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桃花源记》的语言学bug

佚名 汉语言文学学习 2020-08-17

摘自陈原《社会语言学》10·5


编者的话

语言始终紧随社会,现代社会的脚步越来越快,语言的发展也随之越来越快。对于语言的发展演变,很多同学看书时学得似懂非懂,看了下面这篇短文,相信会有深刻的理解。



10·5
假如社会生活忽然停下来,或者像意大利庞贝城那样,忽然被火山的熔岩所淹没了——社会生活自然也不可能不停止了,语言也就会僵化。也只有这个时候,语言才会不起任何变化。不过在这个场合——庞贝城被埋掉的场合,那里的人一个也没有活下来,所以也就根本没有什么语言僵化不僵化的问题了。除非像柴可夫斯基的舞剧《睡美人》那样,王子公主们以及他们的周围一下子被巫术或神法所迷,憩睡达百年之久,当他们醒过来时,他们的语言仍然保持中魔入睡时的样子,没有一点新意,他们之间交谈是不成问题的,只是同外间世界就几乎很不容易交际了——比如他们就不懂得什么叫“飞机”,什么叫“原子弹”,当然更不懂得什么“雷达”“激光”,等等了。
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有一篇家喻户晓的短篇小说,叫作《李迫大梦》——这是林纾的译法。还是引用林译,虽则那译文不“信”(不忠实),但精神倒是对的。李迫外出打猎,一醉而睡20年,醒后归来,什么也弄不懂了。
“演说之人遂执李迫之手言曰:‘君祖何党?’李迫张目弗省。尚有一侏儒,仰跂其足,面李迫曰:‘汝为联合党耶,共和党耶?’李迫仍瞠目不答。”……
大约李迫外出时还没有政党,所以问他政党的事——李迫根本不懂这指的是什么。社会生活在向前进,而李迫却睡着不动,他所掌握的语言(语汇)还是20年前的,因此他什么也听不懂。语音是懂的,语义却不懂。于是,李迫只好“浩叹”了,且看他自己问自己道:
“一夕之醉,而世局变幻如是,然则一身于世为畸零矣!但有所问,而所对者咸如隔世,且村人有语,我咸弗审,何也?”
他自以为只醉卧一夜,而周围一切都变了——其实已醉了20年。如果真正只睡了一夜,语言是变不了那么快的。


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前,晋朝的陶渊明作的《桃花源记》,写的也是这类趣事。他写一个晋朝渔人,一边打鱼,一边沿溪前行,进入了一个秦时避难的人群聚居的村落,这些与世隔绝的人群,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光是汉朝,前后经历约四百多年(公元前202-公元220),加上魏晋,起码超过500年——500年与外间隔绝,能同外界人用500年前的语言交际吗?恐怕很难,至少这个渔人讲话中的许多新名词,山里的人全不懂;也许经过几天解释,总算基本弄懂了。不过陶渊明不研究社会语言学,他写这故事是一种讽喻,我们就不能对他苛求了。



陈原与《社会语言学》

陈原(1918-2004),中国语言学家,编辑出版家,世界语专家,他的语言学研究其实很早就开始了,70年代,因重印《现代汉语辞典》事件,遭遇"四人帮"的攻讦,十年噩梦醒来时,他将一腔愤懑华为笔墨,写成《语言与社会生活》,这本《社会语言学》即是《语言与社会生活》的续篇,是有关社会语言学若干理论问题和若干实际问题的探索,在当时(1983年)填补了中国社会语言学的空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资料获取

文中提到的《李迫大梦》是一则很有趣的短篇小说,虽然是文言文(林译小说),但阅读并不费力,来亲身感受一下“林译小说”吧,获取该小说TXT版本请在公众号主页回复“李迫大梦”四字(注:不支持繁体字、英文、字符、缩写等)

 

相关阅读

语言分化的三种情况

70年语言生活大事记

百花齐放之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为什么社会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社会方言有哪几种?

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余光中:警惕汉语中的欧化句式

不好意思,今天我要吹一波这个老师

不要再笑话林纾了,来看看“林译小说”的故事吧

林纾:古文与五四新文学

查看更多,请点击主页菜单“语言学概论→语言学杂货文汇总”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