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了这篇,两汉诗歌考不倒你

佚名 汉语言文学学习 2020-08-17

班固《咏史》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就逮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北阙,阙下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这首诗说的是淳于缇萦救父,感动了汉文帝废除肉刑的故事。肉刑,古五刑,墨、劓、剕、宫、大辟,淳于缇萦的父亲淳于意,当时就是要被执行“剕”刑(砍脚)。当时九岁的淳于缇萦竟跟着父亲一起进了京,然后,她上书汉文帝,求代替父亲受过,入宫为奴。汉文帝看了信,深受感动,下令废除肉刑。班固的《咏史》,就是说的这一故事。



班固的《咏史》“质木无文”,类似记叙文,文学价值一般,但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五言诗。

还有一个说法是,最早的五言诗是应亨的《赠四王冠诗》,比班固的还早几十年,但又有人提出那是后人伪作,不是最早五言诗,最早五言诗还要数班固《咏史》。考试标准答案还是要以班固《咏史》为准。

后面陆陆续续出现的五言诗趋于成熟。标志着五言诗成熟的是张衡《同声歌》和秦嘉的《赠妇诗》。至于辛延年《羽林郎》、赵壹《刺世疾邪赋》里面的两首五言诗《疾邪诗》,虽然确实是《咏史》后面涌现的五言诗,但也尚未成熟。


古诗十九首

最早载于《文选》,非一人一时一地所作,东汉产生,作者是中下层示意知识分子,十九首基本都是游子思妇之辞。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选择题)。

基本情思内涵:离愁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

艺术成就表现在:

1,善用比兴,言近旨远,语短情长

情感非常丰富,给读者留下联想空间

例: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译:胡马来自北方,所以依恋北风;越鸟来自南方,故喜欢在南面枝头筑巢)

2,把情景融于一体

如《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通篇写景,情思也融入其中。

3,风格平易,语言浅近自然 

语言浅近、精练、自然。诗中没有刻意雕琢的华丽词句,如顺口说来,浅近而不浅薄,通俗而不庸俗。



苏李诗:

托名西汉苏武、李陵赠答的若干首五言古诗,大抵缠绵悱恻、表现了亲友深厚的感情(名词解释)。


汉乐府

蔡邕把汉乐府分为四类:大予乐、周颂雅乐、黄门鼓吹、短箫铙歌。

郭茂倩《乐府诗集》根据音乐的不同把乐府诗分为12类,后人多遵从这个分类: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燕射歌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琴曲歌辞、舞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

汉乐府的精华是民歌,一般保存在《相和歌辞》。

例:白头吟、孤儿行、薤露、蒿里

愿得一心人, 白头不相离。——《白头吟》(相和歌辞)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孤儿行》(相和歌辞)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薤露》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今乃不得少踟蹰。——《蒿里》

《薤露》《蒿里》两首是挽歌。


汉乐府民歌的题材内容:

1,讽刺达官显贵

青槐金陵陌,丹毂贵游士。方骖万科巨,炫服千金子。咸阳不足称,临淄孰能拟——《长安有狭斜行》

大意:描写豪门生活风貌,夸耀家族天伦之乐

2,反应对战争的厌倦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战城南》

3,歌唱爱情、婚姻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上邪》

“邪”是轻声字,念ye,“上邪”就是“上天啊”的意思。

4,倾诉艰难困苦,漂泊流浪

见上文《孤儿行》,不解释。

5,表达人生哲理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1,叙事成分增多

许多都有情节,有的还描写出人物形象。比如《孤儿行》、《陌上桑》,写人物最成功的就是《陌上桑》了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初中语文课本的,通过侧面描写罗敷的美跟对答时的机智,生动地刻画出了罗敷聪慧貌美的形象。

2,抒情真挚浓郁

如上《孤儿行》,《战城南》,悲凉之感。

3,突破《诗》四言,不再重章叠咏

以五言和杂言为主,渐渐趋向五言,对五言诗最后的定型产生了重要作用,也不再重章叠咏,对诗的结构有所发展。语言都质朴浅白,往往用口语,富有表现力。


问答:为什么说汉乐府诗标志着我国叙事诗的成熟?

汉乐府中叙事诗的比重相当高,《诗》中虽然也有叙事,但都是第一人称,抒情为主,叙事为辅,《楚辞》则是完全抒情。汉乐府才开始出现第三人称的叙事,有首尾完整的情节故事或片段,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有很强的故事性。


相关阅读

汉赋名家:枚乘

选择题常考这几篇汉赋,考一次难倒一批人

同为纪传体,《汉书》《史记》大不同

古代文学史知识要点:秦汉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及作品:两汉篇

查看更多,请点击主页菜单“古代文学史一→古史一杂货文汇总”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