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慈禧墓中的玉石珠宝,太震撼了!

2018-03-29 时史文化



她是一位腐败王朝的昏庸统治者,也是一位掌握的生杀大权的封建独裁者。

她就是历史上以穷奢极欲著名的慈禧太后。究其一生可用“誉满天下,谤满天下”来概括,但慈禧是骨灰级文玩爱好者,在收藏方面可谓空前绝后的顶级专家!



慈禧一生对珠宝的追求极尽痴迷,珍珠、翡翠、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都被她收入囊中,但仅仅在地宫内安睡了20年,便遇到了一位克星,那便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盗掘她陵墓的大盗孙殿英。孙殿英指挥手下的匪徒们,将慈禧陵的珍宝洗劫一空,陵墓中价值高达1.8亿的全部珍宝终于浮出水面。

在众多的宝物中,有4类是慈禧颇为珍爱的,一起来看看魅力何在?

1不爱钻石只爱翡翠


慈禧将翡翠看得比什么珍宝都贵重,对翡翠有着狂热的喜爱,慈禧身边常用的装饰品、工具几乎是翡翠制品,翡翠优雅、深邃、悠远,如同一位独具风韵的女子,善润君想这也是翡翠深受“老佛爷”喜爱的原因吧。据说她用过的玉饰、把玩的玉器数量多达足以装满 3000个檀香木箱。


‍慈禧‍翡翠发簪

慈禧翡翠朝珠

在她居住的寝宫中,翡翠物件数不胜数,饮茶用的翡翠盖碗儿、吃饭用的翡翠玉筷、头发插的翡翠玉簪、耳上挂的翡翠耳钉、手上戴的翡翠戒指、腕上圈的翡翠手镯,甚至把玩的翡翠白菜……毫无疑问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翡翠发烧友,甚至她认为钻石都无法比拟。

慈禧翡翠西瓜摆件


慈禧翡翠白菜摆件

据说以前,有位外国使者进贡给慈禧太后一块钻石,结果慈禧视若无睹,她很不屑地说了句:“边儿去。”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慈禧翡翠手镯

慈禧翡翠簪子

她将自己美丽、深沉而又幽玄的翠绿色和气质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翡翠文化。东方女性佩戴翡翠手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翡翠温婉灵动,让女人优雅绽放。



慈禧‍‍翡翠如意把手玩件

慈禧翡翠壶

2枕边红人——碧玺

民间有这样美好的传说:能够找到彩虹落脚点的人,就将找到永恒的幸福和财富。相传,能够找到彩虹落脚点的人,就将找到永恒的幸福和财富。这颗藏在彩虹落脚处的宝石就如此幸运,后人把它称为碧玺,也被誉为“落入人间的彩虹”。

翠友们可能还不知道吧,碧玺在清代可是权力的象征,再清代的官员的顶戴上都会有一颗碧玺,不同的颗数代表不同的官阶和身份。由于谐音为“辟邪”,寓意讨喜再加上颜色多彩绚丽,深受慈禧太后格外宠爱,因此知名度也就蹭蹭往上爬!这种“权势”效应与当今的“明星效应”有一拼。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慈禧太后把西瓜碧玺夜夜放在枕头底下的小故事慈禧。传言慈禧把它放在最坚实的柜橱里还是不放心,后来,又加上一把机械锁。如果要想打开这把锁,你必须把钥匙插入锁心左转五次才行,如果方向转错了,或者多转少转了,就根本打不开了。你以为这样就完了?为了这对碧玺西瓜的安全,慈禧还特意派了几名亲信太监,三人一班,日夜轮流看守这间珠宝房。时不时,慈禧会让太监把碧玺西瓜取出来,在自己手里尽情地把玩观赏一番。啧啧,不愧是慈禧啊,这防备之心不是一般人会有的!
3塞满棺材的珍珠饕餮( tāotiè)

据文物考古专家统计,慈禧死后在其棺内陪葬的宝物中,光是慈禧尸体上的穿戴和铺盖上缀的、镶的珍珠,就多达23540颗,活脱脱的一个“珍珠饕餮”,只不过都被盗匪扒下来塞入私囊了。

慈禧最渴望高寿,大约有数百件用珍珠刺绣的寿字旗袍。在服饰每个绣上去的金色“寿”字中,都缀有一颗硕大的珍珠,一件“寿”字旗袍通常要绣上80多个“寿”字,要缀80多颗大珍珠。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在棺材缝隙中倒进满满的4升珍珠和2000多颗宝石进去才填满,并盖上一件缀有6000多颗珍珠的网珠被,这才得以盖上把棺材盖。


有史以来,珍珠一直象征着富有、美满、幸福和高贵。封建社会权贵用珍珠代表地位、权力、金钱和尊贵的身份,平民以珍珠象征幸福、平安和吉祥。

4价值8.1亿的夜明珠

慈禧死时口中含着一颗“夜明珠”,据说可保尸身不化。据记载这是一块秤重为清代四两二钱七分、相当于现在787.28克拉的金刚石原石。其估价在1908年时值1080万两白银,相当于现时8.1亿元人民币。


孙殿英盗墓时把它撬走了,之后辗转流落到宋美龄手中被当做鞋饰,往后不知去向。此外,慈禧凤冠上的九颗夜明珠也相当有名。



夜明珠是一种稀有的宝石,古称"随珠"、"悬珠"、"垂棘"、"明月珠"等。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夜明珠是指荧光石、夜光石。"夜明珠"是在黑暗中,人眼能明视的,天然的、能自行发光的珠宝。摆在家里,温馨舒适,象征着福气。


那慈禧还有哪些宝儿呢?

带大家一起去看一下





注:分享好文章,传递正能量,欢迎广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精彩文章,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左助理电话、微信:18515164087。商务合作微信:2819383144。


大家都看>>>微信公众号 国博古玩收藏网

无论你是文玩小白、收藏爱好者、古董行家

都能在这里找到同道中人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时史文化》吧





《时事文史3》



重要提示:防止封号失联请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相关公众号!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sswh8001@163.com

小编微信:zhengnengliang_wlh


声明:本公共号文章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侵权,可回复本平台我们会尽快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