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代名家:周立波

佚名 汉语言文学学习 2020-08-17

「现代名家」



周立波


周立波(1908—1979),现代著名作家。主要著作有:《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铁水奔流》《山乡巨变》,1978年表的《湘江一夜》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周是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以农村生活为创作题材的小说家。


为什么说周立波的文学观中渗透着明晰的科学意识?

(1)他注重观察和分析。要求文学像自然科学一样严谨、精细、一丝不苟。

(2)他十分强调文学创作中思想理性的作用,其思想理性植根于是对客观规律的把握,是对现实本质的认识,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的。他反复强调“要从事实的逻辑中生出幻想”。

(3)表现出他一直强调的“研究科学的睿智”,表现出一种科学的批判精神。

(4)其文学观中的科学意识构成他独特的审美观。真实、自然、朴质是他对艺术表现的最基本要求。即艺术既要表现生活的本质,又没有造作的痕迹,达到一种返璞归真的“无技巧的境界。总之就是应当科学地认识和反映生活。


周立波文学观中的科学意识如何在他的创作实践中最具体地体现出其创作实践和他的理论完全一致?

(1)其创作是一部真正的“社会生理学”。他的作品始终从时代的大处着笔,通过真实深刻地描写现实关系,真实反映社会现实这个“科学实验室”里错综复杂的情形,切实表现历史发展的趋向。

(2)其创作是“写日常事的文学”,是“接近自然的艺术”。A、作品情节构成中很少戏剧性、巧合、悬念和故作惊人之笔。B、人物塑造上未过滤人物性格中的非英雄因素,未将其性格加以拔高和纯化,保留了生活的原色。C、语言方面多用方言土语,增加了生活气息,增强了真实程度。D、乡土风俗的描写,艺术结构的顺乎“自然”。总之,在周立波的文学观和文学创作中,科学意识和革命意识是高度统一的,并使革命意识能够脱离相互的阶段而上升到科学的自觉的高度。

周立波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为什么堪称中国革命生动形象的史诗?

(1)《暴风骤雨》真实细致地反映了土地改革中农村的社会现实关系,表现了在土改斗争的发动阶段至初胜阶段,农民和地主那种错综复杂、相互渗透的关系,显现出各式各样的形态和不甚分明的状况。

(2)《山乡巨变》对社会现实关系进行真实、深刻的描写最真实地展现了在生产力极为落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极不发达这样一种历史条件下,进行高度公有化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过程中中国农民的心灵史和命运史,表现他们在这种唯意志的社会大变动中的惶惑、痛苦、自私、狭隘、不得已、眷恋土地、忧虑前途等心态。当代描写农村集体化的作品中,无一部对现实关系的描写达到了《山乡巨变》的真实程度。

周立波的文学观和文学创作的不足之处。

相对忽略文学的本体和主体作用,强调反映论,强调文学是“社会生理学”,相对忽略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面,强调“接近自然艺术”,为了“自然”,常影响了人物的典型化。 

分析比较老孙头和“亭面糊”盛佑亭的描写,简述精细观察和客观描写使人物具有的一种“科学”标本的价值,至今不减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老孙头的艺术形象具有历史的逼真感和较高的美学价值。老孙头是在旧中国饱经苦难的老一代农民,既是革命的一种基本力量,又需经过长期的教育,才能摆脱自己身上因袭的旧思想和习惯势力的沉重负担,跟上时代的步伐。

(2)“亭面糊”的典型意义:既是劳动者又是小私有者的两重性,通过“亭”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内涵的喜剧性格,具体生动地体现出来了,达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亭”的形象,深刻表现了老一代农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大变动时期的精神状态和前进轨迹。

(3)两个人物形象无论在描写分寸的把握上,还是在性格的开掘上,都有新的突破。精致的观察和客观的描写,使其具有了一种“科学”标本的价值。

相关阅读

现代名家:赵树理
现代文学三十年,知识要点大串联
现代文学史作家作品总结
一句话评价:现代作家作品
现代文学史顺口溜
查看更多,请点击主页菜单“现代文学史→现代名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