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过分的“自信”是种自卑:也观“最”字

佚名 汉语言文学学习 2020-08-17
来自专辑
文学随笔

1
“最”这个字,早早被淘宝拉入了黑名单,和“第一”“独家”“冠军”“绝对”这些极限词并列,成了电商从业者头疼的一个话题。
撇开电商行业不谈,文学之中是否就能随意使用这个“最”字了呢?这个要分情况来看。


论文慎用:
论文是需要有事实考据的,写下一个“最”字很容易,但为了这个“最”字,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考据,来证明每一个“最”字的合理性。何况很多主观性较强的事物是无从考据的。
公文慎用:
指示、决定、公告、通知等公文体裁,在未经考据之处凭个人主观使用“最”字,显得偏激浮夸,难以服众。
报导慎用:
这里的报导不一定是纸媒也不一定是官媒,任何一个自媒体都应该慎用主观性的“最”字,避免带节奏、洗脑、以偏概全等煽动行为。

2
在上述文体中,极限词具有一定的误导性,很多被冠以“最”的事物并未经过考证,或者根本无从考证。但极限词/极限观点仍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作者对自己的论据底气不足,需要用虚浮的极限词来粉饰自己;一方面是读者愿意买账,“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作者:过分的“自信”恰是深深的自卑。
一个亿万富翁不会因为别人说他是穷人而生气,更是用不着用踩低一个穷人来彰显自己更有钱。财富这一方面不会是他的“痛点”。在论文、新闻等文体中,那些未经考据却大肆渲染的“最”字,恰恰暴露了作者内心的“痛点”。
宣传自我,何必“龙虎相争”?优秀的人只需坦荡荡迈开腿往前走,何用劳费心思粉饰自己、踩低别人呢?
读者:更容易被偏激的视角引起共鸣。
文学的视角越狭窄,引起的共鸣越强烈。很多人看新闻(或广告)并不是为了追寻真相,而是选择性“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选择性忽略不想相信的。“最”的出现,给了那些本就相信着的人们一个更加坚信的理由,让人更容易“站队”,看问题更加非黑即白。


3
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要对未知的事物多一份谦虚。
之前在那篇《中文系教材各版本》一文中说过,“应该各家观点兼容并收,并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咬定哪一本磕到死,唯它独尊,看到其他派的观点都心生抵触”。
人性深处那份“归属感”喜欢拖着人站队。有的人站了A队,就要把A抬到“最”高,把B踩到“最”低,以求获得“A方队友”的认同感,哪怕都没有亲自尝试过B,抬一踩一却毫不含糊。(详见文末《有思想的大学生,方可称“受过高等教育”》)
作为作者,我们要尽可能广泛地调查取证,把客观事实全面地摆出来,让大家完完整整地看到,公公正正地看待,避免文章里出现带节奏、洗脑、以偏概全等煽动行为。
作为读者,面对铺天盖地的“最”,我们更需要拓宽视野,对未知的事物多一份谦虚,避免被“极限”言论带歪了脚下的路。

 

相关阅读

我还以为这些话是网络名言,原来都是马克吐温说的

那些一针见血的鲁迅语录

葛剑雄:读书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

叔本华:比读书更重要的是思考

有思想的大学生,方可称“受过高等教育”

100个聪明人,就成了乌合之众

汉诗英译,谁译得“好”?

查看更多,请点击主页菜单“课外娱乐→知识链接→天方夜谭”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