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动物这么聪明,为什么就是不会说话?

佚名 汉语言文学学习 2020-08-17

节选自【德】J.G.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第一篇

译者:姚小平



就本能的强大和可靠而言,人远远比不上动物。毫无疑问,许多动物天生的艺术能力和艺术本能在人身上是绝对看不到的。然而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我们德国的一位非常认真的哲学家(指雷马鲁斯,写有《关于动物本能特别是其艺术本能的一般考察》),都未能成功地解释动物的这种艺术本能;同样,人类缺乏艺术本能的真正原因也没有得到说明。我觉得,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观察角度,由之出发虽然不能指望做出完整的解释,但至少可以揭示动物的本性;而且,我希望由此还能够极大地启发人类心灵学(die menschliche Seelenlebre) 的研究。这个观察角度就是动物的领域。
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存范围,从一出生它就进入其中,始终生活在那里面,直至死亡。奇怪的是,动物的感官越灵敏,本能越强大、越可靠,其艺术作品越精妙,它们的生存范围就越小,艺术作品就越单调。我曾经探索过这类情况,处处在在我都发现,在动物的艺术本能与它们的活动空间、环境、食物、交配、繁衍、教育、社会等等之间存在着奇特的反比关系。蜜蜂构筑蜂房的那种智慧,是埃杰莉娅无法教给努玛的(埃杰莉娅,罗马神话中的司泉女神),但是,离开了蜂房,离开它们在蜂房里的限定的工作,蜜蜂就什么也不会。蜘蛛造网的艺术,堪与密涅瓦的艺术一比高低(密涅瓦,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可是蜘蛛的艺术就限于在一张网的空间里发挥,那便是它的全部世界。昆虫的本领多么令人吃惊,作用范围却多么狭小!
相反,动物的活动和行为越多样化,注意力越分散于一系列事物,生活方式越不稳定,总之,它们的领域大,越丰富多彩,我们看到,它们的感性就分布到越多的方面,因此也就越弱小。这里,我觉得已无必要举例证明这种贯穿着一切生命体的进程的重要关系。我把寻找证据的工作留给每一位读者,或者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先让我们把讨论继续下去:
看来,动物的艺术本能和艺术能力很可能要用它们的想像力(Vorstellungskräfte) 来解释。除非我们认为, 这一切是盲目发生的(雷玛路斯就主张盲目决定论,这种论断对哲学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如果极为精细的感官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和一种单调的活动方式内,除此以外对整个世界都视而不见,感官就不得不拼命强化!如果想像力被封闭在一个狭小的范圈里,并且具有相匹配的感性力量,想像力就不得不尽量施展!最后,如果感官和表象(Vorstellung) 都针对一个目标,由此生成的除了本能外,还会是什么?不同种类、不同发展阶段的动物,其敏感、能力和本能的起因就在于此。
于是,我可以确立这样一条定律:动物的敏感、能力和艺术本能的强调程度,与它们作用范围的大小和丰富程度成反比。
当然,人的生存范围决不那么单一狭窄,等待着他的工作决不止一项。他有许许多多事情要做,有许许多多任务要完成。
他的感觉和机体组织并不只在一个方面特别发达,在所有的方面他的感官都起作用;当然,就每个具体的方面来说,感官也就更弱更迟钝。
他的心灵的力量广及整个世界,他的想像并非仅仅针对一个方向,因此他就没有任何艺术的本能、艺术的技巧,同时很自然地也就没有动物式的语言。
我们把有些类动物的发声称作动物语言。这种发声若不能简单地视为一台感知机器发出的声音的话,应该如何定义呢?只须把我在上面已阐述的要点综合起来,我们就得到了一条定义:动物语言也即一种动物的成员之间达成的同一认识,这种认识是含混的、感性的,目的在于协调一定范围内的活动。
所以,动物的领域越小,就越不需要语言。感官越灵敏,想像越专注,本能越强大,它们对可能会有的发声、符号和表达就越难以认可。动物只是一种有生命的机械(Mechanismus) ,在它们身上,负责听和说的是本能。为了能被知觉到,它们只需要讲很少的话。
生存范围最窄小的动物甚至连听觉都没有。在它们的世界里,触觉、嗅觉或视觉就是一切;只有一幅单调的画面,单一的线条,干篇一律的活动。所以,动物只有极少的语言,或根本没有语言。
反之,动物的生存范围越大、感觉分工越细……够了,难道我还有必要重复这一切吗?由于人的出现,情况就完全改变了。再会说话的动物,发声再丰富的动物、其语言也不适用于人类活动,不能满足人类最起码的需求!对于人的多种多样的欲望,对于他的分散开来的注意力,对于他那已经变得愚钝的感官,动物的那种朦胧的语言有什么用呢?对人来说,动物的语言既贫乏又含混,既不足以表达事物,也配不上他的官能,换言之,这根本不是人类语言。让我们直截了当地说吧:一种生物独有的语言,必须适合于它的需求和活动的范围,适合于它的感官的组织,适合于它的想像的方向和欲望的大小,除此外,语言还能是什么样子?哪一种动物的语言是适合于人类的?
其实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多余的。人有没有这样一种语言(除了前面说到过的机械的语言外),像所有动物那样本能地运用于一定的领域?回答很简单:没有!这个简单的回答也是最终的回答。

正像我们看到的那样,任何动物的语言都表达了如此强烈的感性的表象(Vorstellungen) , 以致这类表象变成了本能。它们的语言,连同感官、想像、本能等等,是生来俱有的,绝对自然的。蜜蜂会嗡嗡叫,如同它会啜吸花粉一样;鸟儿会唱歌,如同它会筑巢一样。可是人生来怎么说话呢?根本就不说话!因为人不像动物那样行动,他很少或完全不依赖于十足的本能。在这里,我把一个新生婴儿发出的那种敏感的机械的喊叫排除在外;不算这种喊叫,婴儿就是哑巴。他既不用声音表示想像,也不用声音显示本能,而所有的动物却都会这样做。如果把他放到动物中去的话,那他就是自然界中最孤苦伶仃的孩子,全身赤裸,贫困孱弱,羞怯胆小,无力自卫。而最糟糕的则是,他被剥夺了任何生活的导向线索。他的感觉那么分散,那么迟钝,他的能力那么弱小,那么定向不明,他的本能那么不专一,那么慵懒乏力,显然,他生来就有成百上千种需求,注定要生活在一个广阔的领域里。而与此同时,大自然又把他遗弃在那样一种境地,使得他生来就连一种能够表达他的需求的语言也没有。不,这样的矛盾不会是自然的安排。在人的身上,肯定潜藏着另外一些并非本能的力量。人生下来喑哑无语,但是……(译注:手稿中接着还有一句:“但是,他或许会自己创造出语言!……”)


相关阅读

语言的起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原来“转换生成语言学”就是这么一回事

能听不能讲,急死没商量:布罗卡失语症

一份有趣又权威的语言学入门书单

语言学研究阅读参考书目

语言学的几个分支,了解一下吧

CSSCI集刊整理:语言学

北语语言学招生专业及方向大全

查看更多,请点击主页菜单“语言学→语言学杂货文汇总”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