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丘成桐:数学与文学的共鸣

丘成桐 阅读第一 2019-01-22


版权申明: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

如有想要了解的话题,也可以给我们留言。


从古至今,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科方面,学科分支越来越细,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工具的增加,使人们发现不同现象的能力比以往更强。另一方面,伴随着全世界人口大量增长,不同种族、宗教、习俗的人在互相交流后,他们的观点和学问得到融会贯通,从而迸发出新的火花


两千多年前,孔子谈论自己的学问时曾说:“吾道一以贯之”。面对越来越纷繁复杂的学科,今天的学者还能做到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吗?国际知名数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原创力从何而来

在建构一门新的学问,或是引导某一门学问走向新的方向时,学者的原创力从何而来?为什么有些人看得特别远,找得到前人没有发现的观点?这是一种本能的理性选择,还是读书破万卷的结果?诸多因素当然都极其重要,但在这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创造力和脚踏实地基础上的丰富情感


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作《楚辞》,李陵作《河梁送别诗》,太史公作《史记》,诸葛亮作《出师表》,曹植作《赠白马王彪诗》,庾信作《哀江南赋》,王粲作《登楼赋》,陶渊明作《归去来辞》,这些作品可以说是千古绝唱。然后,我们又看到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煜、柳永、晏殊、苏轼,一直到清朝的纳兰性德、曹雪芹。他们的诗词文章,激情澎湃,荡气回肠,感情从笔尖下源源不断倾泻而出,成为瑰丽的作品。这些作者并未刻意为之,却是情不自禁。何以故?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太史公说:“意有所郁结也。”能够影响古今传世文章的气必然至柔至远,至大至刚!



其实,中国文人在文艺以外的活动,表现出来的感情也是极为丰满,不少人为了理想而不惜性命。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间关万里,而卫青和霍去病奔驰大漠,出生入死。东晋时,外族入侵,祖狄谋复中原之地,带兵渡江时,祖狄击楫而誓,说“祖狄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此江!”这是何等的志气!同在东晋,法显为求佛法,五十九岁行走河西走廊,过玉门关,横越沙河,翻过葱岭,直达印度。其间历尽艰险,全程十三年四个月。他在《佛国记》里面说:“顾寻所经,不觉心动汗流。所以乘危履险,不惜此形者,盖是志有所存。专其愚直,故投命于不必全之地,以达万一之冀”。宋朝,文天祥被蒙古人囚禁,作正气歌。其实,他的“气”正是孟子说的浩然之气,也是古往今来,中国文学家和科学家所共同享有的。


至于数理方面,也讲究相似的气质。自希腊的科学家到现代科学家,文笔优美雅洁的大有人在。他们并没有刻意为文,然而文既载道,自然可观。数理之与人文,实有错综交流的共通点。


古代希腊人和中国战国时的名家,雅好辩论,寻根究底。在西方,因此而产生了对公理的研究,影响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欧几里得的“几何公理”到牛顿的“三大定律”,再到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莫不与公理思维有关。

无论在西方或是在中国,科学的突变或革命都以深刻的哲学思想为背景。希腊哲学崇尚自然,为近代的自然科学和数学发展打好了基础。中国人偏重人文,在科学上主要的贡献在于应用科学。但有趣的是,中国人提出五行学说,希腊人也企图用五种基本元素来解释自然现象,柏拉图甚至用当时发现的五个最对称的多面体来跟这些元素一一对应。中国人提出阴阳的观点,西方人也讲究对偶,事实上,希腊数学家研究的射影几何就已经有极点(pole)和极线(polar)的观念。文艺复兴时的画家则研究投影几何,对偶的观念,从那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对偶的观念虽然肇源于哲学和文艺思想,但对近代数学和理论物理的影响巨大。七十年前,物理学家已经发现负电子的对偶是正电子,而几何学家则发现光滑的紧致空间存在着庞加莱对偶性质,后来,高能物理学最成功的标准型理论的主要骨干就是几个重要的对称群的表示,这种表示理论在近代几何和数论也有着奠基性的重要作用。近三十多年来,物理学家发现他们在此前引入的超对称观念,可以提供粒子物理和几何丰富的思想,它预测所有粒子都有超对称的对偶粒子,同时极小的空间和极大的空间可以有相同的物理现象,假如实验能够证明超对称的想法是正确的话,阴阳对偶就可以在基本物理中具体地表现出来了,说不定现代物理的概念可以修正和改进中国人对阴阳的看法。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理文并重,他们也将科学应用到绘画和音乐上去。从笛卡尔、伽利略到牛顿、来布尼兹,这些大科学家们在研究科学时,都讲究哲学思想,通过这种思想来探索大自然的基本原理。


以后伟大的数学家高斯、黎曼、希尔伯特、外尔等都寻求数学和物理的哲学思想。“黎曼几何”就从哲学和物理的观点来探讨空间的基本结构。至于爱因斯坦在创造广义相对论时,除了用到“黎曼几何”等观念,更是大量采用哲学家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的想法。



能够左右科学发展主流的学问必须包含如下的性质:它能够对大自然对数学的现象有普遍和深入的了解在物理学中,我们对一些现象进行抽象、解释,从而创立理论,在这些理论基础之上,我们去推导,找寻新的现象,并重新观察,反复实验,来检验这些理论。当这些理论得到验证之后,如果应用范围很广泛,我们就称之为定律。受到欧几里得公理化的影响,经典力学的支柱是牛顿三大定律,其叙述极为简单,而描述的现象却极为深刻,它的真实不受时空的限制!这是一千多年来,无数物理学家智慧的结晶。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将无数有意义的现象抽象和总结而成为定律时,中间的过程总是富有情感!在解决大问题的关键时刻,科学家的主观感情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感情是科学发现的原动力!伽利略对教会的挑战就是这一感情的集中表现。


当科学家发现的定律或定理是如此的简洁,既不失普遍性,又无比有力地解释各种现象时,我们不能不赞叹自然结构的美妙,也为这个定律或这个定理的完成而满意。这个过程值得一个科学家投入毕生的精力!苟真理之可知,虽九死其犹未悔!


数理与人文的共鸣

我遇见过很多大科学家,尤其是有原创性的科学家,对文艺都有涉猎。他们的文笔流畅,甚至可以媲美文学家的作品。其实,除了文艺能够陶冶性情以外,文艺创作与科学创作的方法实有共通的地方。出色的理文创作,必须有浓厚的感情和理想,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并不比西方人逊色。中国古代学者都有浓厚的感情,它们充分的表现在诗词歌赋上。


诗人墨客,诗词歌赋,最能表现这种高尚的情怀。现代的杰出科学工作者,肉体上未必经得起上述诸贤的艰苦经验,但他们做研究时的毅力却可以跟上述诸贤媲美。科学家与文学家有很多能够产生共鸣的地方。事实上,除了有共同的感情,在研究的方法上,他们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数学家也可以用和古代中国文学家赋比兴类似的手法,做出一流的创作。苏东坡是一代词宗。在他七岁时,见到眉山的一个老尼,姓朱,年约九十。她告诉苏轼,自己曾经去过蜀主孟昶的宫廷中。有一日,天气炎热,蜀主和他的妃子花蕊夫人深夜纳凉于摩诃池上。孟昶作了一首词。这个尼姑还能记得这首词,并把他告诉了苏轼。


四十年后,苏轼只能够记得词中头两句。苏轼有天得暇,寻找词曲,猜测这词应该为洞仙歌令。苏轼因此循着这两句的意境猜测蜀主的想法,将词续完,成为《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阅读第一往期相关文章:

 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请执着地栽培自己!

 莫言:我们的语文教育很虚伪

 李稻葵:孩子最应该学好的课是体育

  陈丹青:这年月,画家亮出文凭想干啥?


我们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如果你有想法、有文采、有深度,愿意分享,

欢迎投稿至:chen.effye@athenaca.com

所有稿件一经选用, 会支付相应的稿酬(最高可达¥ 2000)

投稿文章要求请点击:此处


阅读第一


微信号:Readfirst


重视孩子的教育,寻找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你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