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汉诗英译,谁译得“好”?

佚名 汉语言文学学习 2020-08-17
来自专辑
语言学随笔


前言

之前那篇《“去四川的路又高又危险”,外国人翻译的唐诗绝了》(详见文末链接),本是为了搞笑随手瞎整理的,不过之后引起的一些争议,让我感觉,关于汉诗英译,关于各地思维差异,还有很多事情值得讨论。



该由谁来翻译?

“中国诗只有中国人译得好”?



徐志摩说:中国诗只有中国人译得好。

中国人普遍认为,外国人对中国诗词的理解程度,远远不如中国人。尽管他们擅长用外语表达,但中国人用英文表达的能力也不一定在外国人之下。只有让中国人做汉诗英译工作,才能更好地把中国文化传递出去。然而还有一种观点是,把母语翻译为外语困难在表达,把外语翻译为母语困难在理解,前者比后者更难。母语的语感是人文性的,而外语的语感是工具性的。当用母语翻译外语的时候,对外语理解的工具性可以通过适当的语境联想和意会来弥补;用外语翻译母语的时候,对外语理解的工具性直接表现在语言上,无法弥补(申小龙)。因此,应该由母语是英语的人来从事将中文名著、古诗词汉译英的工作。

比如美国著名汉学家、《中国文学选集》的编译者宇文所安就说过:“不管我的中文有多棒,我都绝不可能把英文作品翻译成满意的中文。译者始终都应该把外语翻译成自己的母语,绝不该把母语翻译成外语。

(宇文所安)

这就不免绕到了一个哲学问题——什么叫“好”,什么叫“坏”?



该由谁来评价?

我们到底是翻译给谁看的?



“好”与“坏”,终究评价权在于读者。而这也极大地关乎我们中国文化是否能真正传递出去。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英译的汉诗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他的译作中有许多是按照中国人的文化思维去翻译的,比如他很多诗为了押韵,不得不采用不够贴切的单词来凑韵,这很难说不是受古诗词格律思维影响;一些地方为了遵循古诗词的叠字美感,翻译的时候也把它们翻译成叠字形式;还有一些地方采用的是“中国式”的意象。这些译法都让中国人赞不绝口。

(许老)

然而到了英美读者的眼里,他们是否也习惯于这样的语法、用词、意象,是否能理解中国人的审美趣味,是否有种跟我们一样的愉悦体验?(详见文末《中西方谚语趣味小异同》)有人喜欢说,外国人怎么想的有什么重要,考虑他们的感受干什么,我们觉得美就行了。可是你要知道,翻译,就是为了传递文化,我想中国的绝大多数人都愿意直接读汉诗而不是英译的汉诗,管它是哪国人翻译的。如果英译的汉诗,连外国人读了也不能产生审美愉悦感,就只剩在中国的翻译圈子里孤芳自赏了。



该由谁来支配?

平等看待“文化支配”



翻译成什么语言,道理上都要接受谁的文化支配。

网络名言“噢我的老伙计看在上帝的份上我发誓我会用我的靴子狠狠地踢你的屁股”,给我们一种浓浓的翻译腔(详见文末《余光中:警惕汉语中的欧化句式》),纯粹为了搞笑是一回事,正式文稿也这么翻译就荒唐了。可见,英文汉译必须接受中国人文化模式的支配,做出适当调整——虽然这可能让外国人看起来“翻译得一塌糊涂”。

同样的道理,汉诗英译也需要接受外国人文化模式的支配,虽然这也可能让中国人看起来“翻译得一塌糊涂”。

谁看谁都是“一塌糊涂”,其实没有谁是一塌糊涂,只是在遵循自己的文化罢了,没有哪一种文化优于另一种。所谓“文化自信”,不是把对方踩到最低、把己方抬到最高,也不是动不动觉得别人都在看不起自己,而是平等看待这样的“文化支配”。翻译诗歌究竟哪个国家的人才能译得好?这并非国籍范畴的问题。


相关阅读

“去四川的路又高又危险”,外国人翻译的唐诗绝了

中西方谚语趣味小异同

英语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

我真傻,以为这些作家只会中文

“世界语”这锅,不该由他背

查看更多,请点击主页菜单“课外娱乐→知识链接→天方夜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