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晚,一位哺乳期妈妈从抖音逐渐火至全网。这位妈妈要求高铁乘务员为其冷藏母乳,却遭到了拒绝,于是她拍视频来质疑高铁服务。视频里,她指着放满饮料的冰柜说:“高铁有着冰箱放着饮料,放两袋母乳怎么都不行,理由就是食品安全,打12306也说为了食品安全,不行。”当我在首页看到相关新闻时,本以为这是在开放多孩政策的大环境下,大家逐渐开始关切哺乳期妈妈的困境。但当我打开评论区,却突然发现,自己似乎有些过于乐观。
在抖音输入#高铁母乳#或其他相关关键词,翻过前两页新闻媒体的帖子,马上就会出现几个男性律师模样的人,一板一眼地告诉你:“高铁没有义务为你提供这个业务,你们和高铁方面只有运输上的合同关系,没有其他关系,高铁没有错”。末了,这几个律师模样的男人眼里写尽嫌弃,说:“搞搞清楚,你没有这个权利,怎么老是这么麻烦?”紧接着刷进来的短视频,是几个男人,在屏幕上直白地打着:“刷到一个视频非常地搞笑啊”,用更为家常的语气谴责“怎么能给大家带来麻烦呢?”“既然高铁可以存放母乳,那么接着就会有人放喝了一半的可乐和咸菜。”不管各个平台上的不同账号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这件事,他们都在告诉这个站出来提问“为什么有冰箱但我不能用”的新妈妈:你不过是千万个妈妈之一,但只有你给大家造成了麻烦,你算什么?事发后,我曾致电12306,询问是否有“冰箱不向旅客开放”的硬性规定,得到的回复是否定的。
但据客服解释,高铁冰箱是用于存放其所贩卖的餐食,这些食品是经过检测消毒并面向全体乘客的,如果冰箱同时提供母乳保存,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等风险。
从安全角度考虑,乘务员的拒绝是合理的。
但这不代表着新手妈妈的需求成了“麻烦”,她在“无理取闹”,她是“巨婴”。
我又问客服高铁上是否配备有相应的母婴室,得到的回复是“大部分是没有的,只有很少部分。”至于高铁站,“大的一般是有的,但绝大多数小高铁站没有母婴室。”
12306客服表示,如果有喂奶等需求,要么问问乘务员有没有工作人员休息室(列车上很少有),要么只能选择在卫生间解决。已知哺乳期的妈妈,母乳每3~4小时挤就得挤一次。要是不挤,一是会导致奶量减少,二是会涨奶,轻则疼痛发烧,重则急性乳腺炎。那么,在目前的环境下,一个新手妈妈如何才能做到“体面”且“不麻烦人”地高铁出行呢?1. 有能力的尽量购买商务座(+300元),为了保证有地方放宝宝椅子,建议购买两张车票;2. 哺乳期妈妈需要在高铁上喂奶的话,需要准备遮挡布(+100元);3. 自带母乳的话需要一个便携小冰箱一个(+100元),或选择“冰包+蓝冰”组合(+50元),焖烧壶一个(+150元)。
也就是说,在排除尿布这些硬通货的情况下,仅就“体面”的专用工具就得花小1000,还得搭一张车票的额外开销,更不用说,一个新手妈妈带着这么多东西、再背着一个娃坐高铁,本身就是一种体力极限的挑战。那么一个新手妈妈,为什么在提出“为什么高铁上没有更好的母婴友好设施”之后,还会被骂“高铁不是你家”?难道此前就没有其他新手妈妈们提出过类似的问题?还是说也一概淹没在更为“体面”的问题里了?在这件事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话语是如何逐渐走向逻辑滑坡,更直白的一个问题是:参与事件讨论的大部分人,都自觉站到了规则那一方,并谴责向既定规则提出疑问的人。或者说,大部分人都自觉将自己带入权威,谴责非权威。甚至还有人列举出中国高铁迄今取得的成就,以及高铁中诸多的个性化服务,最后落点在“我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但你的视频会误导大众,对高铁服务产生质疑”。期望有一个更母婴友好的环境,又怎么就成了“抹黑高铁”的反动言论了呢?而那些真正贴合问题根源的讨论,也都尽数淹没在了“力挺高铁”的狂欢里:为什么这个妈妈会提出这个问题?冰箱到底能不能用?新手妈妈如何出行?又或者说,这件事引起讨论,和她提出什么问题都没有关系,她作为一个“出门没有带好本该购买的小冰箱”的“毛毛躁躁”、又或许“穷”的新妈妈,从购票进站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自带原罪的人。这个新手妈妈和其它所有面临同样情况的妈妈们,作为一个“少数群体”,被排除在“常旅客”、“别人”和“大家”这个所谓的主流群体之外,需求也被定性为“少数需求”。她们作为特定的一个群体,被放上审判台训斥和规训,被要求适应主流的运作。这种讨论,让一个本就精疲力尽的新手母亲,更胆战心惊自己是不是总是在犯错。甚至,哪怕和这件事毫不相干的妈妈们,也会受到牵连:一些分享“母乳如何存放”的视频帖子被网友们翻出来,“你们怎么这么事多?”的评价涌入评论区,逼得发帖的妈妈只能一脸懵逼地道歉,“我给大家添麻烦了”。“给大家造成麻烦”,是这件事的舆论场里最常出现的论调。但其实对于一个新手妈妈来说,这是一件很吊诡的事情。对一个敞开怀抱迎接新生儿的国家来说,女性问题、母婴问题就是应该齐头并进完善的问题之一。但养孩子的责任,似乎大部分落在了女性个体身上,媒体歌颂母亲养育孩子过程中的无微不至,歌颂无条件的母爱,歌颂“世上只有妈妈好”,又歌颂“多孩政策”。但现实中普通人养育一个孩子的过程,哪有看起来那么体面轻松、游刃有余?在母婴论坛上逛一逛就不难发现,从孕育、生产再到产后养育,将一个生命带到世界上、再送上社会的过程总是伴随着鸡飞狗跳,伴随着手忙脚乱,伴随着深深的自我怀疑。近段时间开始逐渐被送到观众眼前的“我是母亲,但我无比憎恶我的孩子”系列报道,也是一种表现。微博用户@脑肛 截取的部分母亲在知乎上的声音,引起了广泛关注。
养育孩子,需要的不仅是母亲的努力,更需要整个家庭和社会的努力。将责任完全抛给母亲、一昧追捧和宣传母亲的伟大,以逃避社会及其它主体在养育一个孩子过程中的责任,是极为不堪的做法。回到这件事上,目前高铁确实没有明文规定“冰箱是否可以向旅客开放”,高铁也确实没有协助照顾母婴的义务。但我们,作为一个瓜众,有将自己的枪口抬高一厘米的道德选择。12306表示“可以和列车长协商,拿一些冰柜里的冰块冷藏”,也有目击网友表示,后续有乘务员送来免费的冷冻水供这个哺乳期妈妈使用。抨击一个新手母亲的窘迫,并不会衬得一个人更为体面,附和高铁的规则空白也不会显得一个人更有涵养。但将枪口抬高一厘米,可以让一个新手母亲免去很多不必要的压力。我更期望社会的各个主体能够意识到,养育孩子,是每一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P.S. 本文特别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