所周知,由于先天身体力量的差异,女性和男性在相同体育运动中,往往都是男性处于碾压优势;篮球足球乒乓球,百米千米马拉松,混性别大战的话,这些都是男性碾压。”
        

要反驳这类造世主式发言倒是简单:
 
举例上,二者都用竞技比赛这类考验体力的极端情况,但是,一旦脱离赛场,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谁还在乎男的跑步是不是比女生快个几分几秒?
 
再说,能够达到顶点的男性也就那么一两位,将其视作男性能力的标杆,自我代入,再扫射整个女性群体,逻辑经不起推敲不说,精神上已然是阿Q在世。
 
我们早就脱离农耕时代,进入机械化社会。那厢还担心人工智能取代人力呢,这厢怎么还在拿着群体身体差异的些微优势自喜?
 
过时!

第二条帖子下的最高赞回复,
看似在反驳,实则还是在物化女性
 
而这样的发言却很有市场,它甚至将对性别议题的讨论、对两性差异的辨析,窄化成了蛮力的battle。对此,我也有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时代在发展,女性开始有选择、有机会去施展才华与能力。她们走出家庭,与男性争夺职场席位,展现出非凡的进取心和魄力。
 
不少男士们因此陷入恐慌,他们一边背负着虚重的男子气概,一边在职场生活中对走在前方的女性望而却步,无奈下,只得回归到原始的生理差异上,借此获取一点安慰。
 
而对女性而言,她们面临着更为平等的时代,但似乎也仅限于此了。
 
性别刻板印象、职场天花板、母职惩罚,哪个不是悬在头上的剑,等着在恰当的人生节点落下。一时间,无论她们怎么努力,也打破不了这陈腐的社会框架结构。


一部分困于瓶颈的女性,不得已地将这一切困境的原因追溯至生理差异上:如果解决这个“根本”的问题,是否能迫使这部分男性承认性别不平等的不合理,尊重女性。并由此举出张伟丽等大力女性的例子,试图打破这荒谬的“体力决定论”。
 
但是,我认为女士们能从这些无聊的比拼中脱身,多给自己一些信心。
 
因为在如今这个时代,“花木兰”已经过时了。
 
女性不用再隐藏性别特质,通过向男性群体靠拢,来完成自我实现。
 
职场不再是沙场,力量也不再是取得成就的决定性条件,甚至连关键性条件都称不上。严谨、细心、同理心、责任心、行动力、配合度、大局观、沟通技巧、创新能力、应变能力……才是一位有所成就者身上折射出的可学习的品质,也是维持现代化社会正常高效运转的决定性素质。
 
在这些维度上,女性的身份绝不是阻碍。

当代女性也不用化这种妆……
 
退一万步说,哪怕真有岗位对身体素质大有要求,也不该像现在时有曝出的新闻那样,搞性别歧视,拿群体差异一刀切。
 
就是有男的细胳膊细腿没力气啊!就是有女的扛煤气罐爬八楼不喘气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取消性别限制,聚焦到个体,让力气大的人做有力气门槛的事,没力气的另谋出路呢。

无论是《花木兰》,还是上述这些现象,似乎都回到“谁说女子不如男”的中心思想上。


事实上,这句话也有些过时了。


所谓“谁说女子不如男”,就是“男的能做的事,女的也能做”。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打破着父权社会为女性制定的行为准则,颠覆着性别歧视的文化体制,突出女性力量。


但与此同时,这句话也遮蔽了女性独有的视角与体验。衡量一个女性是否强大,为何要处处以男性为标准呢?这句话一开始就没把女性放在独立、平等的位置上。


因此,在追求性别平等为普遍共识的当下,这句标语可能已经不是那么合适了。



再说回电影《花木兰》上。
 
虽然从剧情到设计再到其中的性别观,都像出自零几年国产经典武侠剧,但我本身对聚焦女性议题的影视剧的出现并无太大意见。毕竟,多少也是在为女性演员创造就业市场。
 
只是希望编剧在下笔前,能好好地想一想:

21世纪的花木兰,到底长什么样。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点在看,赋能女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