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校4大傲娇气质,不设自考只是其一

佚名 汉语言文学学习 2020-08-17

考研上了名校,无疑会有更好的平台,但名校往往都有一种“名(傲)校(娇)气质”,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难解释,一般概括为以下4大特点……


01

“大综合”就问你怕不怕

大家都知道考研科目一般根据你考的专业来决定,比如考语言学专业,不考文学类科目。但名校出题往往却是大综合,才不管你报的什么专业呢,啥都考,而且一考就是很深奥的知识点。

比如,作为C9之一的复旦,科目“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每年愁煞无数学子,废话不多说,来看看2019年的705真题


解读


越往高层次研修,学科渗透就越明显,大综合考得好,文学基础必然扎实,思维会更加灵活。从这一点看,考大综合也有自己的道理。


02

考我的学校就得看我的书

比有的学校提供一长串参考书目还要可怕的是,一些“名校气质”完全不提供书目。然后,你除了通常意义上的那些参考书以外,还要多看几本本校教授的书。比方说考复旦807(古汉和现汉基础),除了基本的书,也要多看张世禄、胡裕树、申小龙,学会理解他们的学术观念,而且还要有自己的思想(详见文末《一道“简单”的复旦真题》)

解读


名校的强势学科多,各个专业都出过人才,用“自己人”的书当教材是很正常的,既然想考研,就注定今后三年与这些东西打交道,何不提前就做好准备呢?这一点“名校气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第四轮学科评估部分截图)


03

令人吐血的保研率

随着考研稳步攀升,各大名校纷纷加大了保研力度,有些学校高到令人吐血,不多说,下图是复旦的,可点击查看大图。


解读


我们要知道,保研的考察手段比考研要合理得多。保研生都是从大一开始就是学霸,学术夏令营、研讨会次次都不落下,他的学习能力、研究精神,远远在一般学生之上,导师带这样的学生,至少不会有“他会不会是盲目考研?会不会读不下去退学?”的担忧,从这一点看,保研率高也不是不能理解。


04

没有继教院

没有继续教育学院,没有自考、成考、网教、夜大这类非全本(详见文末《又一高校退出自考舞台》)。如果一个学校有非全本,就读非全本能或多或少了解到一些本校的情况,比如科目(科目跟全日制挂钩)、学校优势专业、师资情况、学校侧重哪方面的考察……等等。但如果不能通过继教院这个渠道,就得完全靠自己搜集该校的讯息了。

还有的学校虽然有自考,但学位要求比较高,如复旦大学对平均分有要求(上海其他大学均无均分要求)


解读



考研不止是考量人的书本知识,搜集讯息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有了这个能力,在社会上到处都用得上。从这个角度来看,也不是什么坏事。



请努力适应


名校虽然有它的“傲娇”气质,但也不是不能理解。想要爬上更高的平台,就要努力把自身融入到那里去,努力适应它,毕竟迟早也要适应这个社会。



相关阅读


汉语言文学考研8大方向解读

全国各省有哪些院校可以考中文系研究生?

一道“简单”的复旦真题

千万别“冲着风景”考研

2020南京大学研究生初试真题·文学615

考研的六大数据,你掌握了多少?

实力特强的9所师范大学,有你想考的吗

又一高校退出自考舞台

查看更多,请点击主页菜单“课外娱乐→知识链接→自考相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