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代汉语的兄弟竟然不是现代汉语,而是英语!

佚名 汉语言文学学习 2020-08-17


若要问“汉语言文学哪两门课最难?”想必一大半人都会说是《古代汉语》跟《英语二》吧。

古代汉语和英语,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边的两种语言,但其实它们的语法上存在非常多的共同之处,掌握了这些,对学习这两门课能产生很大帮助哦!

以下是经过选材、比较和归纳后整理的结果——英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之间的相似或相同之处。(注:只列出两种语法中的相似或相同处,所列出的语法点不涵盖两种语法的全部。所给出的例句中,古代汉语部分选自课内和课外的语篇,英语部分是造句,无出处。古代汉语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语法特点,在此不分年代,一并整理。)


省略


古汉语短小精悍,寥寥数笔意味无穷,其实古汉语要是扩展开来也是很长的,只不过有很多部分被“精简”掉了,比如主语、谓语、介词等。像英语、日语里也都有许多类似的“精简”。

这里讲讲谓语和介词的省略。

一、省略谓语

古代汉语

谓语是表达意思的最主要的部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以下情况则可以省略:

季文子三而后行,子闻之曰:“再〔  〕斯可矣。”(《论语·公治长》)

“再斯可矣”即“再思斯可矣”的省略,“思”是作谓语动词,因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的“思”而省略。

躬自厚〔  〕而薄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躬子厚”即“躬自厚责”,蒙后“薄责于人”的“责”而省略。

英语

英语中,主语和谓语往往同时省略。

并列句中:

In the accident the child was hurt and the mother (was) killed.(在事故中,孩子受伤,母亲死亡。)

如果后面分句的谓语与前面分句一致,只要不影响句子的意义,可将其省略。

复合句中:

One won’t learn to swim if (he is) just standing by the pool.(如果一个人只是站在游泳池边,他就不会学游泳。)

在时间、地点、让步、比较、条件等状语从句中,如果主语与主句主语一致,动词be及其主语可省略。

日常口语及非正式的文体中:

(I’ll)See you tomorrow.(这句就不用翻译了吧)

英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省略谓语的现象。这一点是相同的。但是,省略的情况不同。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往往是根据前后文语意,承前或蒙后省略;英语中的省略除口语及非正式用语外,多是根据句式要求。这是区别之处。

二、省略介词

古代汉语中,介词省略的现象比较普遍。其中,“以”和“于”的省略最为常见。

古代汉语

1.“以”的省略

死马且买之〔  〕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译:死马都用五百金买下了,何况活马呢?)

省略“以”,解释为“用”。

吾以天地为棺樽,以日月为连璧,〔  〕星辰为珠玑,〔  〕万物为赍送。

省略的都是“以”,解释为“把”。

2.“于”的省略

公输盘曰:“吾既已言之〔  〕王矣。”(《墨子·公输》)(译: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向楚王说了这件事了。”)

省略“于”,解释为“向”。

英语

英语介词的使用非常广泛、灵活,省略介词的现象在非正式文体中也比较明显。

1.表时间的名词前的介词,如on , in , at , for 等可以省略。

I’ll have a meeting (on) Sunday afternoon.(星期天下午我要开会。)

Will you wait (for) a moment, Mr. Weston?(Weston先生,你能等一会儿吗?)

She has been reading a novel (in) the whole afternoon.(她整个下午都在读一本小说。)

2.way等表方式的名词前的介词in 常被省略

You can investigate the matter (in) anyway you like.(你可以随便调查这件事。)

Is that the way (in which) you made the experient?(这就是你做实验的方式吗?)

古代汉语和英语语法在介词上的省略在语意上很相似。尤其是时间、地点前介词的省略。这一相同之处,可以使翻译简单许多。

倒装

英语句子的一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的前面。如果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位于主语之前,这就是相对的倒装语序。而在英语语法中,本身就存在着倒装,比如疑问词提前,介词后置等。当然,这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古代汉语的倒装的种类相对比较多,其中的几类与英语相同。

一、主谓倒装

古代汉语

汉语中,主语和谓语的次序是主语在前、谓语在有,这是古今一致的。如果为了某种目的,把谓语放在主语的前面,并且能够恢复“主·谓”次序而意思不变的,就可以看作是倒装。古代汉语的“主·谓”只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才出现倒装现象。

1.感叹句中

美哉(谓语),我中国少年(主语);壮哉(谓语),我少年中国(主语)!(《少年中国说》)

2.疑问句

谁欤(谓语),哭者(主语)?(《礼记·檀弓》)(译文:是谁呀,哭的人?)

英语

英语句子的一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的前面;如果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位于主语之前,这就是倒装语序。倒装语序就其功能而言,可分为句法倒装修辞倒装两种。

句法倒装

由于语法结构的需要而引起的倒装称为句法倒装。

(1) 疑问句

Can you speak English? 

(2) 祈使句

Don’t you open your books.

(3) 表祝愿

May the world have love and peace for as long as we live. (愿世界在我们有生之年拥有爱与和平。)

(4) 省略if的虚拟条件句

Were I you, I would be a good teacher.(如果我是你,我会是一个好老师。)

(5) 以here , there , now , then 等副词开头的句子(若主语为人称代词,则语序不变)

Here comes the bus.(公交车来了。)

(6) 以so , neither , nor 等开头的句子

- I have already seen that film.(我已经看过那部电影了。)
– So have I .

修辞倒装

为加强语气等修辞效果而进行的倒装就是修辞倒装。

(1) 句首是具有否定意义的副词

Never has he met such a beautiful girl.(他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女孩。)

(2) 当主语较长或为了强调主语,常将句子的其他成分(状语、表语等)置于句首。

At the end of the hall is a door leading to the stairs.(大厅的尽头有一扇门通向楼梯。)

(3) in , out , down , up , away 等表示方向的副词可放在句首

On the floor lay a boy.(地板上躺着一个男孩。)

英语和古代汉语虽都有主谓倒装,但倒装的原则不同。其中,疑问句中的倒装很相似。

需要注意的是,英语中的主谓倒装并不影响宾语的位置;而古代汉语中,宾语跟随谓语。

二、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置于动词前。(详见文末链接《古代汉语:疑问代词》)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

英语

这是英语疑问句中的普遍现象,是英语本身的语法。

What did you say to your parents?(你对你父母说了什么?)

这一点英语和古代汉语语法很相似。但是,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时,不影响主语;而英语中,主语放在宾语后。

三、介词后置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中,介词 “于”的后置现象较多。

“于”作介词时有三种用法。

(1)表处所、时间、对象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韩非子·五蠹》)  
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

(2)表比较

苛政猛于虎也。(《礼记》)

(3)表被动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虚实篇》)(译:善于打仗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

英语

介词后置(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是英语语法本身的句法。以上所列对应的用法如下。

(1)表处所、时间、对象

There is a pair of shoes on the floor.(地板上有一双鞋。)

The movie will begin at 8:00 tomorrow morning.(这部电影将于明早八点开始。)

Here is a gift for you.(这是给你的礼物。)

(2)表比较

This kind of watch is superior to any other kind in existence.(这种手表优于现存的任何其他种类的手表。)

(3)表被动

John was bitten by a snake in the bush.(约翰被灌木丛中的一条蛇咬了。)

英语和古代汉语的介词后置现象在语意上很一致。因为这一点词序的相同,并且又在这两种语言中都很常见,这两种语言互译,比用现代汉语要简单得多。

四、定语后置

古代汉语

定语后置也是古代汉语中较常见的句式。有以下两个最常见的标志。

1.“……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有妇人哭于墓而哀。(《礼记》)(译:有位妇人在墓前为死者伤心地哭泣)

2.“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冠切云崔嵬。(《九章》)(译:头上戴着高高的切云帽)

英语

形容词作定语时一般位于被修饰的词前,但在以下几种情况中,则须放在被修饰的词后。

1.当被修饰的词是-thing, -body, - one 结尾的复合不定代词

She is reading something interesting.(她正在读一些有趣的东西。)

2.当形容词本身带有较长后置修饰语

He has a house larger than yours.(他的房子比你的大。)

3.当形容此有数量词修饰或是几个形容词并列使用时

They dug a canal 3 meters deep and 10 meters wide.(他们挖了一条3米深10米宽的运河。)

4.当形容词是只能作表语的形容词时

All the people present got to their feet to leave.(所有在场的人都站起来离开了。)

5.当以-able, -ible 结尾的形容词与最高级形容词或only, every 等词搭配使用,共同修饰一名词时

We must try to help them in every way possible.(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帮助他们。)

The only person visible was a policeman.(唯一能看见的人是一名警察。)

英语和古代汉语中的定语后置相比介词后置,其相似性不如前者。但其中有一点,即当作定语的形容词本身较长时,都需将定语后置。这一点可以使在翻译简单化。

比较中可以发现,两种语法独有的相似之处不在词法,而在句法。

古、现、英译文对比

以下选出一段古代汉语的课内材料,用现代汉语和英语分别翻译,作比较。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可以跟它们谈论大海的,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

The sea-god says, ”The reason why frogs in the well can’t be talked to about the sea is that they are limited by the place where they live;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夏天的虫子,不可以跟他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

The reason why bugs of summer can’t be talked to about the ice is that they are limited by the time when they live;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乡曲之士,不可以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

The reason why unscholarly people can’t be talked to about general principle is that they are tied by their cultivation.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如今你从和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

Today you come from the shore, seeing the water at the sea and you have known just now your humbleness. You will be allowed to join the talk of general principle.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大的。……”

Among the water in the world, no water is bigger than the sea….”

在翻译的时候,可以体会到,用英语比用汉语要容易一些。因为英语的语序和古代汉语比较相近,这对翻译有很大帮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翻译的难度。并且,用英语翻译的句子句式比较工整,句子的成分对应得较好。

用英语翻译文言文,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用现代汉语翻译英语也比翻译古代汉语要简单一些。因此,古文、英文并非水火不容的两个学科,结合起来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

相关阅读

古代汉语:疑问代词

难统一的“世界语”
中文系为啥也必修外语?

语言的谱系分类

世界最古老四大文字

洋泾浜、海派文化与中国文化

儿化音,老北京的灵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