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繁荣背后的危机 同仁堂药品质量存疑 警惕发展死循环

2018-02-13 黑七 铑财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上方蓝字关注铑财

独立  稀缺  穿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导读:


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这个观念在很多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同仁堂作为一家300多年的中医药老字号,深受老百姓的信任。


然而,相比金子招牌,同仁堂饱受质疑的药品质量、品牌泛用的发展战略及低盈利问题,正在成为消费者,投资者、行业专家眼中新的关注焦点。




作者:黑七

编辑:沈无两



看过电视剧《大宅门》的朋友,相信都对白家老号的训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印象深刻。这体现了传统中药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潜心打磨产品的责任意识。剧中百草厅的原型是当今赫赫有名的中医药巨头同仁堂,一家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有着庞大的客户群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以说,同仁堂肩负中药历史传承、大众消费者健康的重任。不少企业也在其行业影响力下,自愿被重组兼并,归入同仁堂的麾下。


但是,频频爆出的质量问题,给其屹立300多年的金字招牌蒙上一层阴影。



同仁堂产品之殇


虽然名声在外,质疑同仁堂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早在2013年1月,北京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就被爆出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甘露醇。


随后的5月,同仁堂健体五补丸被爆汞超标5倍,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朱砂超标,成分含量分别是17.3%和0.72%,远超国际标准。令人侧目的是,硫化汞已被证明含有剧毒,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被明令禁止用于制药。


数日之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又发通告,北京同仁堂等企业生产的63批次甘草(甘草片)被曝不合格。实际上,早在2017年,同仁堂生产的饮片就因不合格被食药监总局通报了7次。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同仁堂在压力之下,虽然对其成分含量做出调整,但并没有为药品不合格做出明确道歉。


专家表示,同仁堂药品中朱砂含量大量超标,对消费者的健康影响不言而喻。肾脏、肝脏首当其冲,会造成严重功能损害。血液、神经系统也会受到伤害。而甘草片为镇咳祛痰药品,作用广泛,同仁堂不合格项目包括性状和含量测定,也让消费者对其是否引发不良反应感到不安。


据中国药学会对国内1551例药 44 33323 44 14940 0 0 3021 0 0:00:11 0:00:04 0:00:07 3021不良反应病例分析,中药不良反应所占的比例仅次于抗生素类药物位居第二。而由于超量用药引起中毒的约占85%以上。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蔡宝昌表示,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目前急需推进科技创新,构建可溯源中药材质量控制体系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中药行业被质疑,还与传统中药制药工艺和现代医药标准存在差异有关。中医药和西医药各有优势、各具特色,中医药企业应用积极主动的心态,自证清白,向消费者多宣传多普及相关药理知识。一味消极回避,不但对企业品牌及产品销售打击沉重,还会给中医药产业链带来信任危机。



贪多嚼不烂


那么, 有着300多年历史积淀的老字号同仁堂,为何会频现质量问题?


事实上,现在的同仁堂已不是过去的同仁堂了。


为了能够将品牌价值最大化,同仁堂在做长、做强、做大的发展方针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开疆拓土。已由当年单一的药品生产销售企业,形成了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拥有六个二级集团、三家上市公司、28个生产基地,83条现代化生产线的大型集团。产品覆盖药品、医院制剂、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等1500余种。


在这一多元化的过程中,除了集团资产规模大幅提升的风光表象,问题隐患也在堆积。


快速的行业拓展、资本扩张,带来经营管理滞后,所谓贪多嚼不烂,就是这个道理。频频爆出的产品质量问题,从侧面反映了同仁堂发展的冒进与浮躁。


同时,品牌存在过度泛用问题。梳理同仁堂旗下的市场产品,药品、医院制剂、保健食品、保健食品、食品甚至化妆品涵盖面可谓丰富。而且许多产品直接使用同仁堂的名称,如同仁堂紧致活肤面贴膜、同仁堂红糖姜茶等等,这让同仁堂品牌管理零碎化,进而透支甚至损伤了品牌的可信度。一旦单一产品出现问题,整个同仁堂品牌或将都会受到波及。


如何发挥利用好同仁堂的金子招牌,不只是一味从市场、资本层面去考虑问题,这是其决策层需要深入的思考问题。如不引起重视,最后或将发展为企业之殇,金字招牌也将变成臭字招牌,所谓的死循环也不过如此吧。


而说到资本考量,同仁堂的盈利能力也略显不足,5年来平均净利率仅11.33%,与15%的行业平均盈利率有一定的差距。


这种低盈利能力水平跟同仁堂股份里的同仁堂商业有关。中药流通营业额有很大潜力,但毛利率基本很低,同仁堂股份公司工业毛利46.64%,同比云南白药60%-70%的工业毛利率,差距不小。


专家指出,工业毛利率低这在整个中医药行业有一定代表性,主要是由于体制僵硬,用人成本高,历史遗留问题多造成的。



看清繁荣背后的危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药是我们中国五千年传承的瑰宝,弘扬民族医药,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一直是包括政府在内各方力量推进支持的重点。


中药产品除了治病以外,还兼具保健的特性,随着消费受众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中药受关注度日益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17500亿元,中医药工业总产值8442亿元,至2020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破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一系列的数字背后,预示着中医药产业正在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期。


政策上,国家出台大量政策扶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不久前,国务院也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和加强中药管理三个方面提升中药产业的发展水平。”


在消费升级、政策加持的背景下,以同仁堂为代表的中医药龙头企业无疑是最大受益者。如何利用好这个风口,正确发挥好同仁堂这个金子招牌的作用,不再盲目冒进,尤其是看清繁荣背后的潜在危机,是以同仁堂集团董事长梅群为首的领导层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其他用户正在看


哈药集团麻烦缠身 中信入主推混改 何时才能盖中盖?


区块链、AI金融!2018最火的概念都在这 大巨头小互金都是啥打法?


民生银行的糟心事:牛皮吹破关店潮涌 业绩下滑罚单不断


赶超特斯拉! 博郡汽车的底气从何而来 是大忽悠还是实力派?


保健品吸金王的区块链之路 这次脑白金是认真的?



本账号系新浪财经/一点资讯/

凤凰新闻网易财经搜狐财经/腾讯财经/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新浪微博/天天快报

等15家媒体入驻账号


更多好文,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铑财

长按扫码关注铑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