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跟谁吵架都不要跟牛顿吵架

2017-12-29 超模君 时史文化




闻者伤心

听者落泪


我们总是看惯了这些人的成绩、荣誉和声望,却往往忽略了他们背后遭遇的不幸。今天,超模君给大家讲三个物理学家的悲催人生,请各位准备好纸巾。


一、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



作为一个可以跟爱因斯坦相提并论,甚至爱因斯坦都敬他三分的男人,普朗克在物理界混得可谓是风生水起,如鱼得水,盆满钵满。可是,普朗克的家庭生活,最后却只能用惨无人道四个字来形容。


超模君偶尔会想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当年普朗克的父母没有搬到慕尼黑,而普朗克没有在慕尼黑的马克西米利安文理中学读书;又或者,即使普朗克在那里读书,但是没有遇见他的启蒙老师——数学家奥斯卡·冯·米勒(Oskar von Miller);再或者,上大学的时候普朗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音乐,而不是物理……那这个男人往后的人生会不会过得稍微,安稳一点。


然鹅,人生并没有那么多假如。




如果说,普朗克51岁之前的人生活得像电视剧一样,有滋有味。那我很抱歉地告诉你,这部电视剧其实是悲剧收场。前面的一切美好、辉煌,只是在为这么一个结局作一个鲜明的对比。


普朗克51岁那年,玛丽因为结核病撒手人寰了。虽然两年之后,普朗克决定走出玛丽的阴影,跟第二任妻子玛格丽特·冯·赫斯林结婚。但是就在普朗克与他的第二任妻子生下第三个儿子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很快,普朗克就收到消息,在凡尔登战役中,他的大儿子不幸身亡。没过多久,又传来消息,他的二儿子被法军俘虏了,随时都有丧命的可能。



就在普朗克都还没来得及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中喘口气的时候,他的双胞胎女儿又出事了。


二儿子被俘后三年,他的女儿格雷特要生孩子了。本以为黑暗的日子终于要到头了,普朗克又要过上幸福的生活了。但是就在生产当天,格雷特的孩子呱呱坠地,但是她本人却因为难产死掉了。(不会吧老天!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普朗克啊?!)


就在我们都以为,格雷特的丈夫会因为太爱格雷特,发誓从此终身不娶,然后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把他们的孩子养大成人的时候,剧情突然来了一个大反转。他居然转身就娶了普朗克的另外一个女儿,也就是格雷特的双胞胎埃玛。



然鹅两年后,埃玛也死了,而且一样是因为难产(我都搞不清楚是这个老公邪门儿,还是这该死的双胞胎心灵感应邪门儿了)。同样的,埃玛也留下了一个孩子。于是,普朗克为了悼念他的两个女儿,就给她们的孩子取了跟她们一样的名字,一个叫格雷特,一个叫埃玛。


其实超模君挺好奇的,这两个孩子到底怎么互相称呼啊,打招呼的时候应该叫姐姐妹妹,还是应该叫表姐表妹啊?


终于,在二战快要结束的时候,普朗克二儿子的死讯还是传来了。到这里为止,普朗克跟玛丽生下的四个孩子,全部离世了。而当时的普朗克遍体鳞伤,却出奇地平静。我想,当时的普朗克,可能已经痛到麻木了。  

 



二、亨利·莫塞莱(Henry Gwyn Jeffreys Moseley)



作为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莫塞莱从小就聪资过人。从牛津毕业以后,莫塞莱跑到了曼彻斯特大学,给鼎鼎大名的大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当助教,同时开始了他的发明和实验之路。


1912年,莫塞莱在玩β粒子的时候,不小心通过测试β粒子能量的实验,做出了第一个核电池。紧接着一年之后,莫塞莱又玩起了X光射线。在这个过程中,莫塞莱又一个不小心,发现了原子序数。


莫塞莱成名了。那一年,他只有26岁。



然鹅,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可能是因为13年发现了原子序数之后,莫塞莱受到了太多的关注。年轻而淡泊名利的他,决定回避一下世俗的掌声和喝彩,二话不说就在1914年,报名参加了英国皇家工兵部队。莫塞莱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一去,就是一辈子。

 

1915年4月,莫塞莱在加里波利战役中,担任了负责电话通讯的技术官。4个月后,莫塞莱就在用电话传递命令的时候,被土耳其狙击手一击爆头,当场毙命。当时的莫塞莱,才27岁。



美国著名科学作家阿西莫夫曾写道:“从莫塞莱已经取得的成就来看,他的死亡可能是这场战争中对全体人类而言代价最为惨重的牺牲。


而他的导师欧内斯特·卢瑟福,是如此评价莫塞莱的成绩的:“他研究生涯起步的这两年的研究已经足以为他带来一座诺贝尔奖杯。


在很多科学家看来,27岁就英年早逝的莫塞莱假如能够活下来,他必将为原子结构的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


 


其实胡克在20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在物理学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当时作为“区区”大学生的胡克,加入了波义耳的实验室之后,就发现了弹性力学的基本定理——胡克定律



后来,这个男人觉得自己在力学上琢磨得差不多了,突然一个转身,又玩起了天体物理学

 

1674年,胡克发表了一本名为《试证地球的运动中》(Attempt  to Prove the Motion of the Earth)的著作。胡克在这本书中阐述了自己的行星运动理论:一切天体都具有倾向起中心的吸引力或重力(似乎是在讲万有引力);天体在未受其他使其倾斜的作用力前保持直线运动不变(仿佛又在讲牛顿第三定律);离吸引中心越近,吸引力越大;行星的运动是惯性、外在引力和自身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679年,胡克给牛顿写信求救(看来这两个人以前关系还不错)。因为胡克发现,这种引力很有可能跟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问题是,他数学太烂,算不出来,所以想让牛顿帮个忙。


然鹅,事实证明,这种塑料友谊,不要也罢。



1687年,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集,在牛顿笔下诞生了。在这部《原理》里边,牛顿把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全部归功于自己,丝毫没有提起过胡克。胡克当时气啊,他随后把这件事告诉了牛顿的朋友哈雷,暗示自己早就完成了引力定律的公式推导。于是,哈雷来救场了。


哈雷给牛顿写信,说胡克承认这个定律是牛顿证明的,但是牛顿至少应该在序言里提一下胡克,毕竟这个东西还是胡克先发现的。但是,牛顿的回信却说了这么一句话:“(胡克)至少必须节制一下他的虚伪。”并且,他在《原理》出版之前,把书里面大部分涉及到胡克的引用统统删掉了。


知道这件事的胡克,当时就被气得一颠一颠,就差没有原地爆炸了。



胡克就想,那既然你牛顿偏要这样吃硬不吃软,我只好使点硬手段了。他在皇家科学院指控牛顿,说他盗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牛顿也是够赖皮,他死活不承认,于是两人就在科学院上吵得不可开交。


人在生气的时候,最容易翻旧账了。于是他们吵着吵着,焦点又跑到了他们之前在光的波动学研究上的争论上了。结果可想而知,两人反目成仇


这轮恶交给牛顿带来的影响,可能就是从此少了一个朋友,或者从此少了一个一起做研究的伙伴的问题而已。但是对于胡克来说,与当时有声望又有地位的牛顿为敌,可能是他这辈子做的最错的选择。不夸张地说,那一吵,给胡克带来了致命性的打击。


胡克和牛顿的纷争给胡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为那次的争执,并没有给到胡克想要的结果,他很愤怒,但是无处发泄。



这种消极的情绪就这样一直积压在胡克心里,又加上当时的胡克已经六十多岁高龄了,身体大不如以前,所以这样跟牛顿吵了一架之后,大伤元气,身体每况愈下,但是他又不能放弃研究。就这样,胡克拖着疲惫的身心,照往常一样,连续几天几夜地不休息去做实验。


劳累过度再加上饱受舆论压力,胡克的身体终于还是罢工了。


1703年3月3日,双目失明的胡克带着遗憾,在伦敦格雷欣学院去世了。而胡克去世后,牛顿就马不停蹄地开展了他的报复工作。


当时已经在英国皇家科学院担任院长的牛顿,先是将皇家学会里的胡克实验室和胡克图书馆解散了,然后把胡克生前的所有研究成果、研究资料和实验仪器要么分散出去,要么销毁掉。到最后,甚至是胡克的唯一一张画像,也没有被放过


于是,在此后的300年里,胡克就一直被描述成是一个,多疑多病、沉默孤僻、爱争功、难共事的人。是一个,因为先天生理的缺陷,而导致心理扭曲的变态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在公众号中,回复“转载”


-----这里是数学思维的聚集地------

超级数学建模”(微信号supermodeling),每天学一点小知识,轻松了解各种思维,做个好玩的理性派。50万数学精英都在关注!

长按二维码
关注《时史文化》吧





《时事文史3》



重要提示:防止封号失联请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相关公众号!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sswh8001@163.com

小编微信:zhengnengliang_wlh


声明:本公共号文章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侵权,可回复本平台我们会尽快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